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本文為FM1007福建交通廣播原創稿件


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本週一,1007報道了福州車友蘇女士,在10月27號買的上海青青菜裡有一些藍色小顆粒,她懷疑這是廠商用來增加青菜保鮮度的藍礬——也就五水硫酸銅。詳情戳☛嚇壞!號稱無公害的網上超市,福州有人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一查不簡單……

●●●

1007的報道發出後,引起了蔬菜供應商優野蔬菜的極大重視,由於蘇女士已經將蔬菜和小顆粒一起扔了,優野方面決定召回這批次的上海青,並在幾千袋的同品中,找到了兩顆同樣有藍色小顆粒的上海青,送到了第三方檢測結構檢測。昨天下午,結果出來了,這些顆粒,並不含有銅離子,可以確定不是藍礬。

專家表示,這種殺蟲劑是可以使用的,只要蔬菜上市期達到國家規定的時間,菜就是安全的。

事情回顧:買來的青菜裡含有藍色小顆粒

蘇女士表示,這把青菜,是自己通過一家網上超市買的,從外表上看,和其它青菜差別不大,但打開後,才發現菜梗的底部,有一些藍色小顆粒。

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她發現,這些顆粒不太容易溶於水,幾番清洗後,還基本能保持原樣。她懷疑這些就是藍礬,可增加青菜的保鮮度,但對身體有害。

蘇女士說,自己購買的是優野品牌的青菜,就是看中這家生產商是專業從事無公害蔬菜種植與銷售的品牌蔬菜企業。在她看來,蔬菜裡不應該有藍礬這樣的物質存在。

廠家回收同批次菜品並送第三方結構檢測

蘇女士所購買青菜裡出現的藍色小顆粒,是不是藍礬?

當天,接到1007記者的反饋後,優野廠家非常重視,該公司負責人陸先生聯繫記者,表示會立即回收同批次還未售出的青菜,“在幾千袋的同品中,我們找到了兩袋,也含有相同藍色小顆粒的上海青,馬上送到第三方檢測結構檢測”。

11月1日,陸先生再次聯繫記者,表示經過連續排查,這批次的上海青,是三明尤溪的海亮生態農業生產基地負責種植的。

為了探尋這些小顆粒的來源,記者決定前往這個基地。

在基地裡,記者見到了從剛播種到長有幼苗,再到可以採摘的上海青種植全過程,據基地技術負責人陳建雲介紹,從外觀和基地的生產來判斷,這些藍色小顆粒,應該是一種學名叫做密達的殺蟲劑。

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主要是殺蝸牛和蛞蝓等軟體動物,他們的破壞力非常強大,如果不管不顧,一天之內就可能把所有菜吃光。”陳建雲表示,蔬菜基地有上千畝,完全靠人工抓蝸牛和蛞蝓肯定不現實,而且這些軟件動物特別不怕一般的農藥,只有密達對他們最有效,“所以為了保證像上海青這樣的綠葉菜的存活率,我們一般會在菜畦周圍撒一些,這樣可以引誘蝸牛這樣的軟件動物過去吃,導致他們脫水而亡。”。

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蝸牛等非常喜歡綠葉菜


陳建雲坦誠,確實偶爾會有密達掉落到菜裡——一方面,播撒密達是人工操作,有時候工人不小心會撒到菜裡頭,二是有時候下大雨,雨滴濺起的密達也有可能跑到菜心裡。

“這件事發生後,我們一方面會加強通風,儘可能保持菜地乾燥,這樣會減少蝸牛出現的幾率,二是加強工人培訓,讓他們播撒時要更加註意。”陳建雲同時堅決否認基地有使用過藍礬,“這是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網上是有傳言說藍礬可以用來保鮮,但尤溪到福州優野的分揀基地,不到兩個小時車程,我們有全程冷鏈車,即便藍礬有保鮮的功效,我們也不需要用到”。

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昨天下午,檢測結果出爐,蘇女士購買的同批次上海青中存在的藍色小顆粒,

不含有銅離子,不是藍礬。陸先生說,結合各種證據,這就是密達

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福州有人在網上超市買到有藍色小顆粒的青菜,檢測結果來了,是……



針對此前蘇女士的疑問——優野稱自己是無公害蔬菜提供方,是否能使用密達呢?記者也聯繫了福建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一位負責人,對方表示,按農業農村部的規定,在綠色和無公害蔬菜的生產過程中,密達是可以使用的。

專家:無公害蔬菜,不代表完全不能用農藥和化肥

“作為一個做了幾十年食品安全研究的老師,我覺得有義務和大家普及一些食品安全知識。”前天,看了1007的報道後,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退休教授張紹升主動聯繫記者,想表達一下對於這次事件的看法。

張教授表示,藍礬就是五水硫酸銅,一般用於殺菌,對植物的病害有一定防治作用,比較容易溶於水,需要製成水劑使用,在以前,也很偶爾有蔬菜運輸商使用藍礬,不過不是為了保鮮,主要是為了保色,“用在綠葉菜中,讓菜變得更青更綠,更好看一些。但現在國家的冷鏈技術已經很發達,並不需要用到了”。

張教授說,密達有微毒,但它的半衰期僅有4-5天,非常短,這意味著密達投入使用後,5天后就沒有毒性了,從理論上來說,只要保證蔬菜的生產商在使用密達後,菜是在5天后上市,就不存在中毒可能性,“國家標準是規定15天,主要是為了做到確保安全”

所以,在張教授看來,由於密達不溶於水,所以市民購買到有密達的蔬菜,也不用擔心,用水清洗走就可以了,“我自己也經常買到這樣的菜,都是用水沖走,沒問題的”。

在張教授看來,現在人對食品安全存在一些誤區,例如認為使用農藥和化肥就是不好的。“其實不然。”張教授說,蔬菜可以分為有機、綠色、無公害等幾個等級,只有有機是要求完全不用化肥和農藥,但如果全部採用這種標準,一斤青菜的價格可能需要幾十元錢,普通市民很難買得起,其他的蔬菜種植,都是可以用國家規定允許使用的農藥和化肥的,“

但是專家也特別表示,使用時必須嚴格按照標準用,一不超量,二要嚴格遵守使用和上市之間的時間間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