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和霾的10大区别

1.形态的区别

雾: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水滴小颗粒。

霾: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由灰尘、硫酸、硝酸等各种化合物组成。 

2.颜色的区别

雾:雾是由小水滴构成,由于其物理特性,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所以雾呈乳白色,青白色或纯白色。

霾:霾是由各种化合物构成,由于其物理特性,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所以霾呈黄色,橙灰色。

雾和霾的10大区别



3.厚度的区别

雾: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到二百米。这是因为小水滴质量较大,受重力的作用,云会贴近地面。

霾:厚度一般有1千米-3千米。因为霾粒子质量轻,分布较均匀。

4.湿度的区别

雾:相对湿度(含水量)达到90%以上的空气悬浮物,出现雾时空气潮湿。

霾:相对湿度(含水量)低于80%的空气悬浮物,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

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的是霾和雾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5.分布均匀度的区别

雾:雾在空气中分布不均匀,越接近地面密度越大。

霾:霾的颗粒较小,质量较轻,在空气中分布较均匀。

6.日变化的区别

雾:雾都是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上午半天基本都会消散。

霾: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一天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而且一天都可能不消散。

雾和霾的10大区别


7.边界明晰度的区别

雾:边界很清晰,非常明显,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因为雾的范围小,密度大,对光线影响大,所以边界明显。

霾: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因为霾的范围广,密度小,颗粒较小,与晴空区有一定的过渡效果,没有明显的边界。

8.能见度范围的区别

雾:雾的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以内,因为雾越接近地面的地方密度越大,对光线的影响也越大,所以能见度很低。

霾: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在10千米以内,因为霾在空气中分布均匀,颗粒较小,密度较低,对光线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没有雾大,能见度较低。

雾和霾的10大区别

9.持续时间的区别

雾:持续时间短。因为雾中的小水滴会沉向地面,而且大气温度升高也会使水滴蒸发,雾气就会越来越少。

霾:持续时间长。因为霾中的固体小颗粒难以分解,不沉降,消解速度慢。

10.对人体影响的区别

雾:雾是悬浮在空中的微小水滴,过一段时间会降落到地面,对人们生活、健康影响不大。

霾:霾是悬浮在空中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各种化合物的小微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人体长期吸入进入呼吸道后,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雾和霾的10大区别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和霾的10大区别


霾对人体的伤害,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前,小编我就不敢提了,在这儿给大家念一个段子:“一个相比于鲁霾的沉重,冀霾的激烈,沪霾的湿热和粤霾的阴冷,我更喜欢京霾的醇厚,它是如此的真实,又是如此的具体。黄土的甜腥与秸秆焚烧的碳香充分混合,再加上尾气的催化和低气压的衬托,最后再经热源袅袅硫烟的勾兑,使得京霾口感干冽适口,吸入后挂肺持久绵长,让品味者肺腑欲焚,欲罢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