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都是怎麼評價其他詩人的?杜甫是“狂熱粉”,李清照太狂

“文人相輕”古來有之,特別是已經成名的詩人格調更高,因此麼,詩人之間的評價便特別有意思,筆者總結了一下,大體分成下面三種:

  • 謝靈運&曹植&才高八斗
詩人都是怎麼評價其他詩人的?杜甫是“狂熱粉”,李清照太狂


各家皆有傳言,謝靈運說過這麼一句話“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世人共得一斗”(都本自《南史丨謝靈運傳》但實際上現今流傳的《南史》沒有這段記載)。

如果說大謝真說過這麼一句話,那麼他對曹植的評價絕對只是為了吹自己而鋪墊的。古文人有這麼一種思維,越古的東西越“正宗”,比如寫詩講古、作文講古云雲...謝靈運雖然說曹植有八斗之才,但這只是為了後文自吹而張本罷了,“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得一斗”曹植反正是個死人,給他沾點便宜無妨,但當今之世麼,哼哼,你們加起來比得過我麼?

  • 狂熱粉系列

楊慎&李白&古今詩聖

謝靈運評曹植還略有鋪墊,到楊慎評李白這裡,那就非常直抒胸臆了:

楊升庵:李太白為古今詩聖。(《周受庵詩選序》)

楊慎,明代三才子之首,號稱明代最博學之人。如果對他不熟悉,那麼對他的詞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便是他所做的。

詩人都是怎麼評價其他詩人的?杜甫是“狂熱粉”,李清照太狂

楊慎


按說古人臧否,一般都講究一個章法,最次也得舉例論證,但楊慎不然,直接拋出一句“古今詩聖”,簡單粗暴,角度堂皇,令人耳目一新。

詩人都是怎麼評價其他詩人的?杜甫是“狂熱粉”,李清照太狂

李白

當然,同為李白的狂熱粉絲還有杜甫,什麼《贈李白》X2 (二年客京都、求來相顧尚飄蓬)、《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冬日有懷李白》、《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等等等。。。。

詩人都是怎麼評價其他詩人的?杜甫是“狂熱粉”,李清照太狂


  • 誰都看不起系列

李清照&宋代詞壇&別是一家

詩人都是怎麼評價其他詩人的?杜甫是“狂熱粉”,李清照太狂


李清照之於詞的觀念是“別是一家”,認為詞需符合聲律、用字雅正、兼重典實。所以在她看來,北宋諸詞人除去周邦彥之外,皆有缺點

diss柳永寫的俗: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

diss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等人不合聲律: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

diss後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等人雖然懂詞但還是有缺點:晏苦無鋪敘。賀苦少重典。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矣。

  • 瞎評系列

王國維&納蘭性德&北宋之後第一人。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這就很扯淡了,納蘭作為滿清第一漢迷,門客都是江南文壇巨擘如顧貞觀、陳維崧;最“染漢習”的就是納蘭了,其次,王國維本身挑納蘭就是因為為了符合他的早年的詞學觀念:要“不隔”、要“自然”、要“不染習氣”----挑來撿去,清初諸家,也只有選納蘭了。



總而言之麼,詩人之於詩人的評價,無非就是拉一波,打一波。符合自己詩學觀念的,就大吹特吹;背道而馳的自然就貶抑至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