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年 劉 璞:新時期高校“新工科”建設及發展路徑研究

胡瑞年 劉 璞:新時期高校“新工科”建設及發展路徑研究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當前,世界範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進行,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特徵的新經濟呼喚“新工科”建設,國家一系列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呼喚“新工科”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呼喚“新工科”建設,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國家硬實力呼喚“新工科”建設。新時代開啟新徵程,新時代呼喚新作為,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網絡強國”等重大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培養科學基礎厚、工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工程科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新工科”建設的歷史回顧

(一)中國工程教育發展歷史回顧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工程教育。截至2016年,工科本科在校生約538萬人(佔高等教育在校生總數的三分之一),畢業生123萬人,專業布點17037個。回顧歷史,我國近代工程教育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 5 個階段。第一個階段: 19 世紀 60 年代的洋務運動時期,工程教育培養工程人才是以“借法自強”為目的,意在從技術層面實現強國強軍。民國時期,受美國的影響,工程教育開始學習美國模式,實行的是“技術範式”。第二個階段: 新中國成立後,這一時期,由於同在社會主義陣營,我國工程教育發展主要以蘇聯模式為主,實行的仍然是“技術範式”。第三個階段: 改革開放之後,工程教育開始變革,自1985 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頒佈後,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進入新的探索期,逐漸開始以美國的模式為導向,實行的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遵循“技術範式”。第四個階段: 在高等教育大規模擴招後,由於學生人數的陡增、“科學範式”的持續實施,以及企業重心的轉移,導致工科學生的實踐教學逐漸被減弱,越來越多的工科學生只需完成畢業論文或非工程實際的畢業設計,就可以完成學業。這必然導致工程教育與工程實踐漸行漸遠。2000 年,“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的實施,標誌著工程教育模式開始了新的改革。第五個階段: 2010 年7 月,國務院頒佈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為進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實行“科學範式”,探索“成果導向教育(OBE) 模式”等舉措,為推動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 年 6 月,中國成為第18個《華盛頓協議》正式成員,標誌著我國的工程教育質量得到了國際認可。

綜上可見,無論是學習蘇聯模式還是美國模式,抑或是歐洲模式,每個階段的工程教育都伴隨著工程教育模式或範式的轉變而變化,且每個改變都是針對上一個模式或範式的不足而提出的,這樣的改變才會導致工程教育產生“新”的變革。但是,在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動能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的時期,在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蓬勃興起的背景下,工程教育逐漸暴露出種種問題。例如,工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不清晰,工科教學理科化,對於通識教育與工程教育、實踐教育與實驗教學之間的關係和區別存在模糊認識,工程教育與行業企業實際脫節太大,工科學生存在綜合素質與知識結構方面的缺陷。這些問題呼喚著“新工科”的出現。

(二)“新工科”建設的背景

“新工科”是從全面創新中國高等工程教育以適應新經濟發展的戰略視角出發,而提出的新課題。當前以問題為導向,基於“新工科”視角的工程教育討論逐漸熱烈起來,“新工科”建設號角已經吹響,新一輪工程教育改革已經“起跑”。

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復旦大學召開綜合性高校工程教育發展的戰略研討會,共同探討了“新工科”的內涵特徵、“新工科”建設與發展的路徑選擇,明確了“新工科”建設的主要任務和作用,達成了“復旦共識”。隨後,2 月 20 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出了《關於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 號),對“新工科”研究的主要內容、組織方式、時間安排、牽頭單位和聯繫人等進行了周密部署。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學召開工科優勢高校會議,發佈了“新工科”建設行動計劃(“天大行動”),提出探索建立工科發展新範式,特別強調了行動計劃的問題導向。4月28日,CDIO工程教育聯盟年會在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召開,重點關注“新工科”建設,著力推進“新工科”建設,正式啟動了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的“千生計劃”。5月11日,地方高校卓越聯盟年會在湖南工程學院召開,進一步凝聚地方高校力量,聚焦“新工科”建設。總體而言,“新工科”建設分為3路大軍齊頭並進:工科優勢高校組由浙江大學牽頭,綜合性高校組由復旦大學牽頭,地方高校組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和汕頭大學共同牽頭。6月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全面啟動、系統部署新工科建設。30餘位來自高校、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專家,深入研討新工業革命帶來的時代新機遇,聚焦國家新需求,謀劃工程教育新發展,並審議通過《“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指南》(“北京指南”),提出了“新工科”建設的指導意見。7月9日,攜手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智慧教學平臺“雨課堂”,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美國DIGILENT(迪芝倫)科技有限公司與半導體生態圈全球院校合作伙伴,共同舉辦了“面向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新工科研討會。至此,“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就構成了“新工科”建設的“三部曲”, 奏響了人才培養主旋律, 開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徑。之後,半導體生態圈開啟“新工科”之“交大篇章”(如表1所示)。

