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時間的思考之二:時間的特質概略

人與時間的思考之二:時間的特質概略

Ⅰ.時間的絕對性

上一篇,說到了時間的本質問題,本篇就時間的本質的幾個基本特點,進行分析,看對生命,乃至人的影響,到底是怎樣的。

時間的本質性是變化,要感謝宇宙的變化,帶來了時間,這才讓時間造就了人。可以說,沒有變化,就沒有時間,沒有時間,就沒有人;人存在於時間之內,跟時間是一體的。人是時間的副產品,意識是認識到時間的一種方式。千萬別把人想得多麼高大上,時間不是依賴於人而存在的,而人,卻無法脫離時間而存在。

時間的本質,決定了時間的絕對性,時間是超然於人的存在。即人們常說的,“天道有常,不為傑存,不為堯亡”。 人們常常幻想,當時間停止,回到時間的原點。這個想象確實非常大膽,不過,人們現在已經習以為常,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如果再回到某個時間點,如果一切一直就保持原狀,這就是一個笑話。

在既定的存在的時間內,空間也就是既定的,在這個既定的存在之中,如果不能使用科技改變時間的運行,時間對於每個生命的個體,都是一視同仁的。自然的遵循自然消亡的規律,主要受制於周遭天體運行的制約;生命遵循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說的就是時間的絕對性。

生命,在相對穩定的時間空間,比如地球,每個人的晝夜週期,是二十四小時,正常生命預計週期三萬天左右。生命的主要目的,本能是繁衍生息,最大的恐懼是死亡。對於整體,個體沒有那麼重要;對於個人,少人能看到整體。人們往往忘記時間的極端重要性,而去追求瞬間的永恆。對於演化了幾百萬的人類而言,相對宇宙時間,也不過是滄海一粟。如何在短短的幾十年,過得充實,這是個效率問題,同時伴雜著概率。

Ⅱ.時間的相對性

說到效率,這就是時間的第二個特性,即時間的相對性。

生命,與個體而言,是短暫的,相對歷史而言,雖有凋零,然延綿至今,繁榮昌盛。對於人而言,雖號萬物至尊長,一笑而。“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莊子的話,用在人身上,沒有任何違和感。

就個人言,時間是公平的,有生有死;就整體,時間成了生命本身,時間不滅,生生不息。就人類而言,暫時不可與自然同類而語;就將來而言,也未嘗可知。

Ⅲ.時間的可改變性

在未來的不可知,這就是時間的第三個特點,時間的可改變性。

時間是距離這件事,從理論和現實上,是可以改變的,這一點從許多觀察上已經證實,不清楚的可以找一些關於相對論的資料查閱。改變質量和速度,即可改變距離,也即改變了時間。改變時間,同時也就改變了生命的存在,這也同時改變了宇宙。

生命,從本質上,是反熵的。只要給生命以足夠的相對穩定的時間,生命就會控制時間,記住生命的本能是之一是生存。一旦能控制時間,也就控制了宇宙,即生命進入真正的無限。

回顧一下,時間的本質是變化,距離的變化;質量和速度,能改變距離,改變距離即改變時間。時間有三大特點,絕對性、相對性和可改變性。這三個特點,對於現在的人類,生死攸關。絕對性,保證生命可以存在;相對性,保障生命持續延續;可改變性,指明生命的進化方向。

說生命是一個奇蹟,一點也沒錯,不過,宇宙可沒說留給生命多少時間可以去揮霍,就像地球上的人一樣,時間可不是任由去揮霍的。個體三萬天,如何過得有意義,這值得每個人思考,當然,千萬別想著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2018.8.24.18:34.南山.梅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