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朋友們,最近新劇《古董局中局》有沒有看?

最近我被很多朋友塞了安利,說夏雨主演的這部劇,特!別!好!看!▼▼▼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評分7.3還不錯的#

於是,我就把這個安利吃了。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首先,劇作本身還真的不錯的!#為什麼說首先?因為等會還有“但是”#

《古董局中局》是作家馬伯庸連載了4冊的鑑寶懸疑小說,讀者不少,也算是大IP出身。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古董局中局》是一個關於鑑寶的懸疑劇。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看看演員,還是牛逼的。

中青年演員代表有:夏雨、喬振宇、蔡文靜、田中千繪。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喬振宇&夏雨#

同時還有王剛、呂中、曾江、劉長生等老戲骨加持▼▼▼

#整個劇組的平均年齡達到了36+,加起來比道具古董的歲數都大#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呂中氣質真好#

故事圍繞著一件稀世珍品、國家寶藏——“則天明堂玉佛頭”和許家展開。

許家是古董界五大門派中的白派,在江湖上地位很高。而夏雨飾演的許願,是許家的獨苗。

#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類比下莫小貝在武林中孤獨不敗的地位#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國寶“則天明堂玉佛頭”,原來是許家的東西,後來不知怎的流到了日本人手裡。

許家當時的“掌門人”——許願他爺爺許一城,也就背上了漢奸的帽子,直接被KO。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潘粵明飾演的許一城,出場即殺青#

不過看潘粵明的一臉正氣,和行刑時的天氣也知道,冤案無疑。#點到為止,不做劇透鬼#

《古董局中局》好看,還逃不開“古董”兩個字。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玉佛頭#

別人是“文體兩開花”,這部劇大概是“鑑寶懸疑兩開花”。看過的人紛紛稱讚“好酷”!

古董世家出身的夏雨練就了一身的好功夫 ,鑑定個古董,跟打一套家傳絕學似的,要動用全身的感官,手法酷炫。

大晚上在大排檔瀟灑,看見有人欺負一對父女,立馬路見不平,從衣服上拉個絲來鑑定漢代印章▼▼▼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別人拔刀相助,許願拔“線”相助#

緊接著,就把真假漢代印章套上去耍了開▼▼▼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溜溜球?#

導演還突出了聽覺的重要性▼▼▼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我不聽,我不聽#

海底撈麵式鑑寶▼▼▼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但是!#我要說的但是來了#

雖然我很崇拜能肉眼鑑古的人,但是也太誇張了吧!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網友們也紛紛撓頭,發出“這是雜耍還是鑑寶”的疑問▼▼▼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於是,作為一個熱愛學(找)習(茬)的公號,關於如何正確鑑寶,我們請教了瓷器專家、復旦大學教授鄭建明老師。#來,聽活體《素鼎錄》講課啦!#

我刷評論的時候,看到大家最好奇的是:鑑寶是否要戴手套?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從第一集開始,劇裡的人物在鑑寶的時候,就把“戴手套”當成一種儀式來奉行。

但是我看《天下收藏》的時候,根本沒見過專家戴手套呀,反倒是王剛掄錘子的時候戴過,因為怕扎著自己。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天下收藏》這個神仙節目大家有沒有看過?王剛帶領的專家天團廣評民間藏品。鑑定為真品就發獎金,鑑定為假的,直接掄大錘。“咣噹”就是一錘子!當場銷燬!每次我都懷疑他會誤砸到真的

鄭教授說,不一定。

最起碼,瓷器鑑定,就是不需要戴手套的!

因為手感也是很重要的鑑定依據,戴手套會影響觸感對藏品的反應▼▼▼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只有遇到極個別特殊情況時,鑑定瓷器才會戴手套,比如釉上彩▼▼▼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釉上彩,就是用各種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二次入窯,低溫固化彩料而成#

或者釉很容剝落,那就需要戴手套,或者儘量不上手。

但是,玉器、書畫一定要戴手套鑑定,“因為體液對這兩種材質特別敏感。”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範曾字畫#

劇中單手遞接古董文物的動作,明顯是錯誤的。▼▼▼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上手就直接拿#

“文物一般不直接傳遞,而是放在墊著軟物的桌上,鑑定者上手要雙手抱起,稍微離開桌面一點,不離開桌子範圍,看好放回桌上,輕拿輕放,下一個人繼續。”

為什麼必須是雙手拿呢?

