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三代知名學者文人的“讀寫集體回憶”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

我們邀約了老中青三代十幾位知名學者文人,

樓宇烈、鍾叔河、謝冕、文潔若、

葛劍雄、趙珩、薛冰、李輝、張宗子、

嚴鋒、韋力、董寧文、周立民,

圍繞“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讀書與寫作”

這一主題展開各自敘述,

或談經歷,或談經驗,

全景展現四十年來讀寫生活的巨大變遷。

老中青三代知名学者文人的“读写集体回忆”

《我的讀寫四十年》的作者皆是當代一流的學者文人,樓宇烈、鍾叔河、謝冕、文潔若、葛劍雄、趙珩、薛冰、李輝、張宗子、嚴鋒、韋力、董寧文、周立民。

《我的讀寫四十年》側重於談改革開放以來的個人讀寫經歷與經驗,所收錄文章的作者皆是當代一流的學者文人,如樓宇烈、鍾叔河、謝冕、文潔若、葛劍雄、趙珩、薛冰、李輝、張宗子、嚴鋒、韋力、董寧文、周立民等,全面展現改革開放以來,這些學者文人的讀寫生活的巨大變遷,從而切入到對中華傳統文化及歷史宏觀背景的娓娓敘述上,使讀者在欣賞優雅文字的同時體味到文化的魅力,體會到改革開放對於中國的偉大意義。

老中青三代知名学者文人的“读写集体回忆”

精彩文摘

書寫歷史,需要儘可能走進歷史深處,追尋真實的細節;書寫歷史,不能趕時髦,需要客觀、冷靜、沉著、從容;書寫歷史,不能人云亦云,失去自我;書寫歷史,也許會孤獨而寂寞,但卻能在最不可能之處做自己最願意做、也最值得做的事。

——李輝

書中沒有“黃金屋”,也沒有“顏如玉”,其實,在當今的社會,這些東西即便不讀書,通過其他的渠道或可獲得。但書中卻有遠比這些更為寶貴的東西,與書結緣,將會讓你覺得生活充實,享受終生。

——趙珩

“讀書與做人”這個題目中有兩個詞,一個是讀書,一個是做人,中間加了一個“與”字。我想,最好把這個“與”字改成一個等號,即:讀書=做人,做人=讀書。

——樓宇烈

人非生而知之,要想有識,只有讀書。今後的未來,於我而言,很有可能繼續在讀書與寫書的路上走下去,由此而讓我覺得,讀書乃是寫書的前因,而出書乃是讀書的結果,故而可以說,於我而言,唯有讀書與寫書不可辜負。

——韋力

人們通過閱讀,卻能進入不同時空的諸多他人的世界。這樣,具有閱讀能力的人,無形中獲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性。

——謝冕

回顧既往四十年,讀書與寫作無疑是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內容。閱讀與思考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又引領著閱讀、淬礪著思想。

——薛冰

幾十年裡,沒有間斷過讀唐詩。一直想自己選一本唐詩,還想寫一本以唐詩為主的詩話。後來想明白了,這都是形式。即使一本關於唐詩的書也沒寫出來,唐詩也早已流淌在我的血液裡,藏在我寫下的每一句話裡。唐詩和魯迅及莊子一樣,都是一種精神和態度,一種生活方式。

——張宗子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編輯,能發出的光和熱甚至還不及爝火。但我編的書,我寫的文章,我所進行的一點研究,總可以發出一點微弱之光,投射在人們摸索前進的道路上。即使它能起的作用再小,再微不足道,至少總是無傷乎日月之明的吧。

——鍾叔河

回想自己四十年的閱讀,我覺得在“在霧中前行”的比喻很貼近,很多書,最初接觸時候,我並不十分明瞭,讀過了也不見得清楚,但是,在大家一路相伴的前行中,偶爾回頭時,霧消雲散,一切都明晰了。

——周立民

老中青三代知名学者文人的“读写集体回忆”老中青三代知名学者文人的“读写集体回忆”

更多好書

百花文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