阿里巴巴的機器人戰略背後,到底有何深遠的思考?

自從2017年人工智能元年開啟之後,熱度始終不減。最近更是由於阿里巴巴在杭州雲棲小鎮接棒舉辦了機器革命人工智能峰會再次成為互聯網乃至科技業界的焦點。

在這次峰會上,阿里巴巴重磅發佈了AliGenie3.0、天貓精靈太空蛋、太空梭、自動駕駛智慧物流車等機器人產品。那麼,這些機器人新品發佈的背後,到底透露了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時代怎樣的佈局和思考呢?我們不妨來解讀一下:

阿里巴巴佈局人工智能三條賽道

在我看來,阿里巴巴在這次人工智能峰會上,發佈的幾大重磅產品恰恰對應了其在人工智能領域重點佈局幾條賽道。

首先是操作系統賽道。我們知道,操作系統作為管理計算機硬件的軟件,充當硬件和計算機用戶的中介,控制和協調各用戶的應用程序對硬件的使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PC時代,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一統江湖,而在移動互聯時代,谷歌的安卓系統和蘋果IOS系統成為霸主。而在AI時代,AI操作系統還沒有絕對的領先者,正在人工智能領域加碼發力的阿里巴巴自然不想錯失這個機會成為行業領導者的機會。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最早在2017年7月3日發佈了以語音交互能力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AliGenie1.0,類似和蘋果siri、Google Assistant等類似的AI語音助手,而在隨後在AliGenie2.0當中增加了視覺能力及多模態交互能力,使其成為更加聰明的人機交互系統。而在這次發佈的AliGenie3.0中則增加了行動能力,包括精準定位、自主導航、高精建圖、環境感知、傳感器融合、多模態交互、多機器人協同等技術。這讓其可以讓機器變成機器人,從而可以進一步加快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落地,不僅可以幫助阿里巴巴落地更多的人工智能產品,更可以吸引更多的企業機構和開放者使用這一操作系統,從而為未來打造成熟的AI生態埋下伏筆。


阿里巴巴的機器人戰略背後,到底有何深遠的思考?


此外,阿里巴巴還發布了天貓精靈車載版語音交互系統TmallGenie Auto。搭載該系統的車輛,不僅可通過汽車使用天貓精靈現有功能,還可通過汽車遠程控制家中IoT設備。同時,駕駛員還可以通過家中的天貓精靈查詢搭載該系統的愛車位置、油量,實現遙控車窗、開關空調等功能,實現家車互聯、人車互動、車車互通。據悉,該系統將首先搭載在沃爾沃汽車上。

從智能家居交互系統到服務機器人交互系統,再到車載交互系統,足見阿里巴巴押注人工智能操作系統這一賽道的野心和決心。

其次是智能物聯網賽道。過去幾年,智能家居成為各大互聯網巨頭和家居家電廠商齊聚發力的一個風口,在智能電視、智能路由器、智能盒子等智能硬件的先後經歷挫折之後,智能音箱作為家庭互聯網入口的機會大增,各大互聯網公司紛紛發佈了其智能音箱產品。而在其中,天貓精靈的增長勢頭喜人。根據透露,天貓精靈目前銷量已經超過500萬臺,並且用戶保持著高日活,每日訓練次數4000萬+,機均每日平均使用73分鐘。

而在機器革命人工智能峰會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乘勝追擊,又分別發佈了天貓精靈太空蛋和太空梭等兩款服務人機器人產品,分別用於未來酒店和醫院等基礎設施,使其機器人使用場景從家用延伸到商用領域,這無疑大大擴展了其天貓精靈系列機器人產品的使用場景。此外,阿里巴巴還向廣大合作伙伴伸出橄欖枝。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陳麗娟(淺雪)表示:希望能夠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及與合作伙伴攜手,重新定義家、商圈和城市,實現技術創造商業、技術讓生活更加美好。

最後是自動駕駛賽道。自動駕駛同樣是AI巨頭一直在佈局並加速落地的一個人工智能領域。此前谷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已經分別進行了路測。而阿里巴巴自然不甘其後。就在機器革命人工智能峰會上,阿里巴巴還發布了智慧物流車,並獲得了由杭州市交管局頒發的第一批杭州市的測試牌照。而根據瞭解,阿里巴巴自主研發的最新自動駕駛技術可以有效處理開放道路下的複雜交通狀況,拿到牌照將開始進行公開道路的大量測試,當前已經實現了L4級別自動駕駛。


阿里巴巴的機器人戰略背後,到底有何深遠的思考?


