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茶問道》之大吉嶺紅茶

北京的初冬北風緊著吹,冷空氣往脖子裡鑽,吹得人無處躲藏。縮手縮腳的正不知道要喝什麼茶的時候,收到婷兒的微信:曹毅從大吉嶺回來了,來喝茶。於是趕緊撂下其他事兒往順義奔。

也許是吸引力法則或者是那句“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我、婷兒還有他的老公曹毅算是地地道道的三個怪人。別人覺得我是發神經了,從光鮮的投行辭職變成一個茶藝老師整天往茶山裡跑;曹毅之前端著是衣食無憂的金飯碗——專業的航天教練員,跟楊利偉、景海鵬他們打交道,現在是職業攝影師,常年旅居尼泊爾,同時也是個文玩行家;婷兒之前是寶潔公司研發部的大咖,現在變成了市場調查方面的自由人。但是我們三個互相懂得並互相吸引、幫助著。把我們三個組合在一起的就是茶。

曹毅去大吉嶺之前草草地問了幾句大吉嶺的狀況,我跟他講大吉嶺有麝香葡萄的香氣,有幾個著名的莊園比如瑪格麗特的希望,歐凱帝、卡斯爾頓。他就自己從尼泊爾去了大吉嶺。大吉嶺位於印度東北,在西孟加拉邦最北部與尼泊爾、錫金和不丹交界,幾年前我是從加爾各答過去的。大吉嶺和尼泊爾同屬於喜馬拉雅山的南麓,世界第三大高峰的干城章嘉峰的一側是尼泊爾的伊拉姆,另一側就是印度的大吉嶺。

大吉嶺這個名稱是由兩個藏語詞Dorje(“霹靂”)和ling(“地方”)合併而成,翻譯為“金剛之洲”,這個地區臥在喜馬拉雅山南麓於平均海拔2134米的大吉嶺-加拉帕哈爾山脈,海拔跨度從500米到2000米,首府大吉嶺,晚上山霧氤氳,最是美好。大吉嶺地區的開發最早是因為英國殖民者到山中來度假,這些殖民者也真的會選地方,住在大吉嶺,一覺醒來窗外就是美麗的干城章嘉峰,天氣好的時候還能遠眺喜馬拉雅。大吉嶺地區的興盛是從1850年以後這裡變成了茶區開始的。

要弄清楚大吉嶺地區種茶的起源就要回溯那段中國茶傳向世界的歷史。17世紀的上半世紀,我國的茶葉開始傳播至世界各地,1607年,荷蘭人販運茶葉至印度尼西亞的爪哇,1610年,荷蘭人直接運茶回國,1618年,茶葉通過饋贈方式傳至俄國,1638年,飲茶習慣傳至波斯和印度,1650年以前,法國、英國人也已經開始飲茶,1650年,茶葉由荷蘭人販運至北美。到17世紀的下半個世紀,因為世界人民對於中國茶葉的需求量激增,我國茶葉開始進入了大量出口的時期,在這期間,中俄、中英、中荷、中美的茶葉貿易開始,眾多的貿易競爭和爭端使得英國殖民者在尋找除中國茶以外的其他解決之道。1780年開始就不斷有英國殖民者從中國帶茶籽、茶苗到印度在加爾各答、南部山區以及東北部包括阿薩姆在內的地區進行試種,從那時起大吉嶺的茶園就開始慢慢發展起來,到如今,整個大吉嶺地區擁有莊園近八十個,茶樹綠油油地長滿山坡。

《尋茶問道》之大吉嶺紅茶

大吉嶺

來到曹毅和婷兒的工作室,一進屋溫暖的空氣迎面而來,曹毅搬出從大吉嶺帶回來的足足有十三四種茶放到我們面前,跟我分享他的大吉嶺之旅。喜歡獨自探索陌生世界的他難得的帶了一個同伴,同伴是尼泊爾人,是曹毅常駐尼泊爾那邊酒店的工作人員,曹毅說“走啊,去大吉嶺”,小夥子便辭職同往。兩個人租了一輛車就踏上了不走尋常路的大吉嶺之路。尼泊爾和印度之間是可以互通,但是外國人不行,所以兩個人從地圖上研究出的近路,等搖搖晃晃地開車到關口的時候,才發現過不去,眼巴巴看著就在眼前的大吉嶺兩個人又不得不多花兩天時間去繞行,倆人最終好不容易才到了大吉嶺。“白老師,你來看,這是一個莊園的,這是另外一個莊園的,這是在克爾松買的,這是在加爾各答買的……”大吉嶺各茶園生產的茶相當一大部分作為國際市場上拼配茶的原料,但是也有一些知名度高的茶園直接以獨立園茶的身份售賣,比如卡斯爾頓(Castleton)茶園、歐凱蒂(Okayti)茶園、瑪格麗特的希望(Margaret'shope)茶園、瑟利朋茶園(Selimbong)等。

