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把冬至定為12月22日?

冬至,是個特定的地球相對於太陽的位置。不是人定的,而是人發現了這個位置規律,因此將地球處於這個位置的那天定為“冬至”。地球的四季變化,取決於太陽的直射位置,正常情況下,地表的同一位置,太陽越接近頭頂直射的位置,地表越熱,氣溫越高。

因為地球自轉軸是斜的,所以圍繞太陽公轉的時候,太陽直射點會在地球表面南北移動,直射點移動到最南邊的時候,就是冬至日,那條緯線是南緯23.5°;移到最北邊的時候,就是夏至日,那條緯線就是北緯23.5°;移動到赤道的時候,就是春分或秋分。

我們現在用的格列高利曆法,是太陽曆,一年整好對應地球公轉一圈,那麼每年,地球處於冬至日位置的時候,都是差不多的同一天,就是12月21日或22日。

中國的“農曆”,是陰陽合曆,能同時對應太陽和月亮的週期,從初一到二十九、三十,是對應月相週期,二十四節氣,就是太陽週期。冬至那天,就是對應地球處於冬至位置的那天。

為什麼古人把冬至定為12月22日?

冬至那天,是北半球看太陽斜得最厲害的一天,是白天最短的一天,太陽“最南”的一天。過了這天,太陽就要回歸了,白天會越來越長,直到夏至。太陽迴歸了,意味著春天已經蓄勢待發了,意味著新的一年就快到了。

說到冬至幹嘛,顯然,冬至要吃餃子啊。這餃子,可是有點來歷。

傳說餃子是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說他有一年被分配到長沙做官,正逢冬天,路上看到很多饑民挨餓受凍。天氣太冷,最顯眼的就是很多人耳朵都凍壞了。張仲景心中很難受。在長沙安頓下來之後,就想了個辦法。冬至這天,用麵皮包了些怯寒的藥材,包成耳朵的形狀,起名叫“嬌耳”,拿大鍋煮熟了,分給饑民吃,一人兩隻嬌耳,一大碗湯,喝了之後遍體生暖耳朵發熱,怯怯寒氣。後來,這種食物就被稱為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