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之戰——戰國合縱最成功的一次!

公元前260年九月,長平慘敗的噩耗被一群驚魂甫定、因飢餓和恐懼而奄奄一息的少年士兵帶回到邯 鄲,整個趙國瞬間沉浸在震驚與悲痛中,慟哭聲充斥在全國每一座城邑,黑暗在一夜之間降臨,太陽再也不會重新升起。

然後,另一個更可怕的消息隨之傳來:秦軍來了。

長平戰場的血腥尚未散盡,數十萬趙軍屍骨未寒,秦軍已開始趁勝追擊。他們一路由王齕率領,攻向武安(今武安西南)、皮牢(山西翼城東北);另一路由司馬梗率領,攻向太原(今太原西南),然後很快佔領了整個上黨。下一步的目標再清晰不過:正是趙都邯鄲。

所有人都驚恐地發現,趙國的末日就在眼前,他們已沒有軍隊能保衛國土了。

趙王 君臣亂作一團,他們無力再與秦軍正面抗衡,只得寄希望於外交手段,因此派出了縱橫家蘇代去賄賂秦相範睢,這或許是趙孝成王自上黨之變以來唯一正確的決定。蘇代成功地使範睢對白起產生了嫉妒,並勸阻秦昭王停止攻趙,理由是“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秦昭王聽從了丞相建議,也許他對元氣大傷的秦軍能否拿下邯 鄲同樣心存疑慮,這也使他錯過了一舉滅趙的最佳機會,一如趙國錯過了贏得長平之戰的機會。

白起撤軍,趙國終於得到了喘息的機會,為了這彌足珍貴的短暫和平,趙孝成王不得不親自朝見秦昭王。許多年前,他的祖父趙武靈王也直面過秦昭王,當時是喬裝改扮為使節;父親趙惠文王在澠池同樣與秦王會過面,藺相如的機智挽救了趙國尊嚴,如今趙孝成王的咸陽之旅卻更像是臣服之舉。

和談的結果是,趙國割讓六城,秦軍罷兵。趙孝成王本打算履約,大臣虞卿的進言促使他改變了主意:秦國用盡全力去進攻自己不能得到的土地,疲憊而歸;大王卻把它無力奪取的土地拱手相讓,這正是助秦國攻打自己。趙孝成王贊同了虞卿的意見,六座城池沒有割讓給秦國,而是轉給了齊國,就像長平之戰前,韓國把上黨轉給趙國一樣。

邯鄲之戰——戰國合縱最成功的一次!

這極大激怒了秦昭王。公元前259年九月,他重新派出大軍向趙國進攻。這回領軍的不再是白起,也許是被長平之戰和殺降耗盡了全部心力,此時他一病 不 起。五大夫王陵接替了白起的職務,也準備完成他九個月前被中止的任務。

然而此時,這個任務的難度已變成了“不可能的”。

機會和運氣一樣飄渺不定。九個月前,整個趙國沉浸在長平之戰帶來的震驚和悲痛中,與之相伴的還有兵力的匱乏與糧食的短缺,面對秦軍兵鋒根本無力抗衡,滅趙可謂水到渠成;如今,趙國的傷口已開始癒合,未消的餘痛反倒大大刺 激了敵愾之心。民眾顧不得抹去淚水,他們耕田疾作,撫卹孤寡,修繕兵甲,加固城池,就像入秋後的螞蟻一樣終日勞碌,以期積蓄更多的實力,應對新一輪更嚴酷的戰爭風暴。

面對危在旦夕的局勢,趙國朝廷也彷彿一架年久生鏽卻被重新啟動的機器,儘管滯澀笨重,但終究開始運轉起來。趙孝成王每日早朝晚退,平原君為首的外交大臣們卑辭重幣向列國求救,四面嫁出公主,獲得了五國情感上的支持。當秦軍重新來襲時,趙國“其國內實,其外交成”,恢復了一定實力。

