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德州:古運河邊的文化傳奇

千百年來,大運河山東段一直順應著時代的要求,默默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奔騰不息的運河,在造福沿岸城市的同時,更是為整個齊魯大地注入了無限的活力,其影響至今猶存。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如今

帆影交錯、商賈雲集雖已成為過往雲煙,但千年古運河烙下的印記依然清晰可見,造就了當地老百姓獨有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今天《非嘗不可》就將走進大運河山東段的北方起點——德州,來探尋當地運河文化遺留下的瑰寶。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德州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歷史上德州是大運河的一個重要碼頭,是南北文化交流、交通之要地。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後,德州即成為當時四大漕運碼頭之一,一時間帆檣林立,吞吐量與日俱增,來往官船、民船無不感念運河的護佑。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這種熱鬧非凡的藝術形式叫做“跑旱船”。“跑旱船”並不只是迎接皇帝的專屬儀式,可以想象,每當琳琅滿目的商品貨物隨著運船抵達德州時,運河兩岸的老百姓必然也是以“跑旱船”的形式夾道歡迎。在為物資充盈、生活富足而欣喜的同時,也將對運河的感恩之情融入進了每個表情和動作之中。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交融,醞釀出了風味獨特的德州扒雞。最初挎籃叫賣扒雞的老人,就是經常出現在運河碼頭和水旱驛站附近。德州扒雞製作精細講究,色紅味香,肉嫩可口!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經過三百多年的傳承,數代傳人的改良,德州扒雞在保留傳統制作工藝的同時,味道上比之以往是更勝一籌。做好的德州扒雞形色兼優、五香脫骨、肉嫩味純、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鮮奇滋補。造型上兩腿盤起,爪入雞膛,雙翅經脖頸由嘴中交差而出,全雞呈臥體,色澤金黃,黃中透紅,遠遠望去似鴨浮水,口銜羽翎,十分美觀,是上等的美食藝術珍品。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繁忙的漕運工作,使得當時的碼頭工人沒有單獨的吃飯時間。彷彿閉上眼,就能看到工人們席地而坐,風風火火的塞進幾個包子,喝下一碗麵條的情景。由此衍生出了許多碼頭附近才能品嚐到的美食,大柳面就是其中之一。

大柳面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大柳面產地在寧津縣大柳鎮,它以條長數尺,梳而不亂,縷分條析,軟而有力著稱,故又有“弓弦麵條”“金絲纏碗”之美名。大柳面的製作工藝獨特,不花點力氣是擀不出好面來的,切條時輕按快切,切好後的麵條撒開如網,搭杆如絲,手纏成縷,疏而不亂。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水開後,手拿麵條如提綱撒網,面入鍋內形成扇面,稍加涼水,再開後一翻一滾即可撈出裝碗,只見碗中之面細如銀絲,色如嫩柳,晶瑩透亮,狀如弓弦。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獨特的飲食習慣,造就了德州人古道熱腸、熱情豪爽的性格,由此而誕生的美食,也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的推陳出新,成為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如今的德州城內,早已不復當年的漕運盛景,但德州人因運河文化而萌生的感恩、包容、豪爽與智慧仍然篆刻在每個德州人的骨子裡,並以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讓世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運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寻味】德州:古运河边的文化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