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深埋於無形,效果怎追蹤?

11月4日,重慶發生一起非洲豬瘟疫情。截至11月4日16時,全國共公佈疫情50餘例:遼寧19例,黑龍江2例,內蒙古4例,吉林2例,天津1例,山西3例,河南2例,安徽8例,江蘇2例,浙江2例,湖南3例,雲南3例,貴州4例,重慶1例。

是否有未發現的、未檢測的、未公佈的、正在傳播蔓延的……

非洲豬瘟:深埋於無形,效果怎追蹤?

 疫情到底是通過什麼方式傳播的?疫情到底如何處置的??

無害化處理?

我國非洲豬瘟疫情豬的無害化處理,一般為挖土堆積方式,我們稱之為深埋法。

程序及方式大多為:挖深坑--鋪水泥灰--鋪生石灰--疫情豬--深埋

農業部負責人表示:深埋法是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國際通行做法。按照有關規定,深埋法對處理程序有明確技術要求,特別是對生石灰撒放、表面覆土的厚度有明確要求。同時,非洲豬瘟病毒對高溫敏感,70攝氏度30分鐘即可滅活。深埋病死豬有一個生物發酵發熱過程,特別是生石灰遇水也會產生大量熱量,多重措施能夠保證殺死非洲豬瘟病毒。

但各疫區處理疫情豬的洞挖多深?水泥灰鋪多厚?生石灰量是多少?豬隻數量、堆積密度、土層厚度、消毒劑量多少能徹底殺死非洲豬瘟病毒?是否有明確細化的要求規定?如何檢驗病毒是否已全部殺死?

非洲豬瘟:深埋於無形,效果怎追蹤?

深埋成本雖低,但標準不一,深埋於無形,卻無法追蹤病毒是否被消滅!

規範的無害化處理!

非洲豬瘟:深埋於無形,效果怎追蹤?

  • 選址要求

應選擇地勢高燥,處於下風向的地點。應遠離學校、公共場所、居民住宅區、村莊、動物飼養和屠宰場所、飲用水源地、河流等地區。

  • 技術工藝

1、深埋坑體容積以實際處理動物屍體及相關動物產品數量確定。

2、深埋坑底應高出地下水位1.5m以上,要防滲、防漏。 

3、坑底灑一層厚度為2-5cm的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藥。

4、將動物屍體及相關動物產品投入坑內,最上層距離地表1.5m以上。

5、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藥消毒。

6、覆蓋距地表20-30cm,厚度不少於1-1.2m的覆土。

  • 操作注意事項

1、 深埋覆土不要太實,以免腐敗產氣造成氣泡冒出和液體滲漏。

2、深埋後,在深埋處設置警示標識。

3、深埋後,第一週內應每日巡查1次,第二週起應每週巡查1次,連續巡查3個月,深埋坑塌陷處應及時加蓋覆土。

4、深埋後,立即用氯製劑、漂白粉或生石灰等消毒藥對深埋場所進行1次徹底消毒。第一週內應每日消毒1次,第二週起應每週消毒1次,連續消毒三週以上。

疫情區該如何處置?

1、疫情區有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執行? 

2、通知中的要求內容是否有部門嚴格監督執行? 

3、無法開挖,處理後的跟蹤檢驗工作是否開展,如何開展?

4、深埋不當的處理方式是否還造成了疫情的無形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