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未来方向

数十万低碳领域从业者的共同关注低碳工业网9月25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现在距巴黎气候大会仅有两个月时间,会上各国将努力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在此背景下,全球希望了解中国如何采取气候行动。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已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遏制全球变暖方面,中国正在和将要采取哪些措施呢?开放气候网络最新发布的两篇论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中国“十二五”时期气候变化政策实施评估报告》全面评估了中国自2011年以来的减排措施和气候变化行动,而《实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趋势和减排潜力》对推测中国未来增长多方面情况的多个模型进行研究,分析未来数十年中国可能出现的排放路径。这一研究展示了中国如何通过采取气候行动,确保排放在2020至2030年进入增长停滞期,并在2030年后开始下降。通过进一步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中国可低于目标排放水平实现峰值,且使累计排放量低于预期水平。气候行动的新时代“十二五”时期(2011-2015)标志着中国气候行动的新时代。中国的气候政策从仅制定宏观目标或确定优先发展领域,转变为逐步建立包含具体减排措施的气候政策框架。当前,中国的领导层意识到,气候和能源政策可以创造就业机会,通过提升效率来减少污染和节约资金,提升能源安全,改善全民健康状况,以上改变都将帮助中国更好地获取其国内经济利益。

中国气候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未来方向

目前,中国正努力实现甚至超越气候和能源的“十二五”目标。“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约束性指标,包括到2015年,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能源强度降低16%,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17%,并将非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11.4%。2013年中国森林覆盖率为21.63%,2014年非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1.2%,两者均非常接近2015年目标。开放气候网络分析估算,2014年中国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分别降低了13.4%和15.5%。在国内进展的基础上,中国以具体国家政策为支撑,提出了意义重大的国际承诺。这一举动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实现目标的信心。

中国气候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未来方向

关注三项关键行动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而言,引领规模巨大、变化迅速的经济体迈向可持续未来都是一项艰巨任务。但是,中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迅速适应并取得了巨大进展。若要在现有进展的基础上持续向低碳发展目标迈进,中国可采取以下行动,包括提高透明度和数据准确性,强化政策执行和合规机制,制定更多具体政策促进碳捕获与封存。此外,中国还可完善不同政策间的协调机制,鼓励政策制定上的创新,并建立更加全面的系统来追踪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所产生的影响。中国已为实现2015年目标打好基础,但必须继续努力才能实现其新提出的国际承诺并继续开展气候行动。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研究发现,以下三项重要政府行动可能会对中国排放产生长期影响。1)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2012年能源消费的排放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8.5%;2014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中国正考虑制定能源和煤炭的消费总量目标,并可能将其纳入国家、产业和省级“十三五”规划。如果这些目标最终纳入规划,政府将确定目标形式,包括以政府直接干预为支撑的约束性目标,以及可以通过较温和措施实现的预期性目标。政府制定目标的方式将显示该国的雄心水平,并直接塑造中国的排放轨迹。2)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014年11月,中国承诺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并争取提早达峰。为实现该承诺,中国需制定温室气体排放绝对增长量的目标。虽然政府尚未提出峰值水平,研究表明到2020年,通过完善政策,中国有能力将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90-100亿吨。政府已开始制定这一目标,政府官员需将国家温室气体增长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至地区(省市)和产业层面,确保措施的有效落实。3)实施国家碳定价体系研究表明,实施碳定价是确保2030年或之前达到碳排放峰值的重要政策工具。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政府将于2017年建立全国排放交易体系。为了对这项重要工作做好准备,政府正努力建立强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报告和核查系统,确定排放配额的数量并制定分配方案,以克服各种技术和政治壁垒。迎接巴黎峰会近年来,中国、美国、欧盟及其他各方不断推动气候行动,为即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气候谈判注入强大动力。短短几年,中国在气候行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不作出任何国际气候承诺,到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降低碳强度,再到承诺碳排放峰值并实施一系列减排政策工具。未来,中国可通过继续努力保持这一趋势,超额完成低碳发展目标,并激励全球开展更大规模的气候行动。本文作者:宋然平、齐晔。本文合著者齐晔为首屈一指的中国环境政策专家,现任北京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高级研究员。低碳工业网每天与您相约,风雨无阻专注低碳领域资讯、技术、产品投稿:[email protected]低碳工业网是“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唯一对外宣传平台。引领低碳企业,共建低碳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