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新花樣:集齊4.6萬人每月就能挖一個比特幣

在暗無天日的熊市中,比特幣與往年一樣,今年又收到了驚人數量的訃告。

比特幣作為最早的加密貨幣在2018年“被死亡”了90次。不過,相比之下,與2017年的125次相比,這已經算是少的。

儘管批評者急於一刀唱衰“幹掉”幣老大,但比特幣在媒體中的出鏡率從未像現在這樣高過。因此,在比特幣價格暴跌之際,谷歌對比特幣的搜索量卻飆升至創紀錄高點。

挖礦新花樣:集齊4.6萬人每月就能挖一個比特幣

而在這些“宣告死亡”的訃告中,除了價格的大幅下跌和“泡沫論”。比特幣最受詬病的一點是在於比特幣挖礦對能源的消耗。

似乎每週都會至少出現一篇稀奇古怪的文章,誇大比特幣挖礦需要消耗的能源。例如“每筆交易需要耗費10個家庭一週的用電量!”、“挖礦消耗的能源比法國、俄羅斯和梵蒂岡加起來還要多!”、“這些能源可以把全世界所有沙灘的沙子變成玻璃,然後造一臺巨大的玻璃火箭,發射到阿爾法星!”。


挖礦新花樣:集齊4.6萬人每月就能挖一個比特幣

上述觀點要麼就是完全錯誤的,要麼就是離譜到極點,不過追求更高的效率的確是社區的共同目標。為了提高挖礦效率,很多人都會選擇對礦機產生的熱量進行回收利用,或者在氣候寒冷的地方使用過剩電力,又或者將兩者結合在一起。

為了補足短板,在尋找更環保的比特幣挖礦方式的路上,總有人腦洞大開。

此外,近期的一項研究表明,近80%的比特幣挖礦運作使用的都是可再生能源。

荷蘭有一個組織IoHO留意到了動物身上攜帶的能源,但由於動物實驗存在較大的爭議性,他們選擇招募了一群志願者,把他們和發電機連在了一起。


挖礦新花樣:集齊4.6萬人每月就能挖一個比特幣

自2015年以來,共有37個志願者貢獻了212個小時用於挖礦。遺憾的是,僅僅產出了約127.2瓦的電力,平均每人每小時產出0.6瓦。那麼要想每個月挖出一個比特幣,需要多少志願者呢?

假設一臺螞蟻礦機S9每小時需要耗費1375瓦電力,每年可以挖出0.6個比特幣。那麼要保證一年挖出一個比特幣就需要1.66臺S9,每小時用電2292瓦。而一個月產出一個比特幣所需的電力則增加了12倍,也就是每小時27.5千瓦。

如上文所述,每人每小時產出的熱量是0.6瓦,那麼要想達到27.5千瓦的目標則至少需要45833.33個人。這樣看來,就算每個月挖一個比特幣足以餬口,但要想找到那麼多志願者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

老實說,IoHO的方法效率並不高,對人體熱量的利用率還不足1%。因為他們僅僅利用了志願者在休息或者睡眠狀態下的熱量。人在活躍狀態下產出的熱量會更高。

儘管如此,這項實驗依然很有意義,為開拓全新的挖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emmmmm。。。按照現在的幣價,這個腦洞大開方案也就是說:每天每人賺5毛?

Anyway,不論一些現實和聲音有多麼的不著調,許多業內人士樂觀而自信地認為,2019年將是一個由機構投資激增推動的空前擴張的轟鳴之年。

信仰不滅。

ref:https://bitcoinist.com/mine-bitcoin-heat-energy-people/

對區塊鏈或數字貨幣發展感興趣的童鞋,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區塊鏈情報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