秦昭王四十八年十月,五大夫王陵統領的秦軍抵達邯 鄲城下,名垂千古的邯 鄲保衛戰正式打響。攻守雙方的噩夢也由此開始。

開戰之初,沒人相信趙國能組織起有效抵抗,就像長平之戰前沒人能預料到最後的慘痛結果一樣。他們錯了,趙人體現出了驚人的鬥志,長平之戰喪失親人的悲痛,對秦軍的仇恨,統統化為共赴國 難的決心。連趙孝成王都知道“折節以下其臣”,趙國朝廷君臣一心,上下同力,大有當年勾踐被困會稽時的眾志成城。

史料並未記載趙軍主將是誰,《東周列國志》稱還是廉頗,這是一個合理的推斷。這位趙國第一名將在長平之戰被撤換後,一度嚐到了世態炎涼,連原來的門客都紛紛散去,如今他不得不重新披掛上陣,成為趙國最後的希望。此時廉頗的表現優於長平之戰,當然,守城方的優勢也是重要原因。《尉繚子•守權》稱:“(守方)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千而當萬。”這也是趙國能在兵力奇缺的形勢下守住城池的重要原因。

每天的進攻千篇一律。秦軍的投石機拋出無數飛石砸上城頭,不是為了直接殺傷敵軍,只是一種威懾與掩護,士兵們扛著攻城梯,冒著守軍的密集箭雨,向傷痕累累的邯 鄲城垣進發,運氣好些的士兵能躲過滾木礌石,順著梯子登上城垣,但迎接他們的往往一擁而上的守軍,結局也無不是被砍成肉醬,或者跌下城垣、摔得粉身碎骨。

戰鬥從整個冬季一直打到第二年初春,秦軍幾次增兵,前後損失了五校(五萬)人馬,依然奈何不得邯 鄲。此時的秦昭王逐漸感到騎虎難下,他再次敦促白起領軍,也再次遭到了拒絕。武安君的理由是,“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

深感顏面無光的秦昭王沒有聽從白起的意見,《戰國策》記載了他的一句話:“微白起,吾不能滅趙乎?”這位暮年的老王比年輕時加倍爭強好勝,如今他所追求的與其說是拿下趙國,不如說是賭一口氣。他下令由王齕代替王陵為將,繼續圍攻邯 鄲。

長平之戰開始階段的秦趙兩軍統帥再度碰頭,同樣是王齕進攻、廉頗防守,結果迥異。第二輪攻勢持續了八 九個月,依舊是無休止的進攻,無休止的死亡,數以萬計的年輕生命就這樣被輕易浪費,除了慘重的傷亡,秦軍一無所獲。

邯鄲的血也快要流乾了,士兵們衣衫襤褸,宛如一群饑民,老鼠一樣蜷縮在城牒背後,箭矢兵器都已用盡,人們用削尖的木頭來代替,死者的骨骸被用作燃料,日常充飢的是酒糟和米糠,到了後來,飢餓的父母只能彼此交換孩子、殺死他們來食肉,長平之戰的各種慘劇重新在城中上演。

即便如此,這座城市依舊沒有陷落的跡象。平原君趙勝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這也是他任相以來為數不多可圈可點的瞬間。直到城中斷糧,這位丞相依舊保持著一貫的奢侈浮華,在這舉國危難之際,他府上數以百計的姬妾侍女還是人人穿著絲綢繡衣,吃著精米肥肉。後來是在一位傳舍吏之子李同的遊說下,他才將家財散發給士兵們,將眾多妻妾編入軍營,負責起炊做飯、縫補衣衫。好在,這些舉動畢竟鼓舞了趙人,再加上白起殺降的前車之鑑、對秦人刻骨銘心的仇恨,他們寧死也不會向秦軍屈服。

歷史的車輪轉到了公元前257年。圍困和抵抗還在持續,趙人缺乏給養,秦人則缺乏鬥志,雙方都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甚至早已忘記了開戰的理由,只是在以一種純粹的本能支撐著自己不要倒下,誰也不知這場冗長的戰爭將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

