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生态,一定充满了善意与爱

近期在着手准备月底的招生说明会,实际上我们的招生在月初已经正式开始了,更多的家长是慕名而来,依靠的是家长朋友们的口口相传。于是我就常常问自己:

为什么选择欧乐?是因为教师、活动、还是理念?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家长的关注点肯定不尽相同,但是能够肯定的是所有家长关心的核心是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昨天在和两边园园长讨论了这个问题,最后又征询了一下总园长刘园长的建议,最终总结出了这么一段话:老师和家长都希望有一个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以善良与爱为核心,专业为支柱,这个环境正向循环,给予孩子、家长、老师积极向上的力量。

好的教育生态,一定充满了善意与爱

孩子们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陌生社会的第一站便是幼儿园。这便代表着他们要开始直面社会,从自我的小世界,走进社会的大课堂。但是想让孩子们安心探索和交往,就需要一个能让他们感到放松和感到安全的环境。与物质的满足感和悉心的照顾相比,从内心深处的接纳更容易给孩子安全感。老师和家长需要做的是,允许孩子发泄情绪。允许他们有坏心情,释放掉坏情绪,才能建立安全感,更好的发展自我。

看过《奇迹男孩》的人应该都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如果要在正确与善良之间选择,请选择善良”。事实上正是如此,在幼儿园阶段,有时候,善良比正确更重要。

孩子那小而敏感的心灵很容易察觉到老师是否心怀善意。一个简简单单的拥抱经常会胜过千言万语,迅速而直接的传递出各类正能量。当然,除了善意与爱,老师也需要专业性来获知孩子的真正需求。

好的教育生态,一定充满了善意与爱

幼儿时期,学会交往是比知识获取更重要的事情。在四岁以前,孩子们更多的是处在独自游戏当中。假如在这个阶段,孩子们能够学会交往,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么在未来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大舞台,他们会更加容易与他人相处。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规则,假如你替他痛苦了,他就不知道真正的痛苦是什么样子,孩子们需要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角。

教育生态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管理层和家长的平等心。一千个哈姆雷特,肯定就会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这里就体现了一个管理层的专业性和包容性。《奇迹男孩》里的那位校长,是真正善良的校长,面对咄咄逼人的朱利安父母,不卑不亢,态度诚恳,简直不能再赞了。当朱利安的父母明言要转学时,而朱利安的一句话最终冲破了父母的傲慢:我不想离开,这里有我的朋友。就像龙应台《目送》中写到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无论未来是什么,他终将独自面对。

好的教育生态,一定充满了善意与爱

好的教育,就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灯塔,引导他们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局限,迈向更大的格局,好的教育,永远需要那么一丝善良,这善良可以像波浪一样扩大,世界可以因此更加美好。

《奇迹男孩》,一部充满教育哲理的电影,值得老师和家长细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