胡瑞年 劉 璞:新時期高校“新工科”建設及發展路徑研究

研究顯示, 我國高校“新工科”建設的實踐模式可歸納為3類:第一類是綜合性高校組的“新工科”建設, 其實踐模式是“複合交叉”, 側重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的人才培養, 強調寬口徑、厚基礎、綜合性、複合型;第二類是工科優勢高校組的“新工科”建設, 其實踐模式是“主輔貫通”“本碩貫通”, 強調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多樣”;第三類是地方高校組的“新工科”建設, 其實踐模式是“創新協同”, 注重國際化發展和精細化培養, 強調學科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對接(如表2所示)。

胡瑞年 劉 璞:新時期高校“新工科”建設及發展路徑研究

(三)“新工科”建設的初衷

“新工科”建設的春雷始鳴,那麼“新工科”新在哪裡?教育部“關於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中對“新工科”的研究與實踐,明確提出了五個新方向(即“五新”)。

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結合工程教育發展的歷史與現實、國內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經驗和教訓,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內涵、特徵、規律和發展趨勢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創新的理念和思路。

2. 學科專業的“新結構”:面向新經濟發展需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開展新興工科專業的研究與探索,對傳統工科專業進行更新升級等。

3. 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在總結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CDIO 等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開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體制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和實踐。

4. 教育教學的“新質量”:在完善中國特色、國際實質等效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的基礎上,研究制訂新興工科專業教學質量標準,開展多維度的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等。

5. 分類發展的“新體系”:分析研究高校分類發展、工程人才分類培養的體系結構,提出推進工程教育辦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觀政策、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等。

(四)“新工科”建設的內涵

“新工科”建設是基於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國際競爭新形勢、立德樹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國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新工科”的基本範疇是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機器人、雲計算等,也包括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其內涵是以立德樹人為引領,以應對變化、塑造未來為建設理念,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調與共享為主要途徑,培養未來多元化、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新工科”建設具有戰略型、創新性、系統化、開放式的特徵。“新工科”建設將階段推進,需要重點把握學與教、實踐與創新創業、本土化與國際化三個任務,關鍵在於實現立法保障、擴大辦學自主權、改革教育評價體系三個突破。

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高校“新工科”建設的側重點和發展模式各不相同,如中山大學採用的是“複合交叉”模式,浙江大學採用的是“主輔-本碩”貫通模式,南京理工大學採用的是“多元多樣”模式,汕頭大學採用的是“國際化——精細化”模式,東莞理工學院採用的是“產業+學院”模式。相關的典型個案深度闡釋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高校“新工科”建設的實踐經驗,值得參考和借鑑。

(五)“新工科”建設的特徵

“新工科”建設具有鮮明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戰略性。“新工科”不僅強調問題導向,更強調戰略導向。“新工科”建設必須站在戰略全局的高度,以戰略眼光和戰略思維加快理念轉變,深化教育改革,既為支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當前需要培養人才,又要為支撐新型產業培育發展等未來需求培養人才。

2. 創新性。創新是工程教育發展的第一動力。“新工科”建設要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體現在人才培養的每個環節,圍繞產業鏈、創新鏈從建設理念、建設目標、建設任務、建設舉措等方面進行創新性變革,重塑工程教育,而不是舊範式下進行細枝末節的修補。

