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带丈夫遗体回村遭诘难,只因不办这事?“好村民”成反面典型

每次回家乡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然而却让很多农村人被村里的留言所累,愉快的回乡之旅演变成巨额的人情花费。

寡妇带丈夫遗体回村遭诘难,只因不办这事?“好村民”成反面典型

人品过硬,得众人帮助懂感恩

王阿姨是个实诚的可怜人,50多岁,第一任丈夫在结婚四年后就撒手人寰,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才料理完后事。公公看着儿媳善良实诚,便招了个泥水匠当上门女婿,在儿子出生后,两人努力到附近城里工地上打拼,多年后再城里安了小家。虽然儿子在城里念书,和每年回村里看望老人、探望病亲,花费不少,虽然生活得拮据,但每年还能有些储蓄。

寡妇带丈夫遗体回村遭诘难,只因不办这事?“好村民”成反面典型

王阿姨一家虽住在城里,但根却在农村,也懂得感恩。因经历了两次婚姻,老家亲戚比较多,村里亲戚邻居有什么红白喜事,都会回来看看,帮帮忙,村里这种事情比较多,每年回来十一二趟都是正常的,既误时误工,还跌上来回车费。王阿姨常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还能没有个事啊?回来帮忙是应该的。”次数多了,村民也跟王阿姨很是熟络,生活的风霜并没有在这个矮矮的中年女人身上留下过多少痕迹,瘦瘦的身材、甜美的笑容、逢事到场的性格,让她成为村民口中的“好村民”。

丈夫病重,“好村民”成全村反面典型

然而到了2013年后半年,村里人渐渐发现,王阿姨不怎么回来了,除了家里的亲戚或要好的朋友家中老人生病或者办白事,才会回来看看,但来的匆匆,去也匆匆。村里有事基本上都是托亲戚帮忙捎上一笔人情费,都不到场了,村民们纷纷说她“为了赚钱,又害怕跌上车费,所以村民们家中有事就不回来了”。王阿姨这个所谓的“好村民”在村民心中转变成怕花钱的抠门鬼。

寡妇带丈夫遗体回村遭诘难,只因不办这事?“好村民”成反面典型

其实,王阿姨家里再度蒙难。多年在工地上干活打拼,丈夫积劳成疾患上了肺癌,连续两次切除手术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村里的亲戚和好友也相继到城里探望,扔下一笔笔的人情费。这半年是王阿姨最难熬的半年,每天都在医院里没日没夜的陪护,帮丈夫翻身、擦身子……长期睡眠不足的情况在她的脸上留下了印记,蜡黄的脸庞上悄悄爬起了几道皱纹,甜美的笑容也不在,尤其每当接到亲戚打来的电话,告知村里哪家出了什么事,问她回不回去的时候,她的眉宇总是皱成川字,仿佛有化不开的忧愁。

丈夫过世,遗体回乡蒙诘难

到了2014年一月份的时候,王阿姨的丈夫抱病而终。农村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王阿姨一家也不例外,和还没大学毕业的儿子带着丈夫的遗体回村安葬。村里一直有个传统,哪家有人去世,全村人都会赶过来帮忙,设立道场、下厨做饭、接待客人、修建墓地等,忙得不得了,一直都丧事结束才散去。但是当王阿姨带着丈夫的遗体回到村里,家里的除了亲戚和好友在忙着帮忙收拾屋子外,就没有几个人了,原本破败的老屋略显沉静,完全失去了生机。这让王阿姨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没有村里人的帮忙,这三四天的丧礼要怎么办?

寡妇带丈夫遗体回村遭诘难,只因不办这事?“好村民”成反面典型

直到第二天丧礼开始,村民们才断断续续的过来帮忙,虽然大家都屋前屋后的跑,但是人情却不怎么高,仿佛带着某股怨气。偶尔听到两个村中妇女的嘲弄:“哼,现在村里有红白喜事,她都不回来帮忙,现在我们为什么要急着过来帮她?有本事这场丧礼自己扛过去……”这时王阿姨才知道问题所在,却也感到很委屈,偷偷落泪,这半年来自己的丈夫性命不保,每天都需要她临床陪护,村里有事怎么回来帮忙啊?再说之前丈夫没有卧病的时候,村里哪家人出事,自己什么时候没有回来过?

有心回乡,巨额人情成负担

自此之后,每逢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村人病重,王阿姨都不敢不回来了。但是王阿姨也面临着一个极为苦恼的问题,就是自从失去了丈夫这个家中的顶梁柱后,家里的收入并不好,虽然她在工地上某得一份营生,每个月有两千多的收入,再加上儿子也刚毕业两年,没啥大出息,薪资不高,但也勤恳工作,两个人的收入解决家里的正常开支没有问题。

寡妇带丈夫遗体回村遭诘难,只因不办这事?“好村民”成反面典型

但是由于自己经历两次婚姻,村里的亲戚比较多,加上村里事也比较多,每年回去十一二次都是正常的,村里红白喜事随礼一两百,买点菜孝敬老人又是一两百,走时又孝敬三五百给老人,加上来回的车费一百多,每次回村里都是上千块的花钱,让王阿姨的生活越来越感到压力,瘦小的身板略微弯出佝偻的弧度,走在村头短短的头发在风中有些凌乱的泛着白花,偶尔转过头来冲人轻轻一笑,蜡黄的脸上褶皱全挤在一起,有着说不出的落寞。十足一个实诚的可怜人……

寡妇带丈夫遗体回村遭诘难,只因不办这事?“好村民”成反面典型

王阿姨的故事看着很让人揪心,但是农村的巨额人情更值得思考。红白喜事的随礼从几十年前的两三毛涨到现在的一两百,而且还伴随着随礼越多,越有面子的攀比行为。相信很多在城里打工的中年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村里大事小事都要回去一趟,一回去就发现身上的钱不够花,除了自己计划之内的花销外,总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花销让你措手不及,要不是王二的爷爷病重了,就是老张家的媳妇生娃了等等,诸如此类……

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很是普遍,类似这样一些不合适的传统,让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由于感到压力,在面对这种事情时认为能少回就少回,要不人花销太大了伤不起,但有时却经不起村里的流言和家人的要求,又选择了回村帮忙!

朋友们,如果你作为一个农村人,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应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