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算什麼,比不上我青袍送玉珂

四面楚歌算什麼,比不上我青袍送玉珂

今天,先出一道選擇題。

下面哪個事件/場景,最能讓你感到悲傷地流淚?(單選)

  • 宮廷中的嬪妃犯錯或失寵被幽閉在永巷裡
  • 風波中旅行的行人思念家人
  • 娥皇、女英慟哭湘江邊,淚水在竹子上留下斑斑淚痕
  • 昭君出塞,遠嫁匈奴,最後客死異鄉
  • 百姓紀念有德惠民的官員建廟立碑,年年拜祭
  • 西楚霸王,四面楚歌,兵敗垓下
  • 貧寒之士在灞水橋邊,迎送富貴之人


你會選哪一個?

公元848年,大約在冬季,李商隱寫了一首詩,詩名單字一個《淚》字:

永巷長年怨羅綺,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詩的前六句,每句就對應一個選項,首句失寵幽閉之淚,次句離別思念之淚,三句南巡傷逝之淚,四句懷德民念之淚,五句離鄉異域之淚,六句英雄末路之淚。

但是,李商隱在最後感嘆,所有這些都比不上,在灞水橋邊,貧寒窮苦之士(青袍)迎送富貴顯達(玉珂)之人,忍辱飲恨,強顏歡笑之淚。

四面楚歌算什麼,比不上我青袍送玉珂


李商隱選的是最後一個。

詩的寫法非常獨特,立意卻讓人有點詫異。

要知道,英雄如西楚霸王,四面楚歌,反覆唱出了“可奈何”,“奈若何”的英雄末路的無奈;美女如王昭君,拒絕潛規則,遠嫁匈奴,在異域終了一生;這些,在李商隱眼裡,都比不上一介書生,功名富貴不得而又要受富人冷眼的潦倒和悲苦。

這倒是應了一句話,叫百無聊賴是書生,有點矯情。就像是在說,頭可斷,血可流,但是,受不了別人的冷眼相看。

不過,也可以理解,青袍送玉珂,離他最近,是他切身之痛。

李商隱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早年師從令狐楚,能在26歲考取進士,令狐父子幫了很多忙。

隨後也就在令狐楚家裡做幕僚,心有大志,但是,一直沒機會真正踏入仕途。

令狐楚去世之後,涇原節度使王茂元非常欣賞李商隱的才華,聘他做了幕僚,並把女兒嫁給了他。

但是,這一次婚姻卻是李商隱一生遭人排擠而不得志的起點。

當時,唐朝有個“牛李黨爭”,以牛增孺為首的牛黨和李德裕為首的李黨,爭權奪勢,互不相容。

李商隱的老師令狐楚是牛派的,而老丈人王茂元是李派的。

在別人眼裡李商隱先跟了牛派,又聯姻了李派。相當於談戀愛腳踩兩隻船。結果是牛派的人都鄙視他,據《唐才子傳》記載,“士流嗤謫商隱,以為詭薄無行,共排擠之”

自牛派人得勢之後,李商隱在仕途上就是孤家寡人,在他看來,周圍的那些富貴之人,都是落井下石、漠然無情之人。而他要遭受這些冷眼,就更顯得不堪忍受了。

在他的另一首詩《蟬》裡,我們也能看到類似的詩句: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蟬,鳴叫到清晨五更天,聲音稀疏得快要斷絕了,但是一樹的葉子還是“無動於衷”的碧綠,顯得冷酷無情。

四面楚歌算什麼,比不上我青袍送玉珂


這就是李商隱對自己周圍處境的切身感受。

其實,《淚》這首詩可以看作是李商隱一時的牢騷,和王氏的婚姻雖然阻斷了他在仕途發展的機會,但是,兩人感情很好,留下了許多名篇。比如收錄在《唐詩三百首》裡的《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還有一首詩,說的唐玄宗,卻完全是另一個樣子,用詩的結尾兩句作為文章的結尾。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意思是“唐玄宗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帝,馬嵬坡和楊貴妃生死分離,還不如平常百姓盧家有妻叫莫愁”

皇帝都不如,又何必在意灞橋邊,青袍送玉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