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腫瘤康復後卻被安排坐教室最後一排,並多次不讓其參加考試!

近日,福建惠安縣周先生反映稱,其兒子在患腫瘤康復後上學卻遭到歧視,不僅被安排坐在教室最後一排,而且還有老師不讓他參加語文考試,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目前,該學校校長作出回應,對於孩子被歧視,學校有做相關工作,關於不讓孩子考試確實。

學生腫瘤康復後卻被安排坐教室最後一排,並多次不讓其參加考試!

在視頻採訪中瞭解到,學生在醫院開了就讀證明後,才上學三天就被傳出自己得的是傳染病,因此造成班級很多同學都沒有去到學校,在此期間老師也沒有讓自己參加過任何考試。學校表示已經對班級的學生家長召開了兩次家長會,並在會上宣傳普及腫瘤的相關知識。同時,該校校長表示會對該班級的老師進行約談。

學生腫瘤康復後卻被安排坐教室最後一排,並多次不讓其參加考試!

網友看後評論,認為其老師不能為人師表,醫學常識也沒有,亦或者老師認為該名學生因為生病長期缺課,學習內容不會考試必定會拉低班級平均分,是故意為之。還有的認為學校既然已經召開了兩次的家長會,還造成這樣的現象,不難看出學校現在的表達只是在甩鍋。

學生腫瘤康復後卻被安排坐教室最後一排,並多次不讓其參加考試!

​好學家覺得,生病的孩子能夠堅持上學就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愛與鼓勵,尤其每一個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如果學校和老師不能一視同仁很難保證公平,本來我們就會被各種條件(師資、環境、硬件...)受限,學生讀書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夠堅持讀下去的也是有著一個家庭、家庭成員的努力。我們忽視甚至漠視一個孩子對上學的渴望、家庭的付出,是對每一個需要成長的孩子的不尊重,是對這個國家教育發展的阻礙。

在這裡,好學家又不得不聯想到,一箇中途生了病的孩子都能發生這樣的情況,那麼對那些天生就有異常的孩子——殘障兒童,又會怎樣呢?

殘障兒童能否正常接受教育,融入社會,關係著他們自身的前途命運和無數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其“殘障兒童隨班就讀”這項特殊教育政策,在落實的過程中就還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據悉,我省每年經過康復機構培訓的0—6歲孩子,入普幼普小接受融合教育的與需要尚有差距。因此,好學家很高興看到最近的報道,報道內容是11月21日,湖南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與芙蓉區55家幼兒園開展“助力成長”愛心共建園結盟授牌儀式“助力成長”愛心共建是給折翼小天使們架起一座橋樑。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希望通過此次行動,呼籲全社會用愛點亮殘疾兒童的人生幸福。

最後,好學家也希望在國家大力發展教育、公平對待教育的道路上,我們每一位公民都能力所能及地用關愛、理智去呵護每一朵花骨朵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