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a:澳洲留学的价值,移民只占10%

本期分享人:Misa

Misa:澳洲留学的价值,移民只占10%


汉艺国际北京校区 资深建筑导师

墨尔本大学 建筑学 本科

首尔大学 建筑学 本科

阿莱夫建筑设计公司 设计师

桂林山水在度假村(爱琴岛部分)项目

北京市东城区力偶健身俱乐部项目调研和重建项目

本文适用人群:

1. 想要去澳洲留学的同学(学习&移民目的均适合)

2. 想要了解澳洲顶级院校墨尔本大学建筑学专业实况的同学

3. 准备2019年申请澳洲顶级名校的同学请仔细阅读,因为:

  • 想要申请墨大本科,我这些点都是踩着坑走过来的系统梳理
  • 想要申请研究生的同学,你的作品集需要达到我本科毕业水平,知道重点在哪儿,申请才有针对性


新西兰、澳洲、韩国实地留学评价



1. 新西兰——不适合设计学生

由于种种原因,高三我便到了新西兰,那时候的我已经学了近10年绘画,艺术功底还算扎实。在新西兰预科学习过程中,还曾被老师邀请做助教,帮助本科的学生通过绘画表达他们的主题想法,现在想来老师的起步来的还是比较早。

如果大家对新西兰留学曾有了解便会知道奥克兰大学和霍灵顿大学,这两所大学在就业率和国际认知度上都很不错,但如果你想要往建筑行业顶尖去走,新西兰并不是很合适——

新西兰会为你创造一个温室一样的环境,很舒服,更适合日后闲适生活,而对关注趋势的设计学而言,这里接触的东西还是太少。

2. 澳洲——不只是移民

关于澳洲留学的价值,很多同学其实是冲着移民去的,所以大家的问题一般会集中在读哪个专业更好移民,移民有没有什么捷径等等,借此机会我便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澳洲的体会:

首先移民有些需要个人情况,比如年龄、语言成绩这些分数,大家可以去网上查找澳洲移民评分表格,一般达到65分就可以进行申请,大家先要判断自己分数差有多少。而学校在比较偏的州区,州担保会加分,加上雇主给你签的本专业内的合同,基本可以算作毕业找到工作即可拿到身份,所以如果只是冲着移民身份去,其实不难。

Misa:澳洲留学的价值,移民只占10%


而在一个好学校习得能力,才是澳洲留学价值的大筹码——以我为例,在墨大的学习体验会让我在面对绝大多数事务所项目时能够很快适应市场思考模式的能力,不会太大心理落差,无论在澳洲还是国内,就业都不成太大问题。但能够学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在澳洲是一个需要考虑很多的情况。

老实说,澳洲艺术设计类的选项比较少,一方面澳洲还是比较偏向于技术移民,如果大家想要学习纯艺的话,澳洲的文化历史及艺术发展不及英美,这方面澳洲会更希望培养本地人才,所以大家选择还算明确。但现在各学校专业细分复杂,加上每个人兴趣不同,具体专业选择还需沟通了解才能进行推荐,大家有想要了解的,欢迎后台和我私聊。


Misa:澳洲留学的价值,移民只占10%



3. 韩国——和国内相似

Universitas 21是一个由世界上多所优秀研究型大学组成的国际高校联合体,现在好像已经扩充到了25所:


Misa:澳洲留学的价值,移民只占10%


Universitas 21成员 (cr:百度百科)

而我一直都对韩国很感兴趣,所以也凭此机会,在墨大的第三年交换到首尔大三学期,体验了一把“韩式教育”

相较于墨大更强调自主性的学习,首尔大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参与的成分会更多,且因为首尔大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有5年,大三仍在发展学习阶段,所以老师对于学生的各种技能、表达方式都很包容,而且首尔大的考核方式会比较像国内,老师一般不会挂学生,学生平均分多在80%左右,而墨大只有60多,这样的条件下你可以有更自由的思想去做自己的东西。

经历过墨大的教育体系后,我会很好接受这种亚洲式的教育——老师会讲的很详细,把一个东西讲透,作业留的清清楚楚,整个系统都会讲的很详细。这些知识对我墨大的学习都是一种补充,我知道创作流程和创作思维,首尔大的所学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溶解吸收的更容易。

墨大——一所研究型大学



在新西兰读完预科,学生基本走向就是新西兰和澳洲两个国家,选择也是比较水到渠成,加上成绩一直上游,所以当时目标便是冲着澳洲最好建筑大学——墨大、莫纳什去的且都拿到了offer,两者间还是选了认知度更高的墨大