相對於傳統自動駕駛,阿里巴巴採用車路協同智能的方案,增加了路端與雲端的能力,並通過智能感知基站,首次讓道路擁有了信息採集、精準識別、互聯互通等精裝感知能力,為雲端和車端提供信息與服務,而云端可以綜合車端與路端的信息,進行大數據統籌分析,使得安全、成本以及對整個交通系統進行效率提升。而在未來阿里巴巴將重點打造全新一代的智慧物流車,並通過與交通運輸部公路院合作,推進道路數字化,讓車路協同方案儘快落地。

其實在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經理陳麗娟心中,他們一直想做的都是機器人,天貓精靈是第一代家庭陪伴機器人,而服務機器人、自動駕駛車都是機器人的一種。可以判斷,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是以機器人操作系統為起點,打造面向家庭、商圈、城市的各種類型機器人。這樣看來,本質上只有一條賽道。

阿里巴巴機器人戰略背後有兩重“深意”

另一方面,除了重磅發佈幾大機器人新品之外,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經理陳麗娟(淺雪)還透露了阿里巴巴在未來的機器人戰略。即基於AI技術,推動機器人成為阿里巴巴經濟體、成為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


阿里巴巴的機器人戰略背後,到底有何深遠的思考?


一重深意:打造阿里巴巴新商業的“神經網絡”。

首先,阿里巴巴的機器人戰略首先是服務阿里巴巴企業自身,持續擴大阿里巴巴這一經濟體的規模。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經理淺雪也表示,阿里巴巴機器人的發展,優先支撐和滿足阿里巴巴經濟體需求,在技術和需求得到驗證之後,才會進一步向整個行業與公眾生活開放。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雲棲大會主論壇致辭中表示,阿里巴巴已經形成了一個橫跨商業、金融、物流、雲計算各個領域的獨特的數字經濟體。而從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室發佈的幾款機器人重磅新品來看,其機器人產品使用場景分別覆蓋了酒店、醫院以及物流業等,這些機器人產品就是擁有感知、分析、決策、執行的所有非生物智能體,就像是阿里巴巴伸向各行各業的“神經網絡”,在此當中機器人操作系統像一個紐帶,將這些商業場景緊緊相連。而在未來,一旦這些用戶的數據打通,就像是將使得阿里巴巴這個經濟體擁有更大的發展活力。

二重深意:打造數字經濟時代新基礎設施

即將退休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6年雲棲大會上,曾提出了“新零售、新金融、新技術、新制造、新能源”等“五新”概念。並進一步表示,未來30年,智能技術將深入社會方方面面,改變傳統制造業、服務業、教育、醫療,所有的生活都離不開智能製造。”

而國務院則在今年7月正式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和智能規劃,根據《規劃》給出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成為改善民生的新途徑。數據更是顯示,2017年全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佔GDP總比重近三分之一。

不難看出,人工智能不僅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更已經成為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火車頭”。所以,阿里巴巴的機器人戰略的另一個目標是成為未來商業的新基礎設施,其實重點發力方向就是打造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正如陳麗娟所言,機器人可以把互聯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機器人構建的“神經網絡”打造的未來商業新基礎設施,有阿里以及智能骨幹神經網絡,並且有天貓精靈以及人工智能軟硬件結合體的神經單元,我們認為三者可以構建未來新的商業基礎設施。

而根據透露,阿里巴巴未來五年將重點探索佈局包括酒店在內的,醫院、寫字樓、餐廳等垂直應用領域的合作,打通機器人在樓宇中的垂直移動能力,打造初具規模的商業建築內的移動公共基礎設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