除了白起。

早在發兵攻邯 鄲之前,他就對戰事做出了預測:秦軍挑戰,趙軍必不肯出;圍其國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不可拔;掠其郊野,必無所得……三年過去,他的論斷已逐一應驗,只差最後一句:兵出無功,諸侯生心,外救必至。

很快,這一句也要應驗了。

白起的預感沒有錯,圍困與防守還在持續,但戰爭的天平正在悄然起變化。

秦國本不必擔心趙國能等來援兵。長平之戰那樣的緊要關頭,五國尚且一直騎牆觀望,如今趙國即將滅亡,他們更沒理由再投入兵力。可是如今的情況已和那時不同。

長平之戰,趙王君臣並沒有展現出必勝的意志,五國對它缺乏信心;如今秦軍圍困了三年仍沒能拿下邯 鄲,這卻使諸侯們悄然心動:與其坐等秦國滅趙、實力繼續膨 脹,不如助趙國解圍,這樣秦國被擊敗後,短時間內會無力東進,脫險的趙國同樣無法構成威脅,數十年前的燕齊之戰正是如此,這個雙輸的結局對弱國們是最有利的。

戰國後期最波瀾壯闊的合縱就此展開。平原君趙勝難得表現出了英雄氣概,他帶領二十名文武雙全的門客,親自出城向楚國求援,“毛遂自薦”的經典故事由此上演,門客毛遂以半脅迫半遊說的方式促使楚考烈王下定決心,雙方歃血為盟,楚軍出動援趙了,領軍的是戰國四公子中的春申君黃歇。

魏國也開始有所動作。此前趙國曾多次向他們求救,這回魏安釐王分外慷慨地派出了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在大將晉鄙的統領下北上。這使秦昭王有些措手不及,之前他似乎沒料到會有援軍前來,為此特意向魏國聲明:秦國很快就會拿下趙國,各國如果有敢救趙的,秦國滅趙後下一個就要攻打它。為了證明這不完全是口頭威脅,當年十月,秦將張唐率軍攻克了鄴城。魏安釐王因此又動搖起來,他指示晉鄙在鄴地停住腳步繼續觀望,還派魏將新垣衍潛入邯 鄲,想通過平原君勸說趙王尊秦為帝、換得罷兵。

邯鄲之戰——戰國合縱最成功的一次!

信陵君

一位不期而至的齊國名士打消了魏國的幻想,也堅定了趙國的決心。他叫魯仲連,十二歲時就將辯士田巴駁得啞口無言,被老師徐劫贊為千里駒。他冒著生命危險潛入邯 鄲,面見平原君與新垣衍,表示自己寧可跳入東海去死,也不願做“權使其士,虜使其民”的秦國的順民,還對新垣衍打比方:九侯與紂王同為王,卻被後者剁成肉醬;魏國如果一味順從秦國稱帝,只怕也會落得類似下場,最終說服了新垣衍。後來邯 鄲解圍,平原君獻上千金酬謝,魯仲連堅辭不受離去,只留下了“義不帝秦”“辭金蹈海”等典故。

趙國沒有投降,秦國沒有取得進展,魏國沒有進兵,楚國同樣沒有,邯鄲之戰因此陷入了膠著。實力對比的此消彼長使交戰各方都不敢輕舉妄動,互相維持著微妙的平衡。不過這一局面依舊對秦國有利,他們只要坐等邯 鄲流盡最後一滴血,就可以宣告勝利,楚國和魏國的聯軍也會就此作鳥獸散,一如此前秦國多次粉碎合縱聯軍的攻勢一樣。

