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被犯,明朝最弱水軍出戰,使得倭國300年不敢“逾越”!

朝鮮被犯,明朝最弱水軍出戰,使得倭國300年不敢“逾越”!

眾所周知,在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沉澱之下,不少後浪推前浪的情景出現,自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中國歷史的朝代,自也不例外,強弱之國盡有。但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則為秦、漢、唐、明,秦的橫掃六國,統一天下歷歷在目,觸目驚心;漢的北擊匈奴,後追敵千里將其所除,更是彰顯霸氣英勇;唐的繁榮昌盛,更是現代人一律傾心的朝代;明的軍隊分工,大將彰顯,自是富甲天下。今天小編便要將明作為背景,在其中“大做文章”。

朝鮮被犯,明朝最弱水軍出戰,使得倭國300年不敢“逾越”!

元末的民不聊生,使得紅金起義原地“爆炸”,而朱元璋自然把住機會,1368年,朱元璋稱帝,以大明為號。明朝當之無愧是繼漢唐之後的有一個發光點,作為黃金時間段,自然是富甲天下不是問題。除了繁盛,自然兵甲是其中尤為重要的因素,明朝的軍隊可以說是多方面發展的,其中實力最差的是水軍,說水軍若,僅僅是與自己國家的陸軍作對比的。不過明的確實不可小覷,雖說水軍若,但是與他國相比之下,簡直是大象與螞蟻的區別,且不說是齊全的武器,從開始鄭和的7次下下西洋,不僅將自己國家之威彰顯,更是久經長途遠航,由此可見,明朝水軍的強大。

朝鮮被犯,明朝最弱水軍出戰,使得倭國300年不敢“逾越”!

當然,強大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打出來的,我們都知道,萬曆年間時,日本島有一位政治學家,以強大的手段和梗氣將日本的四島統一,但我們知道,偉人若不出山,一旦出山,自是勃勃野心,目光長遠,而“長線釣大魚”算得上是他們一貫的作風。而這位傑出者便是豐成秀吉,他自然不會只侷限於日本的四島,因此,他的傳奇便開始再次上一層階梯。首先,他將朝鮮作為第一眼中釘,預將其除之而後快。嘴說不如手快,於是他立即率兵對朝鮮發起攻擊。

朝鮮被犯,明朝最弱水軍出戰,使得倭國300年不敢“逾越”!

朝鮮對於日本來說,確實弱小如蟻,無法與其抗衡,在不到百天的日子,便被日本拿下,成為囊中物,無奈下,只好嚮明朝求救,希望派兵給自己撐場子,氣勢上總是要蓋過他們。眾所周知,萬曆皇帝根本不理朝政,但畢竟作為男人,聽聞此事之後,自然認為:欺負自己小弟,是看不起我大明朝嗎?瞧著暴脾氣,自然派水軍前去撐場子。而此時的日本才剛起步,對此狀況自然是有些懵,雖早知東方有一大國,但誰能想到卻有如此實力,雖說心理早已沒了底氣,但無奈只能硬著頭皮上,結果2個月時間,日本人便發出求和的信號,而日本也推出了朝鮮的土地上。

朝鮮被犯,明朝最弱水軍出戰,使得倭國300年不敢“逾越”!

可此次的退敗僅僅只是暫時的妥協,不久後,日本再次不服上前,他們用4年的時間休養生息且將糧草囤積好,想著將朝鮮佔為己有。可豐成秀吉並沒有想象到朝鮮雖小,但背後卻有明朝的大哥為他撐腰,雖看似日本是恃強凌弱,但真正意義上卻是以卵擊石。可惜豐成秀吉當時並不知情,若知又怎會犯,但話一說出,便是潑出去的水,又怎能懦弱撤退?但是明朝的水軍可不是吃素的,他們除了有強硬的武器之外,還有軍隊中的統帥的指揮,鄧子龍、李舜臣二位名將在其中,作為海戰的行家,自然是實力爆表,而日本人此時的叫囂,自然是自討沒趣。

朝鮮被犯,明朝最弱水軍出戰,使得倭國300年不敢“逾越”!

雖說日本此次並未輕敵,但是相比中朝聯軍,自然是以卵擊石,毫無意外,在此次大戰中,日本慘敗。次年,豐成秀吉病史,死前下了撤兵的軍令狀,可中朝聯軍卻認為,摸了老虎的鬍鬚就像跑?呵,豈能跑之!於是便窮追猛打,日本水軍不僅慘敗,更是除了少數戰船回到日本,剩餘全石沉大海。

朝鮮被犯,明朝最弱水軍出戰,使得倭國300年不敢“逾越”!

此戰之後,日本也不敢再犯,直至300年後的甲午海戰。不過此戰獲勝的原因主要是在於裝備上的“超前”和領導的英明。對此不得不佩服明朝的一眾裝備,但也由此可見,水兵都如此厲害,何況是陸軍呢?不知小編所言,諸位是否認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