3. 系統性。“新工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需要從系統的角度積極回應社會的變化和需求,並將培育發展“新工科”和改造提升傳統工科作為一個系統,設計一個教育、研究、實踐、創新創業的完整方案,為工程教育改革發展不斷提供新動力。

4. 開放性。“新工科”是更高層次的開放式工程教育。應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對外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對內促進工程教育資源和教育治理的開放,加快形成對外開放和對內開放深度融合的共建共享大格局。

(六)“新工科”建設的重點

“新工科”建設主要抓好五方面的重點工作:

1. 抓理念引領。堅持立德樹人、德學兼修,著力培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樹立創新型、綜合化、全週期工程教育理念,全面落實“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工程教育認證理念。

2. 抓結構優化。一方面加快現有工科專業的改造升級,體現工程教育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主動佈局新興工科專業建設,培養引領未來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人才,爭取由“跟跑者”向某些領域的“領跑者”轉變,實現變軌超車。

3. 抓模式創新。完善多主體協同、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強化工程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推進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

4. 抓質量保障。加強工程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國際實質等效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制訂符合工程教育特點的師資評價標準與教師發展機制。

5. 抓分類發展。促進高校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工科優勢高校要對工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發揮主體作用,綜合性高校要對催生新技術和孕育新產業發揮引領作用,地方高校要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發揮支撐作用,努力培養各種類型的高素質工程人才,全面提升工程教育質量。

二、“新工科”建設的重大意義

“新工科”這一概念自2016年提出以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教育部組織高校進行深入研討,逐步形成了“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和“交大篇章”等綱領性文件,為下一步的工程教育創新指明瞭方向。顯然,“新工科”不是局部考量,而是在新科技革命、新產業革命、新經濟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戰略選擇,也是今後我國工程教育發展的新思維、新方式。

(一)增強使命擔當,服務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需要建設“新工科”

國家重大戰略和需求是工程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起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統籌推動“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等重大戰略,適應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為特點的新經濟,迫切需要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工科”建設需要我們認真履行好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中的職責使命,進一步增強使命擔當,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

(二)強化危機意識,構築國際競爭新優勢需要建設“新工科”

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目前資源短缺、環境汙染、能源緊張、氣候變化、人口老齡化等全球性難題,對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構成嚴峻挑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學科交叉融合加速,新興學科不斷湧現,顛覆性技術層出不窮……創新驅動成為許多國家謀求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機器人與自主系統、大數據分析、移動和雲計算、網絡空間、能源、智慧城市、量子計算、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合成生物等新興科技趨勢,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培養創新工程人才,成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重要戰略選擇。

(三)遵循發展規律,落實立德樹人新要求需要建設“新工科”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中心環節。《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教書育人全過程,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意見》進一步深化了立德樹人的內涵,也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指導方向。積極推動工程教育的全面改革創新,遵循工程教育的發展規律和工程創新人才發展規律,把培養未來全面發展的工程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是落實立德樹人新要求的重大舉措。

三、“新工科”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

當前,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經過“質量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1計劃”“創新創業改革”等重大改革舉措,取得了巨大成績,形成了規模第一、層次完備、專業齊全的工程教育體系。而2016年6月加入“華盛頓協議”,更標誌著我國工程教育真正融入世界。但也應當看到,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存在,“新工科”建設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需要解決。

(一)發展理念不適應,工程教育質量不高

當前,工程教育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與工程教育理念滯後直接相關,主要表現在工程教育理念與當前的變化和未來的需求不適應。例如,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質量持續改進的工程教育認證理念貫徹落實不到位,終身學習、個性化學習理念沒有完全融入教育過程,多學科交叉融合理念有待強化,綠色工程教育理念尚未牢固確立等。

(二)人才結構不適應,科技拔尖人才不多

世界級工程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不足,大國工匠緊缺,基礎、新興、高端領域工程科技人才短缺,工程技術人才支撐製造業轉型升級能力不強,傳統工程人才相對過剩,呈現出製造業人才結構過剩和短缺並存、企業“用工荒”與畢業生“就業難”並存的局面。

