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團聚焦面板業務轉型為科技企業

□本報記者 萬宇 實習記者 王謙

在1月3日公司召開的重大資產重組說明會上,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完成此次資產出售後,TCL集團將從一家家電企業變成科技企業。公司資產結構進一步優化,盈利能力提升。同時,重組將加速公司面板產業發展,通過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和材料的開發,提升公司高階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提升盈利能力

TCL集團董秘廖騫在說明會上介紹,截至2018年6月30日,TCL集團資產總計和負債合計分別為1699.16億元和1122.38億元。如果按照重組後計算,截至2018年6月30日,TCL集團資產總計和負債合計則分別為1455.71億元和904.33億元。盈利方面,2017年TCL集團歸母淨利潤為26.64億元;重組後,2017年歸母淨利潤將達到44.22億元。此次資產重組後,上市公司資產結構進一步優化,盈利能力得以提升。

對於此次資產重組的意義,廖騫指出,一是專注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通過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和材料的開發,建立起公司高階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發揮產線區域集聚的規模優勢,並尋求核心業務領域的併購重組機會;二是發揮產融結合協同優勢,通過產業鏈金融為圈內企業提供各項金融服務,利用溢餘資本創收增益,平衡半導體顯示行業市場週期波動的影響;三是公司回收47.60億元現金,並置出5萬多名員工和150億元有息負債。主要財務指標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盈利能力和股東回報得以增強;四是華星光電相比競爭對手客戶集中度偏高,器件業務與終端業務區隔後,能掃清其他品牌戰略客戶顧慮,客戶均衡度有望得以改善。

對於市場關注的品牌維護費用的問題,廖騫介紹,重組後,TCL品牌將由上市公司所有,TCL集團和TCL控股共同使用。如標的資產新增使用TCL品牌的產品種類,需得到TCL集團同意。公司此前公告稱,本次交易完成後,在TCL控股已對標的資產使用的相關TCL商標的廣告投放等事項投入費用的情況下,TCL集團將不會額外對該等與標的資產使用的相關TCL商標維護、推廣及管理等事項投入費用。

行業景氣度回升

終端業務剝離後,TCL集團的主業將變成面板業務。李東生表示,TCL集團將轉型為科技企業,華星光電成為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組成部分,貢獻絕大部分利潤。

對於華星光電未來的發展,華星光電CEO金旴植介紹,華星光電擁有G11代半導體顯示生產線等多條全球領先的生產線,量子點及印刷顯示的領先佈局,構建未來顯示技術的競爭優勢。此外,公司擁有一支高水平核心人才隊伍,包括國家千人計劃4人。目前華星光電全球電視面板出貨量第五位,對國內一線品牌客戶出貨量穩居第一;55吋TV產品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二,國內排名第一。公司低溫多晶硅技術LTPS產品已經量產,開始供應華為、三星等主要手機廠商。

金旴植指出,重組前,華星光電貢獻了上市公司大部分歸母淨利潤。“華星光電2012年投產後每年都盈利。2013年-2017年,華星光電營業收入從155億元增長到305.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8.4%,淨利潤從3.2億元增長到49.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57.8%。”

金旴植表示,未來兩年國內面板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可能造成2018年-2020年供給大於需求,未來新建項目明顯減少。隨著市場需求增長,部分產線老化或關停改造,供需逐漸趨向平衡。在大尺寸化及新興市場滲透雙重因素驅動電視應用需求增長,智能機滲透在新興市場持續提升,技術革新催化成熟市場換機潮,多場景顯示應用快速增長等因素驅動下,預計2022年前行業景氣將有新一輪增長。

華星光電T7項目屆時將實現量產。同時,2019年起華星光電T1和T2項目折舊陸續減少,2020年T1項目折舊基本結束,折舊費佔銷售收入比例預計將從2018年的21.4%降至2023年的15.9%,華星光電未來盈利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