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和霾的10大區別

1.形態的區別

霧:霧是懸浮於空氣中的水滴小顆粒。

霾:霾是懸浮於空氣中的固體小顆粒,由灰塵、硫酸、硝酸等各種化合物組成。 

2.顏色的區別

霧:霧是由小水滴構成,由於其物理特性,散射的光與波長關係不大,所以霧呈乳白色,青白色或純白色。

霾:霾是由各種化合物構成,由於其物理特性,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所以霾呈黃色,橙灰色。

霧和霾的10大區別



3.厚度的區別

霧:厚度一般為幾十米到二百米。這是因為小水滴質量較大,受重力的作用,雲會貼近地面。

霾:厚度一般有1千米-3千米。因為霾粒子質量輕,分佈較均勻。

4.溼度的區別

霧:相對溼度(含水量)達到90%以上的空氣懸浮物,出現霧時空氣潮溼。

霾:相對溼度(含水量)低於80%的空氣懸浮物,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乾燥。

相對溼度在80%-90%之間的是霾和霧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5.分佈均勻度的區別

霧:霧在空氣中分佈不均勻,越接近地面密度越大。

霾:霾的顆粒較小,質量較輕,在空氣中分佈較均勻。

6.日變化的區別

霧:霧都是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現,上午半天基本都會消散。

霾:霾的日變化特徵不明顯,一天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而且一天都可能不消散。

霧和霾的10大區別


7.邊界明晰度的區別

霧:邊界很清晰,非常明顯,過了“霧區”可能就是晴空萬里,因為霧的範圍小,密度大,對光線影響大,所以邊界明顯。

霾:霾則與周圍環境邊界不明顯,因為霾的範圍廣,密度小,顆粒較小,與晴空區有一定的過渡效果,沒有明顯的邊界。

8.能見度範圍的區別

霧:霧的水平能見度在1千米以內,因為霧越接近地面的地方密度越大,對光線的影響也越大,所以能見度很低。

霾:霾的水平能見度小於在10千米以內,因為霾在空氣中分佈均勻,顆粒較小,密度較低,對光線有一定影響,但影響沒有霧大,能見度較低。

霧和霾的10大區別

9.持續時間的區別

霧:持續時間短。因為霧中的小水滴會沉向地面,而且大氣溫度升高也會使水滴蒸發,霧氣就會越來越少。

霾:持續時間長。因為霾中的固體小顆粒難以分解,不沉降,消解速度慢。

10.對人體影響的區別

霧:霧是懸浮在空中的微小水滴,過一段時間會降落到地面,對人們生活、健康影響不大。

霾:霾是懸浮在空中的塵粒、煙粒、鹽粒等各種化合物的小微粒,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人體長期吸入進入呼吸道後,會造成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霧和霾的10大區別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併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範圍的霧霾。

霧和霾的10大區別


霾對人體的傷害,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口號前,小編我就不敢提了,在這兒給大家念一個段子:“一個相比於魯霾的沉重,冀霾的激烈,滬霾的溼熱和粵霾的陰冷,我更喜歡京霾的醇厚,它是如此的真實,又是如此的具體。黃土的甜腥與秸稈焚燒的碳香充分混合,再加上尾氣的催化和低氣壓的襯托,最後再經熱源嫋嫋硫煙的勾兌,使得京霾口感幹冽適口,吸入後掛肺持久綿長,讓品味者肺腑欲焚,欲罷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