(三)知識體系不適應,理論聯繫實際不夠

當今社會,新知識呈指數級數發展,邊緣學科、交叉學科不斷湧現,知識成果轉化週期縮短。但從內容上看,工程教育課程知識陳舊,與實踐和社會需求脫節;從結構上看,學科專業設置按照既有知識體系呈層級式結構,劃分過細;從機制上看,學科專業調整設置靈活性不足,滯後於市場和產業發展需求。

(四)培養模式不適應,教育教學成效不佳

以全球化、網絡化為代表的一系列顛覆性技術的發展使得教育、學習、信息共享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由此帶來了教學方法和模式、教學環境和條件以及教師的需求和結構等的不適應。與此同時,經濟環境和社會僱主需求的變化要求工程教育從單純追求學術表現迴歸到與實踐的相關性,致力於回應、參與和解決不斷湧現的人類社會問題。這些要求在目前的培養模式中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

因此,加快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設“新工科”是立足我國戰略發展需求、國際競爭趨勢和立德樹人時代要求提出的深刻命題。工程教育必須加快改革,以“新工科”的整體面貌迎接挑戰,為國家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新工科”建設在探索與實踐過程中,應當以整合性思維引導工程教育知識體重構、知識生產模式創新和知識組織制度變革,並以工程教育新範式引領學科專業結構、知識體系、工程教育方式、工程教育資源和工程教育標準等方面的綜合改革,實現工程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耦合”。

四、新時期“新工科”建設的發展路徑

可以預見,在未來20年裡,工程教育將面臨著工程“新業態”的重大挑戰,這種挑戰是基於工程製造領域的全鏈條革新,以及由此帶來的終端產品和服務的顛覆性的形態改變。我們應該以應對變化、塑造未來為指引,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共享為主要途徑,深入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從而推動思想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實現從學科導向轉向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從專業分割轉向跨界交叉融合,從適應服務轉向支撐引領。同時,“新工科”建設必須從技術範式、科學範式、工程範式走向新工科範式。

(一)以“關注兩個主體”為核心,轉變教學理念,打破教育壁壘

教師和學生是工程教育教學活動的兩大主體,主體之間的深度互動是根本。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即老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而不去啟發學生主動思考,沒能激發學生的潛能,這是教育的缺憾。加快建設和發展“新工科”,首先要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道、授業、解惑”逐步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悟道、求業、生惑”的新境界,加大學生選擇空間,方便學生跨專業跨校學習,增強師生互動,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儘可能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實踐,鼓勵學生悟道、問道、尋道,啟發學生求是、求真、求業,從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徵之一是“動手”,與“動手”相關聯的是“動口”“動筆”“動腦”等,“動”的過程是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更是興趣不斷濃郁的過程。

(二)以“培養兩個能力”為目標,強化市場適應,提升工程創新

高校專業知識的更新速度難以趕上企業的快速發展,高校難以培養出企業需要的無縫銜接的人才,擁有更強的創新能力、變通能力、適應能力的工程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戰略發展,進而提升我國工程教育的整體實力與國際競爭力。因此,“新工科”的內涵應在於提高學生適應變化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但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主要原因在於:一是應試教育壓抑了學生們的創新熱情;二是學校及社會的文化氛圍沒有給學生提供創新的動力;三是學校缺乏或不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軟硬件建設,等等。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環境、優化教育設施、變革教育模式,提升大學生的創新素養,充分激發師生的活力、創新力和創造力。

