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祁東祁劇

史志雲:“祁邑山川靈秀,代有俊民,文明開化於前,茂叔談道於後……雖彬彬鄒魯何讓焉。”文明的開化也帶來藝術的繁榮,古之祁東大地祁腔古韻綿遠悠長。祁劇就是發源於祁地的一種古老藝術形式。祁劇興於民間,也長期流傳於民間,是民間百姓的精神文化食糧,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明永樂、成化年間,傳入祁陽(包括今祁東、祁陽兩地)的弋陽腔等聲腔,與本地民歌、小調結合,漸成祁劇雛形。明嘉靖時,祁劇形成獨立劇種,並長盛於明清時期。除祁陽外,其後祁劇還向湘南、湘西、贛西南、桂北、粵北、閩西、黔西南、滇中、新疆等地散播,因而有“祁陽弟子遍天下”的說法。

尋味——祁東祁劇

祁劇經典劇目《黃飛虎》

祁劇存有永河、寶河兩大流派,舞臺語言均統一使用祁陽官話,屬永州府轄地的叫永河派,屬寶慶府轄地的叫寶河派。據傳明代江西藝人楊大福、楊大祿兄弟率十餘人來到祁陽唱戲授藝,大受歡迎。隨著學戲的人日益增多,亟需擴展地盤,楊大福便率部分弟子到寶慶演出。由此遂形成大同小異的兩個流派。

在祁劇發展史上,傳統劇目多達900多個。祁劇音樂聲腔有高、昆、彈、雜諸種,曲牌豐富,已整理刊印出1000餘支。獨具特色的伴奏樂器有高音戰鼓、帽形燥鼓、硬弓祁胡等。祁劇音樂高亢,演唱中鬚生用沙音,顯其蒼老;小生用子音,顯其文秀;旦角用窄音,顯其秀媚;花臉用霸音、喝音,顯其粗豪。祁劇臉譜使用紅、黑、白三基色,調色開臉,色調鮮明、線條縱情、圖案精巧、寫意生動。對於唱腔和道白要求字正音清,講究單、雙、空、實的咬字方法。祁劇表演技巧講究腕子功、頭勁功、馬路功、眼神功等幾種基本功的訓練,動作要求眼、鼻、臉、胸、腰、手指、腳尖的協調一致。服飾上的羅口袖、紫金冠、打發也很有特點。祁劇表演風格既粗獷樸實、慷慨沉雄、富山野氣,又細膩柔美、委婉蘊籍、文雅風致。尤其是諸種“馬路”最有特色,既豐富多彩,又別具一格。祁劇在全國戲曲界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地位,郭沫若先生曾說“祁劇是全國名列第二的優秀劇種”。

尋味——祁東祁劇

著名祁劇丑角費建楚舞臺照

祁劇科班眾多,從清咸豐時至新中國成立,永州、寶慶二府及湘南各縣共辦科班七十九個,其中屬祁東境內的著名科班有五個,即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把關口開辦的“桂南班”,民國22年(1933)在牙泉創辦的“新華班”和在靈官殿創辦的“霓裳班”,民國26年(1937)在洪橋創辦的“鳳字班”,民國31年(1942)在黃土鋪創辦的“超字班”。建國後的第一個科班是1951年11月在白地市寶林庵創辦的“新字科班”。1952年祁東、祁陽分置後,祁東將兩家民間科班合併組建成百新祁劇團,此即為祁東祁劇團的前身,目前已更名為祁東縣祁劇演藝有限責任公司。

祁東是祁劇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科班眾多,名伶輩出。

史料記載清道光以後舊時屬今祁東範圍內的祁劇名藝人中,生角行有胡德孝、顏雲瑞、趙喜雄、何觀品、鄒鎮喜、趙國孝、何少雲,少生行有何月波、何翠福、鄒盛松、傅枝林、張品仙;旦角行有徐蓮香、劉福滿、王桂蘭、筱玉梅;丑角行有張合年、費相臣;花臉行有尹慶香、唐三雄;琴師、司鼓有周兆和、劉道生。他們以獨特的藝術成就在湖南祁劇界佔有較高的藝術地為。

祁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包含著文學、音樂、化妝、服裝、道具、佈景等元素,結構嚴謹,體系齊全。傳承至今已有近六百年曆史,它入了祁東地方語言、歌謠、曲藝、風俗、民情等歷史和地域文化,是研究戲曲與歷史、戲曲與民俗、戲曲與其他地域文化、戲曲與地方方言等的重要參照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尋味——祁東祁劇

衡陽市藝術學校培養的祁劇新秀

祁劇毛澤東、周恩來、賀龍、陶鑄等領導人都曾觀看過劇團的演出,周總理還作過“要發展祁劇”的指示。祁劇劇目多為弘揚懲惡揚善、崇儉戒奢、孝親尊師、扶弱濟貧等中華傳統美德,蘊含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有助於人們愉悅之餘,得到傳統的道德教育和人生的啟迪,具有較好的審美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