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點文字丨人間最美是唐詩(十七)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憶點文字丨人間最美是唐詩(十七)

註釋:

  • 從弟:堂弟。
  • 山陰崔少府:山陰即今天的浙江省紹興市,崔少府指崔國輔,當時擔任山陰縣尉,少府是縣尉之雅稱。
  • 高臥:高枕而臥,指清閒安適。
  • 澹:指水波紆緩。
  • 演漾:即盪漾。
  • 盈虛:月圓為盈,月缺為虛,引申為盛衰成敗。
  • 清江:當指曹娥江,在今天的浙江省紹興市東面。
  • 蘭杜:蘭草和杜若,都是香草。
憶點文字丨人間最美是唐詩(十七)

直譯:

我高臥在南面書齋的時候,打開簾幕,只見明月初升,那清麗光輝映照下的樹木和水面啊,都顯得如此素淡,在窗外輕輕地盪漾著。想這月亮隨著時光流轉,有多少次圓了又缺啊,正如今古變遷,滄海桑田。想那曹娥江畔的美人,今晚應當在苦苦地吟唱著越地的歌曲吧?我們千里相隔,共有的只有這明月啊,在明月之下感受著微風輕鬆,吹拂著蘭芷杜若……

憶點文字丨人間最美是唐詩(十七)

賞析:

開篇兩句寫時,續兩句寫景,寫景很粗略,與王維、孟浩然等人不能並論,因為王昌齡此詩的重點並不在身周種種景物,而只在明月一種而已。他從明月想到千古變遷,時光逝水,再想到遠方的故人。“美人清江畔”,應該就是指時任山陰縣尉的崔國輔,將友人比作美人,結句又有“蘭杜”之語,正香草美人之喻也,這是稱讚朋友的品格高尚。雖然品格高尚,卻身居僻遠(唐代江南地區大多才剛開發),宦途並不順利,故有“越吟苦”之語。但是詩人說你我千里共此明月,微風吹拂蘭杜,是安慰友人,天涯雖遠,知音永在,不必過於自悲自嘆啊。

王昌齡簡介:

憶點文字丨人間最美是唐詩(十七)


王昌齡(約690年~約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他早年貧賤,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詞,授汜水尉,因事貶謫嶺南等地。開元末返回長安,改授江寧丞,安史之亂起後,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詩人均有交往,詩作以七絕見長,能以極短的文字概括極豐富的社會內容,尤以登第前赴西北邊塞所作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最受推崇。後人譽之為“詩家夫子王江寧”,今存詩一百七十餘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