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優主演,王朔編劇,也沒拯救馮小剛這部賀歲爛片

2012年,《一九四二》在賀歲檔催淚,人民群眾不是很買賬,洩憤般地鑄就了《人再囧途之泰囧》的輝煌,馮小剛還欠了兩筆人情債,一個是讓電影順利過審的某機關領導,一個是給他投錢的王中軍。前者催生了馮氏春晚,後者促成了電影《私人訂製》,馮小剛說,都為還人情。再次啟用逗樂大招,又請出祖師爺王朔操刀劇本,按理說怎麼也糟不到哪裡去。事實是,在搞笑一面,電影攀不住及格的邊緣線;至於TM的驚喜,就是亮出了他們的節操底褲,衝著王朔跑去影院的同志,多半換來的是一聲嘆息。

葛優主演,王朔編劇,也沒拯救馮小剛這部賀歲爛片

■不是電影,是小品集錦

透過訪談,馮小剛說他有點反感電影,不看電影你可能將信將疑,看了電影你會嚇一跳,這貨根本不是電影,完全是小品集錦。他不只是反感電影,簡直在反電影的命。影片由幾個毫無關聯的片段組成,沒有貫穿情節的主線,沒有該有的戲劇衝突,沒有電影化的視聽,只有小品式片段和零碎的段子。

葛優主演,王朔編劇,也沒拯救馮小剛這部賀歲爛片

“私人訂製”是個公司,業務是替他人圓夢,也就是實現客戶的意淫,口號是“成全別人,噁心自己”。對於電影,這公司是個段子工廠,開場是苗圃的烈士夢;之後是範偉的《性本善》,當了多年領導司機的他,過了把官癮;接著是《一腔俗血》,大俗導演的一次終極“高雅”之旅;然後是宋丹丹的土豪一日遊,最後“圓夢四人組”移師三亞,向大自然道歉。其間,穿插了若干小業務,也就是小段子。

葛優主演,王朔編劇,也沒拯救馮小剛這部賀歲爛片

每個段落單拿出來,都是獨立小品,從成品來看,導演馮小剛和編劇王朔,壓根就沒把小品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努力。如果要給電影冠個類型,應該叫“小品片”或“段子片”,而非“喜劇片”,喜劇電影多少也得有點兒戲劇衝突,不是全由貧嘴填充。

葛優主演,王朔編劇,也沒拯救馮小剛這部賀歲爛片

說來可笑,馮小剛靠段子電影確立江湖地位,後來那顆不甘平庸的心作祟,拍了些很像電影的電影,至《一九四二》到達頂峰。可時逢歲末,票房不愛苦難,他掉回頭來,重新搗鼓段子片,且乾脆做到極致,早年他還試著把段子揉成一個麵糰,這次懶了,有一個算一個,夠一電影篇幅後,一齊下鍋端出來喂觀眾。他篤定群眾愛的不是電影,是段子。

《非誠勿擾2》說了,誰認真誰完蛋,千萬別拿電影和馮小剛較真。

■湊合喜劇,湊合笑笑

王朔小說和馮小剛早期電影,被人們念念不忘至今,除了段子自身機鋒的高質,還因段子之外的言外之意,簡言之,它們有意義。時代換了幾茬,現在段子遍地,意義被消解成粉末,飄在消費主義的上空,換言之,現在是沒意義的時代。

《頑主》一句“哥們就喜歡俗的”,在八〇年代意味深長,擱如今,重口味段子四處橫飛,這話就沒了意思。他們從文革走來,熱衷和時代、和人民談談,在過去政治話語籠罩一切,作品倒也和群眾水乳交融,那些調侃、戲謔、反諷,悉數直擊時代和群眾G點。《私人訂製》裡,開場的段子仍拿法西斯作梗,和現在的時代完全脫了節;範偉當領導一段,用語習慣依然停在那過去的時光;大俗導演想換身高雅血,調侃路子是藝術的俗雅矛盾,馮小剛一直深陷於此,這截是王朔獻給馮小剛的私人禮物,替馮小剛進行了一次自我詭辯;宋丹丹的土豪一日遊,是最接地氣的一段,卻和真情生硬地黏在一起,讓人渾身不適;最後的“道歉”,既low又矯情,人物化為旅遊景點的宣傳道具。王朔努力用電影證明著,和充斥網絡的段子手相比,他依然是祖師爺級的大師,難堪的是,電影的段子並不比網絡段子高明多少。

葛優主演,王朔編劇,也沒拯救馮小剛這部賀歲爛片

王朔和馮小剛有一點值得敬重,就是他們很真誠,至少他們看起來、也努力裝作很真誠。如果說他們曾經的作品是真誠的佐證,那麼《非誠勿擾2》和《私人訂製》這樣的玩意,則出賣了他們的真誠面具。用舊時代話語編制段子,赤裸裸地複製粘貼著,他們就像霸道的資本家,一輪又一輪地圈快錢。

湊合喜劇,湊合笑笑。閱後即焚,便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