他們的如意算盤被另一位關鍵人物打碎了。戰國四公子的最後一位,信陵君魏無忌,成為決定邯 鄲之戰勝負的關鍵,也是那一戰當之無愧的英雄。他是平原君的內弟,曾多次勸說魏王發兵,被拒絕後甚至打算親自率領門客去救趙。後來在門客侯嬴的建言下,他改變方式,請魏王的寵妃如姬盜來虎符,趕到援趙的魏軍中,由門客朱亥椎殺晉鄙奪取軍權,就此留下“竊符救趙”的經典故事。此後他將十萬魏軍精簡至八萬,遣散了一些父子兵和兄弟兵,從而極大鼓舞了士氣。士兵們一掃多年來屢敗於秦軍的壓力,抱著必勝的決心趕向邯 鄲。這樣久違的求勝欲 望,只有在名將吳起統領的魏武卒身上才能見到,那還是遙遠的魏武侯時代,距今已有上百年。

諸侯的軍隊已經開拔,向邯鄲而來。但這並不意味著邯鄲的危險就已經化解,相反秦軍仍然緊緊的圍著邯鄲,事情很簡單,秦軍的實力實在是太強大,強大到他可以分兵而拒之,實際上,這件事情一直在進行著。可以這麼想,秦軍的決策層會頭腦簡單不提防諸侯國的救兵,真的就認為諸侯國不敢救援?事實上,秦國在數十年的時間裡,面對諸侯的合縱已經是家常便飯,所以只要是重大的軍事策略,秦軍就不得不考慮敵人的援軍的問題。事實上,在邯鄲的圍攻戰之中,始終有那麼一隻軍隊並沒有投入到邯鄲的戰鬥,只是零星的參加了一些對鄭國的戰役,隨著戰事的發展,這一隻軍隊的人數在不斷的得到擴充--這就是秦國用來防止諸侯過救援的後備部隊!秦昭王五十年,這隻由將軍張唐率領的部隊駐紮在汾城的旁邊,而王齕在沒有攻下邯鄲的情況也移兵汾城旁,在這裡,他們將和諸侯國的救兵進行一場阻擊戰。情況有點不同的是,他們的阻擊戰也是在攻城--汾城。

那麼,到現在,可以給秦軍的分佈來個整體的把握了:秦軍主要分為三部分:其一,肯定是攻打邯鄲的部隊,那是主力部隊,關係到此次戰爭的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其二,是秦軍阻擊諸侯國援軍的部隊;其三,是保衛補給線的部隊。後兩隻秦軍都是實現此次戰爭的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這個地方,還得注意,攻打邯鄲的部隊和阻擊援軍的部隊相隔並不是很遠,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相互支援。

秦軍這樣的分佈可以算得上是中規中矩,是按照戰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的合理佈局,但幾線作戰是卻是最大的弊病,我在這裡有一個設想:如果,邯鄲攻打不下,是不是可以設想將趙軍引誘出來!具體可以這樣來考慮,當諸侯國救援軍將要到達之時,撤去對邯鄲的包圍,佯裝全力去對付諸侯的軍隊,趙軍必出救,由此再圖謀殲滅。當然,這也是事後諸葛,久經沙場廉頗是否上當,還很難說。不過,這種方法是在中國歷史上演過無數次的破城良方。

但即便是僅僅是圍著邯鄲的軍隊,也是足已讓邯鄲夠悽慘的了。因為諸侯國的軍隊已發但還沒有到,秦國也是知道諸侯國來救的消息,所以就加緊了對邯鄲的圍攻,想要在諸侯過趕到之前打下邯鄲。邯鄲的情況前面已經介紹過了,此時定是比之前艱難百倍,這個時候,邯鄲城內出現了投降的聲音,這也是正常的,死傷無數,無任何東西可以吃,我在想,這個時候,那二百四十個從長平前線被放回來的人,是否在在難過被放了回來,而受此煎熬。邯鄲城到了最危機的時候,因為邯鄲之所以能堅守到現在,無非就是靠的大家同心協力,上下團結,死命抗敵,而現在邯鄲內出現了投降之聲,而且秦軍攻擊強度也達到最高--邯鄲危急!

邯鄲之戰——戰國合縱最成功的一次!

