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董明珠對銀隆的投資註定失敗

為什麼董明珠對銀隆的投資註定失敗

最早董明珠想投資銀隆是格力多元化發展的需求,但是這個議案被格力股東會否決了之後,董明珠還是一意孤行的堅定看好銀隆,並自己以個人名義投資了這家公司,還拉了王健林等一眾富豪大咖去投資銀隆。隨著如今國家對銀隆的產業補貼的取消,銀隆自身又沒有造血能力,後續資金的匱乏,最終引爆瞭如今這出兩敗俱傷的鬧劇。

董明珠最開始想介入銀隆的時候,我就覺得銀隆的鈦酸鋰電池由於能量密度低,續航能力有缺陷,但董明珠貌似根本看不懂這其中的邏輯,從做手機,到投資銀隆,都體現出董明珠知識結構和眼光上的缺陷和不足。

究其根源,是董明珠在帶領格力取得了一定成績之後,個人開始極度膨脹,在某一項事情或者某個領域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再加上其本身就強勢的個性,造成她後期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投資行為。所謂隔行如隔山,一個真正優秀的投資人要做到謙虛謹慎,對未知領域要有敬畏之心。

另一方面,白電行業(空調行業)是一個側重運營能力,技術並不是最重要的驅動因素;而新能源汽車,甚至於手機行業,技術優勢是至關重要的,這些行業特點也決定了董明珠擅長最市場運營的人,可以在空調行業幹得風生水起,而跨界到以技術為核心能力的領域,她的短板立馬顯現出來,體現在其戰略思維上深度不夠,而且這個是致命的。

(歡迎關注"祥說投資",聽我說關於投資的那些事兒。)

為什麼董明珠對銀隆的投資註定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