《尋茶問道》之大吉嶺紅茶

卡斯爾頓

給茶品挨個拍照後開始試茶,取出茶荷和電子秤並燒水備器,第一款是卡斯爾頓初摘紅茶。與國內紅茶不同,這款紅茶的幹茶顏色黃綠,帶有鮮花初開時嬌嫩的香氣同時還有嫩草鋪滿山坡的氣息,讓人如同置於山野的綠草和鮮花之中,通過這款茶能感受到的是大吉嶺春天的氣息。這是國外紅茶與國內紅茶一個很大的區別:國內的紅茶大都氧化度很高,幹茶紅褐色或者帶有金毫,香氣溫暖成熟,多以糖香和熟果香為主。而國外的紅茶有很多卻是氧化度很低,幹茶顏色都是黃綠的。“那國外紅茶跟國內紅茶的做法一樣嗎?”婷兒問。“外國人對於茶的認知僅僅是一款飲料而已,所以在生產製作上基本都是機械化批量生產,比如同樣是初摘,他們可以採摘十次之上,而在咱們國家春茶就沒有這麼多輪次,當然這也跟緯度氣候有關係。像大吉嶺這些地區紅茶的做法也是要經過採摘、萎凋、揉捻、渥紅和乾燥,只是不同季節和摘次的原料,他們在氧化度這塊處理得不一樣。”

《尋茶問道》之大吉嶺紅茶

投茶注水,細品香茗。大吉嶺紅茶以高揚的麝香葡萄香與中國的祁門紅茶、斯里蘭卡的烏沃並稱為世界三大高香紅茶。與曹毅和婷兒討論麝香葡萄到底是什麼樣的香氣,我說“有一種植物的氣息最像,紫色的小豆豆,小時候還經常採來吃,學名叫龍葵”,曹毅說龍葵在東北叫“天天兒”。“這種麝香葡萄的香氣次摘的茶會更濃郁,咱們試試這個次摘的。”我說。次摘的卡斯爾頓紅茶,集合了甜美的果香和清新的青草氣息,並具有濃郁的麝香葡萄香氣。

大吉嶺紅茶的採摘分為春、夏、秋三季,各個時期所採摘的紅茶味道和香氣有很大的不同:在三到四月採摘的紅茶被稱為初摘(First Plush),這是一年之中最早的一次採摘,初摘的茶一般綠嫩芽多,湯色金黃,帶有溫和清新的香氣;五到六月採摘的紅茶被稱作是次摘(Second Plush),即一年之中第二次採摘,此時的紅茶葉身飽滿,味道和香氣裡增加了圓熟醇香,上品有麝香葡萄的味道,湯色一般是明亮的深橘黃色;七到八月雨季結束後,就迎來了一年之中的最後一次採摘,這時期採摘製作紅茶被稱為秋茶(Autumnal),此時的茶湯湯色紅濃,滋味甘甜濃厚,別有一番風韻。

《尋茶問道》之大吉嶺紅茶

喝茶到第十二款,曹毅說:“白老師,你看看這是什麼,這是我這次去大吉嶺的新發現,他們叫moonlight,貌似還有moonshine,當時我看到的時候想到了咱們的月光美人,於是就買了,到加爾各答後發現還有一些品種叫snowandmist,貌似是大吉嶺的白茶。”仔細閱讀產品說明後,才知道這個moonlight的採摘時間比傳統的初摘時間更早,原料更幼嫩,是用大吉嶺當地的茶青原料製成的白茶。幹茶幼嫩,嫩黃微綠,泡初的茶湯有如初春陽光、鮮嫩帶著明亮的微黃,茶香清雅帶著嫩香,飲一口幽蘭香和青草香慢慢彌散,喝下後熱帶水果般的清甜瀰漫於齒間,而回甘又帶著青草的清香和青芒果的果韻,氣質鮮明、層次豐富。這是前幾年我去大吉嶺沒有看到的新茶品,這款moonlight讓我想起每年春茶季在雲南看到的很多來自印度、緬甸的外埠車輛,他們會來到中國的產區學習和觀摩。大概最近幾年白茶在中國的風靡讓大吉嶺人受到了啟發,從而開創了新產品吧。大吉嶺產區的茶之所以風靡世界並屹立不倒很大的原因也正式來源於他們的這種緊跟市場腳步的創新能力。

《尋茶問道》之大吉嶺紅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