趙勝

趙勝聽到了投降的聲音,心中大為惱火,卻不知道如何是好,一個叫李同的門客就對平原君建議:“邯鄲此刻可謂危機重重,旦暮將亡,您的後宮姬妾侍女數以百計,侍女穿著絲綢繡衣,精美飯菜吃不了,而百姓卻粗布短衣難以遮體,酒渣穀皮吃不飽。百姓睏乏,兵器用盡,有的人削尖木頭當長矛箭矢,而您的珍寶玩器銅鐘玉罄照舊無損。假使秦軍攻破趙國,您怎麼能有這些東西?假若趙國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沒有這些東西?您何不將家裡所有的物品發給士兵享有,士兵就會感恩戴德。”平原君同意了李同的意見,把所有物品發放下去,並選出了精兵三千人,決定以死博秦,以鼓舞邯鄲城的士氣。李同就率領著這三千人出城正面攻擊秦軍,秦軍根本不會想到趙會正面進攻,以前趙軍都是派小分隊偷襲秦軍的後方和側翼,而像這樣的進攻是秦軍無論如何都料想不到的。李同的進攻打了秦軍一個措手不及,秦軍為此退後三十里,當然,三千人是不可能打跨秦軍的,這三千人並無生還的希望,李同血染沙場,死而無憾。更重要的是,邯鄲的戰略目標成功的實現:鼓舞了邯鄲城內的抗戰人民的士氣,投降的聲音絕跡,邯鄲又成了鐵板一塊。

李同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鼓舞了士氣,這也是在為最後的大反攻吹響號角。

在這個時候,諸侯國的軍隊也趕到了,當然,他們暫時還來不到邯鄲--因為秦軍的阻擊軍隊已經列好了陣勢等待著他們。

魏楚的援軍已經趕到,但是秦軍卻沒有撤走的意思。秦昭王豈會罷休,甚至他還想利用這個機會,掂量一下諸侯國到底還有多少斤兩,秦昭王明白,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了,如果這一次失敗,他就再也沒有統一六國的機會了,因為上天給了他很多很多,再也不能給他更多了,尤其是時間--他老了。秦王下令,阻擊援軍。

魏楚援軍的實力自然不可小視,帶兵的信陵君和春申君也絕非泛泛之輩。當然,秦軍又豈是縮頭縮尾之流,雙方在離邯鄲城不遠的地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這一戰亦可謂是血戰,實際上,諸侯國同秦國的每一場戰鬥都可謂是兇險萬分,秦軍的戰鬥力是其他諸侯國軍隊不可比擬的。現在在秦軍中與援軍相對的將領就是先前攻打邯鄲的王齕以及將軍張唐。雙方一交戰,魏軍先損失了六千人,而後魏楚聯軍僅僅是掉在黃河淹死的就多達二萬多人。當然,秦軍的損失也是相當的可觀,雙方並沒有決出勝負,但這並不意味著戰局就會這樣僵持下去,因為,他們也許忘記了,這場戰爭的主角是--邯鄲。

在這個決戰時刻,我們有必要來分析一下現在邯鄲的實力。根據前文所說,秦國在長平之後給了趙八個多月的喘息機會,趙國也明白秦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也很好的利用了這幾個月的時間,那麼趙國在秦軍達到之前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的,但經過兩年多的圍困和秦國持續不間斷的長久攻擊,並且秦軍是在不斷的增兵,邯鄲卻是在不斷的增加傷亡。那麼現在的邯鄲實力到底還存下多少?個人認為邯鄲城的實力不強,遭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弱,這是無可爭議的事情。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小瞧了邯鄲的實力,讓我們回到長平之戰,在最後關頭,趙括待援四十六天,而趙並沒有大規模救兵前去救援,但這並不意味著趙沒有兵力去救援。趙王不可能將趙國的存亡全系在長平一戰,而且,趙即便派兵援救,勝算也不大,趙還需要軍隊來保衛邯鄲:因為趙國的敵人並非之有一個,北方的少數民族,燕國,還有齊國也很有可能乘機報燕趙伐齊之仇。所以邯鄲的軍隊並沒有派到長平前線,而在現在的邯鄲保衛戰上派上了用場,同時在秦給趙的幾個月時間內,趙國的精壯勞動力大多也轉移到了邯鄲城內,邯鄲城內的人數遠遠多於和平時期,這也是為什麼邯鄲城內糧食消耗得如此之快的重要原因。

邯鄲之戰——戰國合縱最成功的一次!