(三)以“做好兩個保證”為牽引,立足專業底線,推動星級拔尖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國際化趨勢也越來越明晰,加快建設和發展“新工科”,既要基於“底線思維”做好專業國際認證,又要基於“拔尖思維”做好專業星際評定,逐步形成具有國際實質等效的工程教育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具體而言:一是立足專業底線,遵從國際標準。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基於“底線思維”,主要採用國際通用的以成果為導向的理念和標準,以“教育產出”作為工程教育的認證門檻,重點關注畢業學生的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專業知識技能、終生學習的能力及健全的世界觀和責任感等。截至2015年底,我國已對533個專業點進行了認證,涉及17個專業領域。二是推動專業拔尖,構建星級評價。在加快建設和發展“新工科”的過程中,除了把牢專業認證底線,還應樹立工程專業的“星級標杆”和“拔尖思維”,通過試點開展星級專業評價工作,逐步建立工程教育質量社會評價機制,鼓勵利益相關方以多種方式評價工程教育質量。鼓勵第三方機構發佈企業對人才培養貢獻度報告,將接納學生實習、教師踐習作為重要指標。鼓勵行業發佈高校對行業發展貢獻度報告。繼續實施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開展星級專業評價試點工作。委託相關行業協會(學會)等第三方機構制訂製造業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從業(執業)標準和水平評價標準,建立製造業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三是建立完善製造業相關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及研究生相關學科學位基本要求,積極與國際標準接軌。推動高校確定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標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提升人才培養對產業、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的適應性和匹配性。

(四)以“融通兩個空間”為手段,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習動力

伴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普及與飛速發展,以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雲計算、大數據為特徵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樣也給工程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新形勢下,必須根據學生志趣調整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通過融通線下與線上兩個空間,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充分實現“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以課堂為主”向“課內外結合”轉變及“以結果評價為主”向“結果過程結合”轉變。具體而言:一是融通線下與線上兩個空間,探索工程人才培養的新型教學方法。如果說傳統的面授課堂是“同時同地”的模式,那麼在不同學校之間可以探索“同時異地”的直播課堂教學模式。在“異時異地”的錄像模式下,或許學生學習興趣難以持續,然而“異時異地”+“隨時隨地”+“線上空間”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又稱慕課)模式則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而培養工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人才,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又稱私播課)模式可能更為有效。二是融通線下與線上兩個空間,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工程教育生態。一方面,要推進高校學分制改革,探索建立與學分制相適應的課程設置、學籍管理、質量監控、考核評價等教學管理制度,加強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以加快管理者本位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轉變;另一方面,可以試行“高足弟子傳授”的教學方式,解放教師的同時又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將傳統的被動灌輸的填鴨式被動學習模式轉變為自主互助的探究式主動學習模式,從而實現從“以教學為中心”向“以學習為中心”的轉變。

(五)以“協調兩個平臺”為保障,引入市場力量,強化校企合作

我國高層次工程人才的培養應當構建以高校為主體的多元協同體系,由高校、政府、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多主體共同參與,發揮校內平臺與校外平臺的聯合效用,加快建設和發展“新工科”。一方面,要優化校內協同育人平臺。切實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對高層次工程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推進以工程教育產學研合作為途徑的教育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和實際業務環節建立切實可行的實踐性教學體系,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師資隊伍能力建設。通過建立跨學科交融的新型機構、未來技術學院、產業化學院等方式,突破體制機制瓶頸,為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新工科人才提供平臺保障。另一方面,要完善校外企業實踐平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圍繞提升學生適應變化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匯聚行業部門、科研院所、企業優勢資源,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設“教育、培訓、研發”一體的共享型協同育人實踐平臺。通過引進製造業領軍人才和緊缺人才,推進高水平大學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推行高校工程師實踐型師資計劃,增強工科教師現場工程經驗,探索“學歷教育+企業實訓”的培養辦法;完善科教結合、產學融合、校企合作的協同育人模式,積極推進企業與高校的合作共建,增強合作深度和廣度,完善企業考核體系和分配激勵機制,調動發揮技術人員參與人才培養多主體合作的積極性。

總之,“新工科”建設的提出為工程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探索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豐富了工程教育“中國經驗” “中國模式”的內涵。“新工科”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任務,需要打破學科壁壘、越過專業藩籬、打通本研隔斷、消除校企隔閡、激發師生熱情,關注理論、機制、路徑、模式、特徵、特色、標準等綜合研究,避免“口號型、混搭式”的培養目標。當前,“新工科”建設特別需要關注實證研究與相關實踐,關注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做好專業論證和專業認定兩個保證,充分發揮線上線下互動優勢,強化高校、政府、企業等社會力量的協同育人功能,從而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

(選自《決策與信息》2019年第1期,湖北新型智庫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