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化熱之聖藥——牛黃

牛黃是一味極其珍貴的中藥,其來源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膽囊、膽管或肝管中的結石。現在市面上很難見到真正的牛黃,大家購買的中成藥中所含有的牛黃成分皆來自於人工牛黃。

清心化熱之聖藥——牛黃

早在東漢時期我國的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就有牛黃的記載,並且將牛黃列為上品,足見其藥用價值之高以及藥用歷史之悠久。

清心化熱之聖藥——牛黃

牛黃還有一個名字叫“醜寶”。李時珍謂:“牛屬醜,故隱其名。”

關於牛黃的形成原因,古代醫家說法頗多:

《名醫別錄》載:牛黃生隴西及晉地,特牛膽中得之,即陰乾百日使燥,無令見日月光。

吳普曰:“牛死則黃入膽中,如雞子黃也。”

陶弘景雲:“舊雲神牛出入鳴吼者有之,夜視有光走入牛角中,以盆水承而吐之,即墮落水中。今人多就膽中得之。一子大如雞子黃,相重疊。藥中之貴,莫復過此。”

蘇恭曰:“牛有黃者,必多吼喚,喝迫而得者,謂之生黃,最佳。黃有三種:散黃粒如麻、豆;漫黃若雞卵中黃糊,在肝膽間;圓黃為塊,形有大小,並在肝膽中。”

蘇頌謂:“凡牛有黃者,身上夜有光,眼如血色,時復鳴吼,恐懼人,又好照水,人以盆水承之,伺其吐出,乃喝迫,即墮下水中,取得陰乾百日。一子如雞子黃大,重疊可揭折,輕虛而氣香者佳。”

雷斆雲:“牛黃有四種,喝迫而得者,名生神黃;殺死在角中得者,名角中黃;牛病死後心中剝得者,名心黃,初在心中如黃漿汁,取得便投水中,沾水乃硬,如碎蒺藜及豆與帝珠子者是也;肝膽中得者,名肝黃。大抵皆不及生黃為勝。”

牛黃的試真之法

市面上很多聲稱是天然牛黃的都是假冒偽劣的,普通人很難辨別出牛黃的真偽,容易上當受騙。古人提到一牛黃的試真之法:將牛黃揩摩手甲上,透甲黃者為真

清心化熱之聖藥——牛黃

《本草綱目》記載:牛黃味苦,氣平,無毒。主治:

1. 驚癇寒熱,熱盛狂痓,除邪逐鬼。《本經》

2. 療小兒百病,諸癇熱,口不開,大人狂癲。久服,輕身增年,令人不忘。《別錄》

注意:孕婦禁服牛黃及含有牛黃的相關成藥。

3. 主中風失音口噤,婦人血噤驚悸,天行時疾,健忘虛乏。《日華本草》

4. 安魂定魄,辟邪魅,卒中惡,小兒夜啼。(甄權)

5. 益肝膽,定精神,除熱,止驚痢,辟惡氣,除百病

。(思邈)

6. 清心化熱,利痰涼驚。(寧源)

7. 痘瘡紫色,發狂譫語者可用。(時珍)

李時珍說:“牛之黃,牛之病也。故有黃之牛,多病而易死。諸獸皆有黃,人之病黃者亦然。因其病在心及肝膽之間,凝結成黃,故還能治心及肝膽之病。正如人之淋石,復能治淋也。”

李杲謂:“牛黃入肝,治筋病,凡中風入髒者,必用牛、雄、腦、麝之劑,入骨髓,透肌膚,以引風出。若風中腑及血脈者用之,恐引風邪流入於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也。”

天然牛黃之所以珍貴,一方面是由於物以稀為貴,真正的牛黃極少,自古就有“千金易得,牛黃難求”的說法;另一方面是因為牛黃在治療熱病神昏、中風、小兒驚癇等重大疾病上有著很好的療效。

總之,牛黃是一味藥用價值很高的中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