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總讓別人做到,而要自己先做到

全文 768 字 | 建議閱讀 1 分鐘

文 | mickjoust

不要總讓別人做到,而要自己先做到

持續踐行,一路同行

最近,很多男生都開始說女生原來可以如此的渣,各種文章故事爆料,短視頻微信截圖。

其中不知道真假,也不必較真。

其實渣,並不分男女。

女生憎恨男生渣。

男生厭惡女生渣。

雙方都各有一籮筐理由。

背後的本質都是固定思維和偏見惹的禍而已。

容易得到的東西,就不會珍惜?——為什麼就不能得到後加倍珍惜?為什麼會導致不珍惜?

偏見的危害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都說要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世界,可現實中很多人都是想要改變世界卻無力,整天在各種社交媒體裡抱怨世界變得不好。

就像一個想要自己的孩子樣樣都做完美的母親,自己卻整體抱著手機不思上進。

“別人家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了不起的“別人家的父母”。

可有多少人真的能明白這個道理?

突然,想起一個真實例子,在我某次參加10公里的馬拉松比賽裡,我親眼看見一個不到7歲的小女孩參加比賽,並且跑進了1小時內。

她一個人如此安靜的跑著步,就連和她一起跑步的我們大人都會受到她的鼓舞,而路旁的很多大人更是會在她經過時,默默讚歎:她好厲害啊。

而為什麼能有如此優秀的孩子?

我特別注意觀察了她在結束後的情況:她的母親很高興的迎上前,不是看她得了什麼獎牌,而是立即擁抱了自己的女兒,並靜靜的披上了衣服,陪她默默的走著回家,連拍照都沒有。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她媽媽甚至,連很棒了這句話都沒有說,只是陪著孩子,感受她的喜悅。

換成很多家長,不是拿著手機一頓亂拍,就是說一句很棒了,然後趕緊發朋友圈炫耀?

捫心自問,有多少家長能做到這樣的陪伴?

我相信這個小女孩平時一定有父母陪著練習跑步,而且她的媽媽或爸爸一定有人是真心熱愛跑步的。

要想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請先成為孩子的榜樣。

所以,有時爭辯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學會用事實來幫助自己證明。

改變自己,說起來很容易,但做到太難。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