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花老,雨風催,“兄妹”通信12年後,哥哥:妹妹,嫁給我吧!

鶯花老, 雨風催,“兄妹”通信12年後,哥哥:妹妹,嫁給我吧!

民國時期雖然短暫,卻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同時可能也是諸多亂世之中,最為混亂的時期。新舊思想的碰撞,大小勢力的衝突,無數人在這亂世之中掙扎。然而,正是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人性閃耀的光輝格外迷人,長相廝守的愛情也更可貴。

錢學森,“世界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諸多耀眼的光環冠在他頭上,往往讓人忽略了他的另一個身份——蔣英的丈夫。

蔣英,“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教育家”,“享譽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著名鋼琴家”,“歐洲古典藝術歌曲權威”……以及“錢學森的夫人”。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她還曾有過一個名字,叫“錢學英”。專注於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傑出人才,因為“錢學英”這個名字,結下了不同於“爸爸的好友的孩子”的緣分。

錢、蔣兩家是世交,而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和蔣英的父親蔣百里,都是秀才,又都留學日本,後來也都在北京工作——這也是相當有緣了。因此,兩家來往甚密,相互串門兒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蔣家夫婦帶著自家5個可愛的女兒去錢家做客,而只有一個兒子的錢家夫婦眼饞得緊,就商量著把第3個女兒蔣英過繼到錢家。

這次過繼還是很正式的,兩家辦了酒席,請了親朋好友來做了見證。之後,蔣英就改名為“錢學英”,於是13歲的錢學森有了個5歲的小妹妹。雖然沒過太久,蔣家又反悔了把蔣英帶了回去,錢家又認了她做乾女兒,他這個“哥哥”也只是變成了“乾哥哥”而已。

不過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軌跡,親兄妹都難免分離,何況他們分居在不同的屋簷之下。為了各自的發展,他去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她則隨父親去了歐洲,開啟了音樂之旅。那年,他24歲,她16歲,他誇她的笑容特別美,她送了他一首鋼琴曲和一本唐詩。

於是,長達12年的“兄妹”通信開始了。只是,大概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兄妹”之間的通信,變成了“鴻雁傳情”——只是鴻雁飛不了那麼遠,派不上用場咯。

只是區區書信,難以解相思。正如他們曾經合唱過的那首《燕雙飛》裡寫的:“鶯花老,雨風催,景物全非。杜宇聲聲喚道:不如歸……”1946年,蔣英回國。次年,錢學森應父母的“召喚”回國。

農曆七月七日,天各一方的牛郎和織女,終於能夠踏著鵲橋相會。他也在這一天,終於下定決心,要帶著蔣英一起去美國。他站在蔣英面前,言辭懇切地說,牛郎織女每年還能相聚一次呢,我們一別就是12年太殘酷了!我這次回來,就是要帶你一起去美國的,你願意嗎?(大意是這樣)

這番話一出,我們都知道他是在說:“妹妹,嫁給我吧!”蔣英自然也聽懂了。她還故意問:“為什麼要跟你去美國?咱們還是再相互瞭解一下,先通通信吧!”然後錢學森急了,反反覆覆地說:“不行,現在就走。”(您倒是把“嫁給我”說出口啊!)

同年,他們在上海結婚,他36歲,她28歲,兩人共同走過了62年的風風雨雨。民國時期轟轟烈烈的愛情很多,能夠細水長流、白頭到老的,卻太少太少。並不是說短暫的愛情不美好,只是能夠長相廝守的愛情故事,更能溫暖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