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北京知青”文化驛站為老知青搭建重溫故里的橋樑

60年代末70年代初有近3000名知識青年千里迢迢,從北京來到延安富縣農村插隊,在鄜州大地上辛勤耕作,刻苦勞動,把他們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這片熱土,留下了許多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鄜州大地已成為廣大老知青的第二故鄉,時到今時老知青們還不時回來看望當年一起生活過的鄉親們。多年後的今天,為了迎合國家提倡鄉村旅遊的發展,給回富縣懷舊的老知青們提供便利,高萬里先生專門為老知青們籌建了懷舊情結交流平臺。

陝西“北京知青”文化驛站為老知青搭建重溫故里的橋樑


高萬里先生是陝西延安市富縣交道公社天樂大隊人。關於自己的“知青情結”,高先生給我們做了簡短介紹“當年他們村裡有許多知識青年插隊,他的父親當時是大隊的保管員、出納,後擔任生產小組長,和眾多知識青年一道工作勞動多年,和知識青年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自小就聽父親講了不少關於知青的故事,在腦海裡留下了深刻印象。”高先生的父親收集了許多知識青年下鄉時期的老木器、老傢俱。高先生開設驛站是用這些知青用過的老傢俱,通過修整重新上漆後恢復了原樣,讓人在用餐時能隱約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獨特,吸引了不少(知青、全國各地名人、書法家、畫家、及外國籍遊客)前來用餐。

陝西“北京知青”文化驛站為老知青搭建重溫故里的橋樑


關於陝西“北京知青”文化驛站的由來,高先生說他碰到過很多老知青回到第二故鄉富縣探親訪友,這些老知青們講了許多難處及尷尬的地方,他們說道:“很多老知青雖在千里之外,也一直關注著他們曾經揮灑過汗水的地方,大多數老知青早已滿頭白髮,都想在有生之年重遊故里,看還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但當年插隊與之並肩戰天鬥地的當地農友大多已經故去,在世的也年世已高,在協調聯繫上極為不便,經常聯繫不到人,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這番真切的話語引起了高先生的重視,思慮良久之後,他便有了做這項服務工作的念頭,在部分老知青的鼓勵支持下,陝西“北京知青”文化驛站便應運而生了。


陝西“北京知青”文化驛站為老知青搭建重溫故里的橋樑


陝西"北京知青"文化驛站本著為曾經在延安富縣工作過的廣大老知青們服務為目的,立足為廣大知青提供吃住行聯絡及服務陪同等方便,讓廣大老知青回到這曾經奮戰的地方時如同在家,別無二致。大多數老知青已年近古稀,陝西"北京知青"文化驛站願搭建橋樑,讓更多老知青回來看看,重溫當年一腔熱血,努力拼搏的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