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雲法師(虛雲老和尚關門弟子)開示:話頭的來源

紹雲法師(虛雲老和尚關門弟子)開示:話頭的來源

又有人問,溈山祖師他教人的用功方法是怎麼樣?他的宗旨又如何呢?好吧!我就在這裡和大家談一談吧。

溈山祖師又叫靈佑禪師,他是唐朝的人,是百丈懷海禪師門下的弟子。但是有一位異僧,人稱司馬頭陀,本是三國司馬懿的後裔。他雖出生名門,卻不幕世榮,年少便於南嶽衡山出家了,後來住於江西黃龍山永安寺,持頭陀行。他認識典座,負責掌櫃大寮炊煮飲食諸事。每次當他汲水時,都見到一隻靈龜出現,咄食他簸箕出來的米飯餘粒。因此,他每次汲水,總把餘飯放置於水邊石上,留待那靈龜食用。如是過了很久,一晚,他忽然在夢中見到那靈龜對他說,由於長久以來受其施食供養飯粒,心中感恩殊深,現在它快要離開別去了,因為知道他有厄難,故特來相報。他在夢中便追問究竟有何厄難?靈龜說他將會患上非常嚴重的目疾,他便請求靈龜解救免難的方法。靈龜告訴他,為報他施飯之恩,會將其唾液流放在他所知道的水邊石上,只要把它塗抹在眼目之上,病患即可痊癒。次日早晨,他醒來即覺雙目非常疼痛,幾至不可支持。他便依夢中靈龜所示,摸索到那水邊石上,將唾液塗抹雙目。須臾之間,不但劇痛消失了,而且目力超勝過昔日萬倍,以致能夠上察天文,下知地理,勘與風水通達精微,時人皆稱為神眼頭陀仙。

紹雲法師(虛雲老和尚關門弟子)開示:話頭的來源

一天,司馬頭陀來探訪百丈禪師,對他說在湖南的溈山,找到一處會出一千五百人的善知識的地方,並要求百丈禪師揀選一個人去主持,百丈禪師就派靈佑禪師去了。靈佑禪師到溈山開闢道場的時候,得到當時的裴休宰相護法幫助。裴休宰相給他在那裡蓋了五千四百零八間的房子,又開了五千四百多畝田,還請了一部大藏經。辦妥這些事情後,他問靈佑禪師還有什麼需要幫忙?靈佑禪師說:“你應辦的都已經辦了,但尚欠一件事沒辦啊!就是我還沒有徒弟呀,就請你把你的兒子送到我這裡來當和尚吧!”裴休宰相說:“這件事情,我現在不能立刻答應你,因為我只有這個兒子,他現在已經是翰林官階了,我要回去請示皇上,還要和夫人商量。”回去以後,皇上也同意,夫人也同意,裴休宰相就把兒子送去溈山出家了。

他這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法海禪師,就是開闢揚州鎮江金山寺的第一代祖師,而白蛇傳裡面講的那位法海禪師,只是章回小說中的虛構人物,是杜撰出來的。這位法海師到溈山後,雖然他以前是當官的,可是靈佑禪師對他要求很嚴格,命他每天都要負責挑擔一千多人吃、用的水。一天,他擔水擔得很是勞累疼痛,他坐下來休息時不禁埋怨地說:“和尚吃水翰林挑,縱使吃了也難消。”此話說過以後,當時那裡的僧人的肚子竟然都發脹了,大眾僧便把這件事情稟告靈佑禪師,禪師就召法海來問:“你究竟說了什麼話?”法海就把這番話複述了一遍。靈佑禪師就說:“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你挑一點水,算得了什麼?”從此以後,大眾僧的肚子便不脹了。後來靈佑禪師又准許法海閉了三年關,閉了三年關以後,才叫他去金山開道場。

當時溈山祖師有一位師弟叫香嚴禪師,他本來跟溈山祖師一樣,都是在百丈禪師門下的。香嚴禪師文化很好,辯才很高,當時他還沒有開悟,他只是文學辯才了得。他在百丈會下呢,問一答十,問十答百,聰明伶俐。百丈禪師晚年,知道自己快要圓寂,他就對香嚴禪師說:“我圓寂之後,你就到你大師兄那裡,依止他去。”兩年後,百丈禪師圓寂了,香嚴禪師就遵師命,到溈山依止靈佑禪師了。

紹雲法師(虛雲老和尚關門弟子)開示:話頭的來源

當時溈山門下有一位傑出的弟子,名叫仰山慧寂禪師,師徒倆加起來就成立了溈仰宗。那位仰山禪師已是徹悟了的人,他聽說香嚴禪師來到,就跟溈山禪師說:“這個人啊,辯才大得很,他在先師公門下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溈山禪師就說:“明天上堂,你叫他來,我來問他。”