鄭老師說的特別實在,“很多文物是修復過的,一隻手拿就散架了。”

#我好久沒聽過這麼接地氣的科普了#▼▼▼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劇中那些花式鑑寶,文物騰空,根本就是扯淡。

那些經歷過成百上千年風風雨雨的文物可經不起這麼折騰,就算摔不到地上,也可能會“粉身碎骨”的。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

正確的鑑定姿勢確認了,那一般文物的鑑定步驟都有哪幾道呢?#問識別文物的真偽總共需要幾個步驟#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鄭教授回答,三步就夠了▼▼▼

△ 第一步,文物放桌子上看型、感受氣韻,不同時代有不同造型;

所謂的看氣韻,就是看氣質。

正統出身的“老物件”會有自己的氣質在,就像大家閨秀,不管她長得好不好看總有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在▼▼▼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清雍正·琺琅彩山水紋瓶#

△ 第二步雙手輕抱,微離桌面,但不離開桌子範圍,看胎、釉特徵、製作工藝、裝飾紋飾;

這個前面都說到了,要穩。

“要穩,不能猛”,才是文物鑑定的行規。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 第三步看底,主要是裝燒工藝。

為什麼把看底放最前面呢?因為這個很重要。

看器物的底部,就能直接鑑別物件本身對應哪個朝代。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如此,一套基本的鑑定程序就完成了。但鄭教授也坦言,鑑寶這東西,觀眾看著樂呵,專家幹著枯燥。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各行都有各行的難,我嘉賓真的太實誠了#

不過偶爾有點小科普還是挺有樂趣的。

《古董局中局》播出時,就在每一集的下方放些小的知識點。

馬眼子:特指鑑定古董的手段▼▼▼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雞骨白:玉器表面形成的白色氧化物▼▼▼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巧了!我同事的老爸就是古董商人,我直接問她要來了古董行話。

給大家普及一下,就算不做古董生意,以後在舊貨市場轉悠的時候,也別漏怯!

☆ “開門”——指的是一眼就是能看出來的真東西;

☆ “打眼”——指看走眼,把假的看成真的;

☆ “吃藥”——指買了假東西;

☆ “撿漏”——指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了真東西;

☆ “掌眼”——指請懂行的人來幫忙鑑定東西的真假;

☆ “生坑”——指出土並保持原始狀態的東西;

☆ “熟坑”——指出土了一段時間,經過清洗、盤玩的東西。

除了行話,古董圈還有點特別的規矩,需要注意的▼▼▼

買家要懂得“不問來路,不問去路”。

就是不要刨根問底糾纏著問,「東西是哪來的」在古玩界屬於商業機密。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一方面是因為有些出處不好說,另一方面,是因為不少家境凋落的名門望族,託了親戚朋友偷偷變賣家產,但又不想失了體面。

這些都是傳了幾代人的老規矩。

古玩交易還有一個潛規則,一旦買賣雙方在正在交易或有意向交易,那麼其他的看客就不能發言了。

只有當買家把東西放下了,代表他不買這個東西了,其他人才可以接著來談買賣。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有錢也要講究先來後到#

還有一點挺有意思的,古董行裡的貨幣單位,和我們不一樣。

“一毛錢”等於人民幣十塊錢;“一塊錢”即人民幣“一百塊”,以此類推,數字後面都要加兩個0。

我朋友說她第一次去逛古玩市場,老闆開價500,哎呦,便宜啊,趕緊掏出50,然後就被老闆轟出門去。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古董不比其他商品,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如果不是誠意購買,千萬不要在古董店裡瞎碰,萬一碰壞了,就真成“碰瓷兒”了。

太扯!夏雨你這是雜耍呢還是鑑寶呢

題目:

我來到古玩市場,進了一家店。有人正在就一瓷器詢價,只聽得老闆說,500.你瞅瞅,這是生坑,你要是不放心,可以找人來幫忙掌掌眼。

我一看,喜歡。掏出500塊錢,說,老闆,還有沒有貨,再來一件。

1)這件瓷器賣多少錢?

2)在對話中,使用了幾個專業用詞?

3)在購買中,“我”犯了幾個錯誤?

答上來,你就差不多能達到去市場淘寶的門檻了。對,就是門檻而已。裡面是汪洋大海。

江湖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