1. 墨大——入学毕业都难

申请墨大对于语言成绩及各科成绩要求很高,因为新西兰教育体系和澳洲基本一致,所以我直接对接到了墨大本科,而且成绩从上往下排,包含我在内也只是录取了3个人。入学之后,每个学年的难度差都感觉是断崖,到了大二经常会觉得明明大一很轻松,到了大三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足以了解我们课程忙碌及压力程度。


Misa:澳洲留学的价值,移民只占10%


墨大建筑基本由studio式的design课程、construction、Breadth、建筑史以及其他选修课程组成,其中上面所提到的四门课程,除去breadth之外,每一个都是挂科大项,每年的大三学年的construction和design:fire两个课程的挂科率奇高,尤其是construction课程挂科率甚至能达到40%,可以看出墨大学生考察质量的严苛程度。下面我便与大家揭秘下这门墨大特色重点学科:

2. Construction课程

三个学期的Construction课程分别为Construction as Alchemy、Construction Analysis、Construction Design,其挂科率奇高的原因,一是确实很难,Construction as Alchemy阶段对于国际生来说专业词汇会有些吃力,而且 Analysis到Design的跨度很大,一时很难适应。

而如果考试挂科后,没有补考直接重修且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第三年的Construction Design甚至只有大三上学期安排上课,如果没有过则要第二年重修,也就意味着需要延迟毕业。简单和大家分享下我们这节课的曾经学过的内容: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s


内容很工程基础,比如讲水泥的构成、怎样做水泥、混凝土的作用是什么,或者给你个化学元素活泼表,然后任意给你两个材料问你这个材料镀一层这个材料可不可以,为什么,你需要给出理由。

Construction Analysis


这个阶段老师会给我们很多平面图、切面图,让我们画出整个房子的构造,细节到每一根钢筋的距离、钢筋半径都要写出来,还要分析出为什么这样放,为什么用三根等,这些理论内容都需要背下来。

Construction Design


第一节课老师会将一栋建筑物分成好几块,每个人分到一个部分的图纸,12周便是12个lecture,比如第一节讲foundation怎么打,再讲怎么建柱子、铆钉怎么装等等,一次课程讲1个重点,一层一层堆积起来,图纸易错的地方会给我们讲完。

这样三年的磨炼,

使我拥有了对各种结构系统驾轻就熟,指导学生创作时,能够帮助他们在无数种结构系统中高效选出最为合适的能力,我心甚慰。


Misa:澳洲留学的价值,移民只占10%



3. 和环境结合

三年课程中,老师都会问我们一个问题:你想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这里的感受包括人进入这个楼体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在楼体里面是什么样的感受,从外界能不能一下看到你的入口在哪儿,周围的人在走过的时候为什么想要走进你这栋楼,一眼看出你这栋楼功能是什么,这些内容我们要在层层老师“逼问”中逻辑严谨且有依据的说出来,你的作品集也要拥有这样被无数次质疑仍然条理清楚的实力。


Misa:澳洲留学的价值,移民只占10%


所以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到材料的性格特点,比如木头这些自然的东西会大量运用在日本建筑中,和他们“追求本质”的一种美学相契合,而大理石有时会给人很温暖的感觉,有时又会很冰冷这些都需要去考虑。而我现在成为老师指导学生时发现,国内教育很少将这种温度意识放入到培养计划中,而我也在每个项目中帮助同学们去养成这种意识,帮他们实现这种建筑设计思维构建及深入。

而且墨大建筑设计专业很看重的一点是,你的项目能不能建造出来,正在创作作品集的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如果你的项目很free,但现实中找到这种材料和结构会非常困难,老师一般会建议你换方向,这一点和RMIT、AA等建筑名校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却可以让你在就业后不会碰壁那么多。如果你不是去扎哈这种有专门定制材料实力的顶级建筑工作室工作,在墨大所学的construction及环境感受认知会非常有用。

Misa:澳洲留学的价值,移民只占10%


后记:留学三件套



如果让我说下去墨大必带的三件套,首选电饭煲,澳洲很少吃米,想吃的时候基本会买超市速食款,而电饭煲的价格超级贵,国内的同学可以带过去。另外两个针对建筑专业相关的同学,带一些不同厚度的纸、小树模型这些非常有必要,淘宝十几块钱到墨尔本就是十几刀。最后就是大家绘图常用的各种型号的笔以及自己的绘画材料可以带着,学习必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