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中,這三點常被忽略,但其實很重要!

放療,是腫瘤三大治療方式之一(其他兩種方式分別是手術和化療),隨著放療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患者都能接受放療的治療方式。同時,在進行放療之前,醫生也都會向患者囑咐放療的注意事項。總體來看,患者對放療的瞭解程度還算可以。

放療中,這三點常被忽略,但其實很重要!

放療的一般注意事項包括:

(1)放療前,戒菸戒酒、忌食辛辣食物,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避免陽光直射宜穿柔軟寬大吸溼性強的衣物等。

(2)放療期間,保持光野線條清晰,照射時不可以移動位置,多飲水,放療前後半小時儘量不進食,每次放療結束靜臥30~60分鐘等。

(3)放療後,避免對放療部位的刺激,注意休息,多留意觀察有副反應及時通知主治醫生等。

除了以上常規的注意事項以外,還有三點很容易被忽略,卻很重要!

1、隨意停止放療

很多病人可能覺得,放療週期比較長,中間暫停幾天緩一緩,可以減輕副反應,尤其是當發生一部分副反應時,更容易產生這種想法。但事實上,如果經常暫定放療或者中途暫停時間稍長,則對放療效果的影響是很大的,甚至都達到放棄本次放療週期的治療。

一般情況下,腫瘤組織對放射線的敏感度都要高,同時在停止放療時,腫瘤組織的恢復也是更快的,治療計劃都是根據結合影像數據、感覺病人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的,一旦中途停止,不僅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還會出現正常組織的損害已經形成,而腫瘤細胞卻沒有達到理想的劑量,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適得其反。因此,一般情況不要隨意停止放療,即時發生了部分副反應,放療發生部分副反應屬於正常情況。如果出現的是嚴重放療反應必須要停時,也應該和主管醫師充分溝通和討論,並結合情況再做出決定。按照一般經驗,不得已要停止治療時,時間建議不要超過一個星期。

放療中,這三點常被忽略,但其實很重要!

2、充足的營養

曾經流行一個說法“餓死腫瘤”,但事實上,該說法缺乏科學性。由於腫瘤組織會消耗大量的營養,從而搶奪了正常組織的養分。那麼當腫瘤組織被餓死時,正常組織事實上也已所剩無幾了。尤其在接受放療時,充足的營養補給顯得更為重要。

建議患者一般少食多餐,可選用蛋類、瘦肉、禽類、魚及海產品、乳製品、豆類、穀物、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飲食,滿足營養補給。另外,適當攝入植物油可減輕胃腸道反應,同時有利於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助於維持上皮細胞的正常功能,富含維生素C和E的食物對放療引起的正常組織損傷有保護和修復作用;大骨頭湯、紅棗和阿膠等可預防白細胞下降;同時,每日保證攝入足夠的水,可促進體內毒素從尿中排出。

3、心態的調整

很多人從得知腫瘤一開始,就一直處於緊張、恐慌的精神狀態。同時很多患者由於對放療缺乏足夠的認識,總對放療的治療效果不夠自信,還一直擔心放療副作用。當然這種緊張或恐懼的情緒都是正常的心理現象,但是這種心裡狀態長期得不到調整,會影響食慾,從而影響到營養補充;也可能造成內分泌問題,從而影響整個機體的調節;甚至產生抑鬱,從而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心態的調整可採取以下做法:

(1) 更多地瞭解有關疾病的知識和普通醫學常識。恐懼源於未知,隨著對病情和治療方式的瞭解,能有效減少患者心中的疑慮,打消很多錯誤的想法,減低緊張情緒。

放療中,這三點常被忽略,但其實很重要!

(2) 醫生的鼓勵。在患者心中,醫生是他們希望,患者對醫生的信賴超乎我們的想象。因此我們的醫生在做好治療工作以外,還應該多和患者進行心理溝通,多給他們鼓勵,增加病人的信心。

(3)家人的陪伴。家人始終是病人的精神支柱,經常陪患者聊天,可緩解其精神壓力;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給病人帶來安慰和希望,也可緩解病人的孤獨感;同時在親情的影響下,患者的求生欲也可大大增強,從而可對康復產生正向刺激。

(4)集體抗癌。在抗癌群體中,患者之間由於共同的疾病經歷,他們更加親近;同時,一起面對勁敵,彼此鼓勵彼此溫暖也更真誠。當一個新患者融入抗癌群體組織時,互相安慰和鼓勵,言傳身教的鼓舞對新病友是雪中送炭,很快會使他有了信心,對癌症的恐慌心理逐漸減輕,情緒好轉,直至完全走出近乎崩潰的心理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