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哲學與西方哲學

《易經》中的哲學與西方哲學

《易經》是我國一部古代哲學經典,被譽為“群經之首”,可見《易經》有著巨大的文化價值。無論在哪個哲學層次《易經》都有詳細的說明,不同於西方哲學著作的特點,就是《易經》可以從象的角度去分析一件事物的原因及發展狀態,而其他哲學體系都沒有這一特點。

《易經》中的哲學與西方哲學

西方哲學體系大部分都是從實際的問題出發追求真理性,更加關注細節,而對於宏觀的客觀規律就說講就很模糊了。如歐洲早期的哲學著作《理想國》,這本書的內容主要講的是有關治國理政方面的哲學理論,研究國家機器的最佳運轉方式,相對於《易經》而言,就顯得太過單一,有侷限性,並沒有對客觀規律進行詳細的說明,而《周易》就不同了,全書都是基於宏觀的客觀規律為主題的。

《易經》中的哲學與西方哲學

早期的西方哲學有種幻想的情節,同樣有很大的唯心主義觀點,而有些哲學著作則是文學家所寫,這一部分雖然是哲學的範疇,但是卻不能夠指導實踐,過分的痴迷於語言的表達,而失去了總結規律的價值。對於闡述客觀規律的哲學著作也有一部分,但大多都是講的都是沒有多大的意義問題,如世界的本源、價值、人的美德,生活等一些問題,有時讀了後感覺很茫然,不能理解其意義,對於普通人來說更加沒有意義。

《易經》中的哲學與西方哲學

西方的現代哲學則不同,更加註重的是科學性,真正的用理論去指導實踐,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馬哲體系,就是應用性很強強的哲學理論,雖然也是研究客觀規律,但是和《易經》卻是不同的,馬哲只是注重是實用性,而《易經》是包羅萬象,鉅細無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