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上港顫抖了嗎?深足或在中超掀起新一輪“金元風暴”

2018賽季中國足球三級職業聯賽落下帷幕,這其中具有前中超冠軍長春亞泰的遺憾降級中甲,也有大連一方這樣的全城“保衛戰(保級)”成功。當然,還有中超元年冠軍深圳的驚險衝超。

恆大上港顫抖了嗎?深足或在中超掀起新一輪“金元風暴”

深足慶祝重返中超

憑藉“同城兄弟”梅州客家最後一輪的鼎力相助,深圳佳兆業以2分優勢力壓浙江綠城,時隔七年重返中國頂級聯賽。

那麼問題就來了,近幾年在中甲揮金如土的深圳佳兆業,下賽季會在中超掀起新一輪的“金元風暴”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深圳背後的“金主”佳兆業集團。

恆大上港顫抖了嗎?深足或在中超掀起新一輪“金元風暴”

佳兆業廣場

作為中國大型綜合性投資集團,佳兆業集團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香港,2009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佳兆業控股旗下擁有二十多家集團及專業公司,分公司超100家,員工數達12000多人,總資產逾2000億元人民幣。

可能球迷們腦海中對2000億這個數字甚是空泛,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現今中超其他球隊背後的“金主”。

恆大背後的“金主”阿里巴巴和恆大集團分別以總資產2700億、2500億人民幣位居高居中超第一第二,我們熟知的萬達集團以1400億人民幣排名第三,而佳兆業的2000億比萬達整整多了600億人民幣。

從經濟層面上來看,深圳背後的佳兆業集團並不缺錢。但不缺錢的佳兆業會為深圳隊砸錢嗎?

佳兆業方面曾表示,他們十分看好足球產業的發展,這是一個有廣闊空間的產業,將會把足球產業作為一個重點產業來長遠經營。據瞭解,佳兆業早在2011年就佈局文體產業,並表示“足球是文體產業中最重要的一塊”。

 從近幾個賽季的投入來看,佳兆業集團並不是信口雌黃。

自2016賽季佳兆業集團冠名深圳這支球隊以來,本在中甲碌碌無為的的深圳彷彿“一夜暴富”。球隊定下“三年衝超”的目標,3年內集團滿打滿算為了衝超累計投入已超過10億,其中在去年就一口氣砸了近8個億。這賽季在本就雄厚的陣容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小修小補,最終在名帥卡羅的率領下衝超成功。

恆大上港顫抖了嗎?深足或在中超掀起新一輪“金元風暴”

深圳球員

以深圳目前的陣容班底,想要在中超幹出一番事業來並不現實,甚至稍有不慎便被打回中甲。為了衝上中超而投入巨大的佳兆業集團,必定不希望看到球隊在中超“一輪遊”。

除了內部因素外,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也是推動佳兆業集團大投入的一大重要因素。

深圳作為四大一線城市之一,經濟實力毋容置疑。而在體育文化版塊方面,特別是足球領域,深圳對比其他一線城市顯得頗為落後。

2018賽季中超16支隊,北上廣各擁有兩支中超球隊。而深圳僅深圳佳兆業一支中甲,兩支中乙職業球隊,就連同省的梅州這樣的N線城市都已經擁有兩支中甲,一支女甲(2018賽季已經衝超),共三支職業球隊。

可以說,深圳足球的整體實力與經濟實力並不匹配,深圳需要一支中超球隊來滿足市民的文化消費水平,提高外來人民對這個城市的歸屬感。當然,中超公司也需要深圳這樣經濟實力彪悍的大城市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恆大上港顫抖了嗎?深足或在中超掀起新一輪“金元風暴”

深圳重返中超

為此,深圳市人民政府在2016年推出了《深圳市足球振興行動計劃》。該計劃從職業足球的發展、青少年足球以及社會足球的發展,都列出了明確的分工以及職責。目的是加快深圳足球的快速發展,將足球打造成深圳的一張“城市名片”。

據悉,深圳政府對在深圳註冊並冠“深圳”隊名,參加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俱樂部,每賽季給予不超過2500萬元的資助;對在深圳註冊並冠“深圳”隊名,參加國際職業足球聯賽或中超聯賽取得前三名成績的俱樂部,給予不超過3000萬元的獎勵;對參加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獲得晉級的俱樂部,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的獎勵。

恆大上港顫抖了嗎?深足或在中超掀起新一輪“金元風暴”

中甲冠軍獲得深圳市政府1000萬獎勵

在這些內外部因素的強力推動下,或許下賽季我們會看到一支新的土豪球隊在中超掀起新一輪的“金元風暴”。但在足協引援調節費等政策的制約下,深圳佳兆業想在轉會市場上開啟“買買買”的模式並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