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摑20年前初中老師”反轉,報仇學生和被打老師誰才是受害者

“你還記得我不?”一灰衣男子伸手攔住一名騎電瓶車的男子,在發問的同時給了對方几記耳光。“以前咋削我你還記得不記得?你他X以前咋當教師?”灰衣男子一邊破口大罵一邊繼續掌摑騎車男子,並讓未露面的同伴拍下自己打人視頻。而被打男子未還手,只是小聲地說著:“對不起……”

“掌摑20年前初中老師”反轉,報仇學生和被打老師誰才是受害者


這一幕來源於一部名為《畢業後,他用耳光“報答”當年老師》的視頻,該視頻拍攝於今年6月,但卻於近日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

學校控訴男子當街暴打老師

12月16日,一份加蓋“欒川縣實驗中學”公章舉報控告書在網上流傳。

“掌摑20年前初中老師”反轉,報仇學生和被打老師誰才是受害者


根據文中描述,在事發當天,打人者常某把自己20年前的初中老師張某攔下後,自稱自己上初中時被張某毆打過,將其電動車踏翻,對張某拳打腳踢、毆打謾罵約20多分鐘,並讓同伴錄下打人視頻,引起眾多村民圍觀,被多人勸阻後扔下一句“以後見你一次,打你一次”,才開車離去。

控告書稱,被打教師張某未報警,認為打人者是自己的學生,且此事並不光彩,就選擇了忍氣吞聲,連家人都未告訴。直至打人視頻在當地社交媒體上流傳,張某所在學校才獲知此事。

控訴常某毆打老師的校方表示,被打老師在欒川縣實驗中學任教20多年,如今已有50多歲,很認真負責,且無人反映張老師曾毆打學生,“張老師目前情緒不太穩定,生怕稍有不慎將會有第二個常某出現”。

若只從控告書和視頻來看,該教師被自己嚴厲管教過的學生多年後伺機報復毆打,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受害者。但焦點菌一路查驗下來,發覺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反轉:校友作證老師曾打人

隨著事件的發酵,情況出現了一定的反轉。

12月19日,疑似肇事者常某在欒川百度貼吧上回復關於打人視頻的情況,稱自己在初二時因為上課打瞌睡,被當年身強體壯的教師張某瘋狂踹頭10多下,而自己找校長反應情況後,又被張某變本加厲多次報復。“當我為人父之後,那種過不去這道坎的感覺越來越強烈。爸爸是一個被別人踩在腳底下隨意蹂躪的人,我怎麼保護我的女兒?想到當年13歲的我,我能在夢裡看到他無助的哭泣,看到他被欺凌時絕望的眼神……我要為那個13歲的我討回公道。”文章這樣解釋打人者的行為動機。

“掌摑20年前初中老師”反轉,報仇學生和被打老師誰才是受害者


此外,他在文中還否認了對張老師過分施暴,稱動手後看到張某“可憐兮兮的樣子,就沒有再動手”。發帖人另外強調自己(常某)不是洩露打人視頻的始作俑者,認識到自己“無意中傷害到了一批真真正正教書育人的好老師”,要對“所有的老師說一聲對不起,這其中不包括張XX”。

該貼下面有疑似教師張某的學生髮帖稱,自己曾經目睹當年教師張某暴打常某的經過。

“掌摑20年前初中老師”反轉,報仇學生和被打老師誰才是受害者


也有曾就讀於欒川實驗中學的一女子對媒體表示,自己比常某早幾屆,曾親眼目睹教師張某毆打學生把棍子都打斷,拽著學生的頭往窗臺上撞等,“那時候學生不像現在這麼嬌貴,我看著真的很害怕”。還有一位網友發帖稱,自己曾是教師張某的學生,“他喜歡扇人耳光,記得有個女生被他扇過很多次,後來初二退學了”。

“掌摑20年前初中老師”反轉,報仇學生和被打老師誰才是受害者


隨後,焦點菌發現該貼吧中有人曝光了一份資料,內容疑似常某所在地村民為其辯解的倡議書,文中稱常某在村中是“尊老愛幼、濟貧扶困的好孩子”,常常主動給需要幫助的村民捐資借款,而打罵教師張某是因其曾長期受到張某非人虐待。該資料後附多人簽名及手指印,但是否屬實焦點菌未能得知。

“掌摑20年前初中老師”反轉,報仇學生和被打老師誰才是受害者


當焦點菌還在進一步收集該事件的一手資料,企圖還原更多事實真相時,打人者常某短期內卻無法再上網為自己辯解:12月20日,常某因尋釁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很快就會被移交給河南當地警方。

“報仇”,不該訴諸於暴力

20年前被老師毆打,20年後自己身強體壯了就打回去,這種江湖氣的情節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時,還真的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共鳴,有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也有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甚至還有教師張某的往屆學生向媒體表示“惡有惡報”

這些評價的出現,是具有一定社會基礎的:在上世紀90年代,教師體罰學生尚未被完全禁止,有數量不少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遭受過老師的打罵和折辱。時至今日,媒體也會不時爆料“某地老師毆打學生”的新聞。這些曾經受害的學生,看到常某掌摑老師,做了他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在“共情”心理下就會覺得很痛快。

也有表示不認同的網友,認為20年都過去了,常某現在還對當年之事耿耿於懷是“不包容,格局不夠大”。殊不知,如若常某所言屬實,教師張某當年的行為應該是對其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創傷,甚至還可能留下了創傷後心理障礙,這就不是“包容”和“格局”能夠解決的問題了。相反,打人者常某在心理上一直都是那個受害者,時至今日都沒有走出當年的陰影,他需要獲得專業的心理疏導治療。

“掌摑20年前初中老師”反轉,報仇學生和被打老師誰才是受害者


儒家有云: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如果常某真的是受害者,焦點菌無法聖母心大發,說他應該放下過去原諒老師,畢竟如果我們以德報怨,又該何以報德?但在法治社會中,我們想給施暴者還以顏色,為自己討還公道,不應該訴諸於暴力。

比如常某可以直接找到老師,指出他當年的過失,要求他賠禮道歉。如果老師不同意道歉,則可以聯合當年的同學,收集好證據,去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投訴和維權。再不濟,常某還可以直接請一個律師,用法律為自己討還公道,畢竟當年的同班同學們都是事件見證人。

如今呢,常某的心頭惡氣應該是消了,但他也將為自己的魯莽行為付出代價。這樣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