王齕

但秦軍卻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低估了邯鄲城內趙軍的實力,王齕帶領大量部隊前去阻擊魏楚援軍,在這個時候,秦軍的進攻重心就由邯鄲轉往了魏楚援軍。那麼包圍邯鄲的軍隊的實力大為下降,由鄭安平所率領的部隊根本不足以有效的控制住邯鄲,甚至,不能防住邯鄲軍隊的反攻。邯鄲軍民聽到援軍的消息,士氣大振,衝出城外與秦軍決戰,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那是一個怎樣的場面,邯鄲城內的軍隊衝出城外定是將壓抑在心中長久的怒火全部撒在了秦軍的頭上,秦軍被打得個措手不及,招架不住,潰敗而去,而鄭安平率領的兩萬餘人卻成了甕中之鱉,被趙軍成功包圍。真實世事難料,造化弄人,剛剛還在包圍趙軍,現在卻反被趙軍包圍。

鄭安平根本沒有料到被圍困長達兩年的趙軍會如此的兇猛,以至於連自己撤退的機會都沒有,當然,他還是很明智,經過短時間的抵抗,知道迴天乏力,也便率領兩萬秦軍投降了趙國。這對鄭安平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這樣有些對不住範睢。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鄭安平是否可以堅持到秦軍援軍的到來?秦軍主力被分為兩隻,較強的一隻與魏楚援軍正在激戰,當然不可能派出部隊來救;而包圍邯鄲的這一隻已經被趙軍打敗,潰敗而去,自然也不會來救,即便來了,也無濟於事。這樣看來,鄭安平雖不是什麼良將,但還不是很傻。

消息傳到王齕和張唐的軍中,軍心動搖,而且戰略上也處於被圍攻的局面,也就無心作戰,於是引兵而去。邯鄲之戰,最終以諸侯聯軍的勝利而落下了帷幕。

魏軍有信陵君魏無忌,楚軍有春申君黃歇,趙軍有平原君趙勝,戰國四公子中的三人同時出現,這幾乎是戰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參加這一戰的有可能還包括趙國的一連串名將:廉頗、龐煖、樂乘,甚至後來的李牧。除了邯 鄲之戰,還沒有哪一場戰爭能像眼下這般,彙集那麼多光彩熠熠的名字,持續了三年的慘淡戰事終於在這一刻迸射 出銀河星爆一般的炫目光彩,這是六國幾乎所有雄傑的集體亮相,也是六國對秦國幾乎唯一一次酣暢淋漓的勝利。趙國的命運總算被從懸崖邊緣拉了回來,這個國家得救了。

秦軍敗戰的消息從前線傳來後,白起發出了嘆息:“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這成為點燃秦昭王怒火的引線,他下令將白起貶為普通士兵,流放陰密(今甘肅靈臺縣),由於白起還在病中,未能立刻成行。三個月後,更多的失利消息接踵而至,秦昭王再度下令驅逐白起;當這位昔日的名將剛離開咸陽十里,來到咸陽西郊的杜郵時,一名使者又匆匆趕到,遞上了秦昭王親賜的長劍。

一切都在不言中。白起接過長劍,橫亙在脖頸,史書記下了他臨終前的發問:“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許久的沉默後,他自己給出了答案:“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在這番最終的懺悔後,他自刎而死,此時距他贏得長平之戰的輝煌勝利,不過三年。

此役之後,楚聯軍乘勝進至河東(今山西省西南地區),秦軍覆敗,退回河西(今山西、陝西間黃河南段)。此時韓國也加入合縱攻秦,趙、魏、楚、韓先後收復魏之河東郡以及安陽,趙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韓之上黨郡以及汝南。取得了戰國數百年間最成功的一次合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