第二天上堂,就把香嚴禪師請來了,溈山禪師問:“聽說你在先師門下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是不是真的呀?”香嚴禪師答:“不敢啊!”溈山禪師說:“我現在不問你生平所學所解,及經卷冊子上所記得的言句,只問你本分事上一句話,你要是道得出來,你就行了。”香嚴禪師說:“請大師兄先問。”溈山禪師就問:“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你的本來面目?”就要香嚴禪師回答,香嚴禪師懵懵然答不出話來,窘迫得面紅耳赤。沉吟很久後,嘗試盡其所知解者酬答溈山老人說問,都為他所不肯。香嚴便說:“請和尚為某甲說破吧!”溈山禪師說:“我若是現在給你說破,將來反會遭你埋怨責罵的。況且我就是說出來,也只不過是我的見解,於你有何相干,有何益處呢?”

香嚴禪師回去以後,翻查了自己收藏的所有經書,都找不到答案,他不禁嘆息說:“畫餅不可充飢!”於是將所有經書都焚燬掉了,並說:“此生不學佛法文字了,但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

紹雲法師(虛雲老和尚關門弟子)開示:話頭的來源

於是便離開了溈山,息止於南陽慧忠國師遺蹟之處,在那裡住茅棚了。住茅棚要自己弄飯種菜,所以他又挖了一片地種菜。過了兩年之後,一天在挖地種菜的時候,挖到了一塊瓦礫,他便拾起瓦礫向外面丟去,湊巧丟在竹子上,“啪”的一聲,就在這一瞬間,他豁然開悟了。他便沐浴更衣,焚香遙向溈山方向,禮拜贊曰:“和尚大慈大悲,於我之恩猶過父母,假使當時就為我說破,我又如何會有今日之事啊!”他就說了一首偈子:“一擊忘所知,便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到者,鹹言上上機。”

這個偈子後來就傳到溈山祖師那裡去了,溈山就對仰山慧寂禪師說:“香嚴開悟了啊!”仰山禪師就說:“這個人聰明會講,我要親自去勘試過他。”於是仰山就去到香嚴那裡,對他說:“和尚說師弟你開悟了,是不是啊?”香嚴禪師就把偈子再說了一遍。仰山禪師說:“這是你往昔習教記持而成,若真是證悟了,且再別說一偈試試看。”那麼香嚴禪師又說:“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仰山禪師說:“這是如來禪啊!祖師禪,你還沒有夢著啊!”香嚴禪師又說:“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仰山禪師就說了:“且喜師弟,你開悟了,你會祖師禪了。”

所以說,參話頭這一法,在唐朝溈山靈佑禪師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他說“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本來面目”這是不是話頭呢?

紹雲法師(虛雲老和尚關門弟子)開示:話頭的來源

其實話頭的起源可追溯至六祖時代。在《六祖壇經》中記載:惠能大師密接五祖弘忍大師衣缽後,便向南潛逃,被數百人所追逐,命如懸絲。至大瘐嶺,被一位名叫惠明的僧人所追及,惠能將衣缽放在石上,說:“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跟著便藏身於草莽之中。惠明喚:“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大師便出來盤坐於石上。惠明作理說:“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大師說:“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之後,惠能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即於言下大悟。這個壇經上的公案可說是看話頭一法的苗頭了。

一直到南宋時期,大慧宗杲禪師在雲居山真如寺任住持。當時住了五百多人,只有兩百人參禪,其他人都是念佛。為什麼呢?因為江西九江的廬山靠近雲居山,而廬山東林寺是有名的唸佛道場,受到它的感染,唸佛的人就多了。

大慧宗杲禪師看到這個情況,他便上堂對大眾說法:“你們只知道唸佛,唸佛的究竟是誰啊?若說是我自己念,你是口唸還是心念呢?如果口唸,睡著了你口還在怎麼不念啊?剛死了口還在怎麼不念呢?如果是心念,心又是怎麼樣子啊?如果是肉團心在唸,睡著了肉團心還在,怎麼又不念呢?”所以就在這不明白處,他要大家來參。

當時由於參究這個“唸佛是誰”的話頭,開悟了幾十個人,就把禪宗又振興起來了,原來唸佛的人也轉過來參禪了。

這便是一句話頭的來源,今天就跟大家說到這裡吧!

紹雲法師(虛雲老和尚關門弟子)開示:話頭的來源

——邵雲法師(一九九九年七月六日開示於寶林禪寺齋堂)

選自《紹雲法師開示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