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酿酒法」比桃源工历史更悠久的桃源酒,醉了几千年

「神仙酿酒法」比桃源工历史更悠久的桃源酒,醉了几千年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因肥沃的文化土壤,培育了众多的人才,让常德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享誉海内外。他们的流风遗韵,激荡在武陵风物之间,如一壶醇香的美酒,沾溉后人。作为中华文明中神仙酒法(也叫武陵桃源酿酒法)的发源地,常德的酒文化在世界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题记

作为有着“烟都、纺城、酒乡”之称的常德,自古以来就是出好酒的地方。

考古工作者已经证明,澧阳平原是中国稻作农业的发源地之一,而高粱、玉米在武陵山脉的两侧很早就有栽种记录,这些作物都是“可饭可酿”。

「神仙酿酒法」比桃源工历史更悠久的桃源酒,醉了几千年

上世纪80年代,在常德石门县出土了商代的酒具——兽面纹提梁卣,另外在常德津市一座商代墓葬中,也发掘出完整的青铜酒具。

明《嘉靖府志》对崔婆酒有赞诗一首:“武陵溪畔崔婆酒,天上应无地上有,南来道士饮一斗,醉卧白云深洞口。”到清代以后,酿酒作坊可说是遍及城乡。

一片酒香,从古到今绕梁不绝。

这都从实物上有力说明了常德地区进入文明社会后的酒文化的存在。

酒是中国文学的酵母,自古以来,来到常德的文人骚客的酒文、酒赋、酒诗、酒歌等,给后世留下了令人击节赞叹的文学精品。他们的关于酒的作品,反应了常德几千年连绵不断、蓬勃发展的酒文化。

「神仙酿酒法」比桃源工历史更悠久的桃源酒,醉了几千年

在先秦时代,常德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有摆“春台席”置酒“与之合饮”风俗。屈原流放地就以沅澧一带为中心,他的文学创作很多都以常德地区的社会生活为素材的。

晋朝时,常德出现了相当完善的酿酒技术。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载有西晋时期常德桃源的酿酒法。当时的隐士陶渊明作千古雄文《桃花源记》云“设酒杀鸡作食”,渔人武陵觅仙探源,村里的人便以桃源琼液款待。宋朱翼中所撰《北山酒经·神仙酒法(武陵桃源酒法)》中,也说了采用常德桃源的酿法,“自成美酒矣”。

「神仙酿酒法」比桃源工历史更悠久的桃源酒,醉了几千年

据传武则天时代,常德汉寿毛家滩因地处沅水之畔,洞庭之滨,商贾货船往来如梭,虽然人丁不多,却有酿酒糟坊十多处,酒肆十多家。其中,有一李老板以善酿贪杯而“驰名”。李老板每次酿酒都是从头锅酒尝到三锅尾酒止,发现头锅酒三锅酒不如二锅酒好喝,他便将头锅和三锅的酒混装在一起当次酒卖,将二锅酒作为好酒销售,使他名声大噪。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一大批受这种精神激励的常德儿女前仆后继,为中国民主革命奔走呼号,展示了常德人不甘落后、勇于创新、坚持真理、刚直不阿的高大形象。

「神仙酿酒法」比桃源工历史更悠久的桃源酒,醉了几千年

酒是男人的香水。且曹孟德对酒放歌,慨当以慷,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那种傲视天下的气度,如果没有一点酒精的刺激,怕是一时半刻显不出来的;李太白手持花间一壶酒,面对一轮皓月对影成三人,且狂呼天子呼来不上船,不是酒喝到八开,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胆子,荆轲一壶酒,一条有些寒冷的易水几乎冒出冲天的火焰;吴用一壶酒,智取生辰纲,为水浒英雄赚了第一桶金;武松一壶酒,击杀白额虎,让景阳岗的百姓和过往客商从此走一条放心的路;成吉思汗一壶酒,蒙古大草原的那些勇士们一路高歌猛进,将大草原的歌谣唱到了如今的西亚一带……

「神仙酿酒法」比桃源工历史更悠久的桃源酒,醉了几千年

若问湘西在哪里?湘西在沈从文的书里,在宋祖英的歌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芬芳的酒鬼酒里。

若问常德在哪里?常德在桃花源的传说里,在城头山的稻田里,在柳叶湖的清波里,在陈思思的歌声里,更在浓郁芬芳的桃花源米酒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