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儿有女,他进了福利院

有儿有女,他进了福利院

根生今年八十二岁了。

他这一辈子养育了六个子女,正当壮年时在镇上的化肥厂里当搬运工,每天下班回家,脖子周围都是晶莹的复合肥料,衣服因为长时间没洗,走到哪里,汗水和氯化铵刺鼻的混合气味,会让路边的人绕道而行。

当搬运工没有编制,直到六十五岁,厂里让他下岗,因为没有退休金,回到家继续种那几亩薄田。

种地有些生疏,被老伴冷嘲热讽。儿女们劝他放下犁耙,每人分担一点,让他们养老。可两老硬是不同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怎么可能又给他们添负担。趁自己还能动,自己养活自己吧。

自有了孙子外孙起,两人身边总是断断续续有孙子外孙被送过来一起生活,少则一个多月,长则十年,最少有三个月大的孙女,最大有十几岁的外孙,老伴还因此去当陪读外婆。

他们认为:这一辈子,为儿女们付出,天经地义。并且甘之如饴。

去年儿子在省城打工,需要把老伴接去照看孙子。儿子和媳妇都要上班,孙子上学需要人接送。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老伴远赴省城。还好根生腿脚利索,老伴走了,没有了拌嘴的人,乐得自己清静自在。

老伴这一走,便是五年,直到现在。

膝关节疾患越来越明显,疼痛有时折磨他整宿睡不着,自己将门前的苦楝树砍了当作拐杖,门前种的萝卜白菜,已然没有了时间侍弄,眼看着被虫蚀鸡食,买菜需走三,四里的路到镇上集市,吃的饭菜想换换口味已是奢谈。

一日,儿子电话打来:“爸,您身体还好吧?”

“嗯,好,能吃能喝能睡。”

“哦,那就好,我给您寄了一千元的生活费,您抽空去镇上取一下钱吧!”

“又寄钱回来干什么?我手上有钱!不要你们的钱,你们不容易!”

“您先拿着吧!等放了暑假,妈会带着宝宝们回来看您的!”

“好!好!”

距离暑假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可是目前,已然身处困境,每天靠着那根苦楝树拐杖,支撑着老朽的身体。

终于等到暑假,老伴带着两个可爱的孙子孙女回来了,愁云惨雾的房子里瞬间明亮了。孩子们跳上跳下,轻快活泼,爷爷奶奶,喊得甜甜腻腻的。

可是,根生的膝关节已经变得直的弯起来疼,弯着直起来疼,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只能躺在床上——如果不承受重力,不会那么疼。

老伴看着根生的身体,像个快要腐朽掉的木头,但如果没有人来照顾,恐怕会朽得更快。

“如果我在家照顾你,那儿子和孙子那边就不能去帮忙,可他们有两个孩子要读书,房贷要还,他们的压力大啊!”老伴是两头割舍不下的焦灼。

这是一家人必须岌待解决的事情,打电话给其他的女儿们,她们心疼父亲卧病在床,需人照顾,更心疼弟弟如山大的生存压力。

最后商量的结果——将父亲送进福利院。

这无疑是最好的结局。

进了农村福利院,空荡荡的房子里只有四个单薄的铁架床,每个铁架床上住着一个孤独的老人,。他们每天数着食堂里的三遍铃声,排三次队打饭,然后一天的日子就过完了。

孩子们隔三差五地来看根生,他都会对他们说:“这里很好,你们放心!”

福利院怎能跟家里比,可是越老越不能拖累儿女,只能自己想尽办法对抗孤独,直到生命的尽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