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最前线(61):当结构性理财产品可以在线定制……

头条

汇丰银行(中国)推出国内首个结构性产品数字化定制功能。

据悉,新的结构性产品数字化定制功能——汇丰“财置智选”,基于汇丰中国的网银交易平台,创新地植入报价终端。客户可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在选定产品结构、挂钩标的和参数配比之后,系统线上即时报价,一体化生成一款定制的专属结构性产品,客户即可当场自助下单。整个配置流程充分体现投资者自身投资观点和理念,并无需等待发行周期。汇丰由此成为内地首家推出结构性产品数字化定制功能的银行。

该定制功能目前已上线的结构性产品可挂钩指数、证券、基金、大宗商品、汇率、利率等全球多个金融资产类别共100多个投资标的,流程简化,分别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或平衡型及以上的投资者,起投金额为人民币100万元。汇丰中国自2004年开始推出结构性产品,是发行结构性产品最多的外资银行。

金融创新最前线(61):当结构性理财产品可以在线定制……

机构&渠道

1)兴业银行银银合作服务品牌“银银平台”领先同业。兴业银行于2007年在行业内渠道率先推出面向广大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银银合作服务品牌“银银平台”,目前已发展成为兴业银行专业服务于中小金融机构的合作窗口,覆盖财富管理、科技输出管理、跨境金融等业务领域。

数据显示,2018年10月末,银银平台签约法人机构达到1409家,上线1105家,“钱大掌柜”理财门户合作银行已达398家;科技输出签约银行357家,累计实施上线219家,已成为国内合作机构最多、合作品种最为丰富、交易规模最大的同业合作平台。

2)浦发银行天猫京东贵金属旗舰店双11再创佳绩。在天猫京东双11活动期间,浦发银行天猫及京东旗舰店累计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12%,订单量5508件,同比增长67.50%,客单价同比提升39.5%,品牌曝光量高达6.5亿多人次,访客数达67万人次,分别为活动前的118倍和7.6倍。

3)中国银联正式启动了银联手机POS产品首批应用试点合作。

有收款需求的用户只要下载一个手机POS收单的APP或者使用手机自带的钱包APP,再通过一个商户在线注册并经过机构审核与开通的流程后,手机就能成功变身POS机。这款银联手机POS产品不仅支持二维码支付,还可以实现银联IC卡闪付、银联手机闪付。换言之,消费者不仅可以使用二维码支付,还可以在商户的手机上直接刷自己的银行IC卡或手机。

4)银行上“云”已成趋势。除了今年上线“公有云”的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先后通过子公司推出了面向金融行业的云服务。例如,招商银行全资子公司招银云创公司,其云服务目前已经在新疆银行、宁波通商银行、华润银行等多个小银行落地;兴业银行旗下的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自2017年发布“数金云”平台以来,据称已有超过300家的银行合作用户。

融资

5)工商银行推出三款票据创新服务产品。11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成功举办票据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产品发布会,向市场推出“工银e贴”“付款票据通”“网上票据池质押融资”等三款票据创新服务产品,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发展。

“工银e贴”产品以“线上提交+智能审核+实时到账”为主要特点,通过智能风险控制系统控制和全流程无人工干预的自助服务,可以显著提高贴现业务的用户体验。“付款票据通”产品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可以为供应链核心及上下游企业提供承兑贴现自动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组合产品。“网上票据池质押融资”产品可以满足企业票据管理和快速资金融通需求,实现集团内票据统一管理额度共享和表内外融资方式多样化。

6)建设银行杭州分行正式发布 “云采贷”。此次发布的“云采贷”产品是建设银行杭州分行携手杭州市财政局,应用杭州市政府采购等多维度数据,采用线上自助操作的信用融资产品。产品主要面向政府采购供应商,以“大数据、互联网、低利率、纯信用”的理念设计研发而成。“云采贷”可实现“在线申请、中标测额、自动审批、分秒级放款”,最高借款金额为200万元,最长期限为1年。客户可以通过登录杭州市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平台,以政府采购中标合同信息进行信用贷款线上申请并签约支用。

7)兴业银行首单离岸人民币点心债落地。近日,兴业银行作为全球协调人成功为湖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州交投)发行5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

该笔债券为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票据后的首笔点心债,在业内实现了多个创新突破:不仅是兴业银行首单离岸人民币债券,也是全国交投企业首单离岸人民币点心债,还是浙江省内企业首次在国际市场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

点心债券是指在境外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其自2007年起在香港发行,由于其单只发行规模较小,且在国际债券市场中占比较小,故称“点心债”。

存款&理财

8)中国银行成功助力郑商所PTA期货国际化。11月30日上午,在河南郑州的郑州商品交易所大厅内,PTA(精对苯二甲酸)期货正式引入境外投资者,标志着继上海原油期货、大连铁矿石期货之后,我国第三个迈出国际化步伐的期货品种成功落地。

作为郑商所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银期系统助力某香港客户抢得郑商所PTA期货境外交易者全市场首单,并协助某国际贸易巨头摘得TA1909合约交易首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