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通往故鄉的火車站老照片


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個火車站是唐山站。唐胥鐵路1881年建成,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山站1882年建成營業。圖為1888年唐胥鐵路展築至天津,李鴻章在唐山站主持通車儀式並乘花車巡視。唐山站1907年西遷,1976年在大地震中遭到毀滅性破壞。

1909年建成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並投入營運的第一條鐵路。但最早在中國修建鐵路的並不是中國人自己,而是西方列強。吳淞鐵路、津浦鐵路、滇越鐵路都在此列。圖為1903年由美國人投資修築的廣三鐵路佛山站。

1908年,英商出資承辦的滬寧鐵路通車,由上海北站至南京下關站,沿途共設車站37個。上海北站是上海的地標性建築,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尤其是在八一三抗戰中曾遭到日軍的持續性轟炸。圖為1911年辛亥革命期間,革命軍佔領上海北站。

滬寧鐵路的終點為南京下關火車站,它是南京最早的火車站。1927年下關站改稱南京車站。1968年,新的南京站建成,下關火車站改為南京西站。圖為1912年的南京下關火車站。

1915年,兩個外國攝影師在保定府火車站拍照。保定府火車站建成於1900年1月,位於盧漢鐵路上。盧漢鐵路的盧溝橋至保定段,清政府按合同規定於1897年10月統交比利時公司接辦。盧漢鐵路後改為京漢鐵路,著名的京漢鐵路大罷工即發生在此線上。

1926年,滿洲,溝幫子火車站。溝幫子火車站建於1899年。

1928年,濟南火車站內。濟南站始建於1904年,為德國哥特式建築,具有濃郁的巴洛克風格,於1992年被拆除。濟南站是膠濟鐵路上的重要車站,膠濟鐵路東起青島,西止濟南,始建於1899年,1904年建成通車,是清政府允許德國人修建的。

1930年代的長春火車站外景。長春站始建於1907年,這一年日本在長春買下5.6平方公里的土地,開始修築火車站,即為長春站,偽滿初期稱新京站。1992年長春站老站房以爆破方式拆除。

1942-1943年,河南發生大饑荒。苦難的河南人由洛陽西站上火車、經觀音堂、靈寶和潼關,最後到達寶雞。當年隴海線只通到寶雞,這個火車終點站也是當年河南人向西逃亡的終點站。圖為大饑荒時期的洛陽西站。

除了饑荒,連綿不絕的戰爭也造就了無數難民,他們的家鄉慘遭日本人戰火的蹂躪,親人流離失所,很多人開始了逃難之旅。他們帶著破爛的行李和些許乾糧躲進火車站,等待跟隨列車逃往安全之地。圖為1944年,一個小車站裡等待西去的難民。

1948年,安徽蚌埠火車站裡的軍用卡車。

1948年底,火車站裡,南下的國民黨軍及平民。

1948年底,在南京火車站和上海北站排隊買火車票的人。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上海火車北站售票處,一票難求。

在北京,京奉鐵路正陽門站1906年由英國人建成,建成後成了當時全國最大的火車站。如今,正陽門火車站改建成北京鐵路博物館。圖為解放前的正陽門火車站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