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人生,四個春天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曾經無數次設想過老年後的生活。

話語掛在嘴邊,隨即被身邊的朋友打斷:“你才多大,就老年,先過好青年吧。”

話是這樣說,但就不能讓我想想?

看《四個春天》時,特別平靜,好似大熒幕上所記錄的就發生在身邊,就發生在昨天。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拍攝地在貴州,可聽到熟悉的方言時,竟有一種四川的鄉情。

春節做臘肉香腸,一串串暗紅色,上面流著油,散著香;除夕放鞭炮,煙火在天空中一次次綻放,絢麗奪目,彩色的一片將黑暗點燃,斷斷續續,光亮打在臉上,漾著笑容;春天盼家燕,三五隻在門口的電線上嘰嘰喳喳,像是報喜,像是唱歌,那些我們聽不懂的話語,不論好壞,在春天的陽光下明媚依舊···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一趟人生,四個春天。兩個身影,互相為伴。

每次除夕,爸爸(陸運坤)媽媽(李桂賢)開門迎客,第一句話就是歡迎歡迎。

從頭再來,不論上一年經歷了什麼,這一年總歸是嶄新,不論未來的日子又將遇到什麼困難,心態放在那,路也擺在那。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不久前還能看到姐姐在家一邊吃飯,一邊笑侃的模樣,現在媽媽看著躺在病床上姐姐,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說的最多的便是:“爸爸媽媽愛你,弟弟也愛你,親戚朋友都愛你,都在你的身邊。”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人生,總會有這樣的時刻。生老病死,如此平常,如此恐怖,卻又如此無奈。姐姐常年在外,每次匆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少得可憐。而此刻,一家人把小小的病房圍得水洩不通,姐姐嘴裡說著害怕害怕,恐懼、悲傷、遺憾,所有的都寫在臉上,藏在心中。

有親人的陪伴,始終值得慰籍。要是自己孤單離去,又會是怎樣糟糕的模樣?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小時候,家鄉一位老漢去世,老漢沒有親人,生病都是鄉里鄉親輪流照顧。爸爸是其中一位,我跟在他屁股後面,看見陰暗的房間裡,老漢躺在床上,黑黢黢的一團,嘴裡哎喲哎喲的撐喚著,有跳蚤,有蚊子,有蒼蠅,還有殘羹剩飯亂糟糟放床底下。

爸爸幫忙整理,收拾,餵了藥,趕緊帶著我出來。不到十天,再來,老漢的身體已經僵硬。還是爸爸,一邊收拾一邊給我念叨,老漢可憐,隻身一人,生病無人照顧,連去世都無人收屍。陪伴無從談起,愛就更是奢侈,這樣的人生早點結束。

“去吧,去吧。”他將老漢火化後的骨灰,撒在河裡,河水流得很慢,白白的一片在水面上久久不願散去。

到了生活不能自理,只好躺在病床上時,那個陪伴你的人會是誰呢?

這個問題只能瞎想。

《四個春天》的編劇是命運,任誰都抵不過“他”。

弟弟遠在北京,爸媽相互陪伴扶持,過年都會用攝像機拍攝團聚的一幕。爸媽日漸衰老,卻總能找到新的愛好,吹簫,拉二胡,唱歌,甚至養蜜蜂。他把蜂蜜當作初戀情人,剛吃過飯就往蜂箱跑的父親被母親如此調侃。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生活化,真實、從容、柔和。命運書寫著一家人的前前後後,一切像是設計好的,一切又像是突然發生。就像我們正在走的路,有小道,有橋樑,有荊棘,有花叢。誰都不知道前面將會遇到什麼,誰也不可能停下腳步。

四個春天,4年,1460天,竟能融到2個小時左右的電影裡,若把我們生命放大,多少個春天,又能融合為多少個“電影”?

媽媽說,她不知還能陪伴爸爸多久,有多久算多久吧。爸爸照例去陽臺看臘梅,一年又一年,當年鄰居送的小幼苗已經長成在寒冬中散發出陣陣飄香的臘梅花了。爸爸覺得臘梅不好看,但還是精心養護。

最怕到了老年,坐在椅子上,傻傻的看著前方,風吹動,雨落下,陽光暴曬,白雪散成一片。眼裡除了流動的四季,好像什麼也沒有留下。

要學爸爸,每天完成4件事,每年至少培養一個愛好。天氣好了,去散步爬山,天氣糟糕就在書房裡,看書也好,看過往的錄像也好,或者畫一幅畫,寫幾個字。總之,興趣所致,開心得起來。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影片中,沒見爸媽吵架,反倒是幾句玩笑,調皮,可愛,引得觀眾大笑。在嚴肅的生活中,有一朵永不凋謝的花。

走在山路上,媽媽拿著扇子,輕快的步伐,跳動、停頓,還會擺造型,會回頭看爸爸。爸爸高興著,回應著,偶爾也來一段。陽光、微風都是音樂,一草一木皆是觀眾,還有“我”,還有熒幕前的大家。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我們見證著愛情的力量,它不是洪水猛獸,讓兩人輾轉反側;它不是切膚之痛,眼淚一滴一滴,面容愁苦,唯恐失去。它是日常生活中的三言兩語,嬉笑怒罵,皆為平常;它又是春天的嫩芽,夏天的蛙鳴,秋天的稻草,冬天的炊煙,四季皆明,自然、流暢,說不上有多珍貴,但少了它,沒有味兒,沒有顏色。

常聽人說,愛情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醞釀成親情。並不否認,但愛情更多的是陪伴,而親情是惦記、思念、放不下。

母親和父親,總是一前一後,兩個影子從來不會距離太遠。那是陪伴。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父母總是想著過年一家人團聚。姐姐回來了,笑聲一片,弟弟拿著攝像機,記錄著點點滴滴。弟弟要回北京,母親嘴裡唸叨著,要不要帶些臘肉香腸;姐姐晚歸,母親來回重複,快點吃飯,一會涼了。甚至當姐姐離開,母親都在餐桌上為她空出一個位置,還是和往常一樣,一家人,團聚,歡樂。這是思念,是惦記,是永遠的血親。

不論是愛情、親情,都是愛,是無限的包容與體諒,是永遠的支持與慰籍。

突然明白,為什麼會聯想到自己的老年生活,為什麼會畏懼慢慢老去的過程,是害怕身邊沒有一個人,害怕孤苦伶仃,害怕當自理能力消失時,誰會守在床邊,一口飯,一口菜的餵你?

歸根到底,害怕失去愛。

生活中,對於愛的索求無處不在,希望被關注、被珍惜、被好好愛護。但是,除了被愛,如何愛則更為重要。打孃胎出生,嬰兒時期,我們就學會了哭泣,用哭泣的方式獲得父母的關注。希望被愛彷彿是與生俱來的,隨著慢慢長大,我們也該學會如何去愛他人。恰巧,這項重要的技能無人教導。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我們在生活中,在職場中,在與各類型的人相處中,通過無數的摩擦,碰撞,慢慢自學。如何去愛別人,是一非常非常重要的本領。而很多人都不具備這樣的本領。

如若沒有愛,母親不會始終陪伴著父親,甚至晚年想著要是某天自己離去,誰在父親左右,嘮嘮叨叨呢?如若沒有愛,父親不會愛護母親,姐姐不會惦記父母,弟弟不會將一家人的生活記錄搬上大熒幕。

然而,至始至終,愛都是相互的,都是需要勇氣和決心的,都是不求回報的。

被《四個春天》感染著,被無處不在的愛感動著。

一趟人生,四个春天

金牌經紀人 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企鵝媒體

新浪看點 | 新浪微博 | 搜狐號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