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清沒有像印度一樣完全淪為殖民地,而是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老兵東雷


表面上看:晚清政府治理下的舊中國和當時的印度的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樣都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同樣都是人口規模龐大的大國、同樣面臨的是不遠萬里而來的西方列強,然而在列強的侵略之下印度徹底淪為了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而中國卻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在英國成功建立起殖民統治之前印度次大陸處於莫臥兒帝國的統治之下。莫臥兒帝國是由蒙古和突厥混血的帖木兒帝國的後裔創建,信奉伊斯蘭教,他們原本生活在中亞,後來征服了印度次大陸的土著居民才得以開創自己的帝國。然而印度絕大多數居民仍然信奉印度教。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和清王朝有些相似:同樣都是外來民族征服土著居民得以創建的國家。其實兩者具有本質的不同。

清王朝儘管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所開創的王朝,但有清一代兩百餘年是不斷持續漢化的——清王朝使用漢語、漢字,政治體制上也延續自秦始皇嬴政一統華夏以來的大一統中央集權制度,除了要求漢人剃髮易服外這基本上就是一個高度漢化的王朝。當西方列強入侵時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早已日漸平息,反而因為外敵的入侵更加使中華民族內部各族系變得更加團結。

莫臥兒帝國名為帝國,其實僅僅只是憑藉武力征服了印度次大陸,然而卻沒從體制上改造這塊土地——莫臥爾帝國對當地的印度教高種姓貴族們保留了相當的特權,於是在帝國境內形成了一個個較為獨立的土邦,說白了就是典型的國中之國。當莫臥爾帝國國力鼎盛之時土邦王公們自然只能俯首稱臣,問題是在專制皇權政體下帝國的國力能以長久強盛——開創之君故去後國力往往在一個個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君主手中日益傾頹。這時土邦王公們還會聽命於帝國的號令嗎?與此同時印度教底層人民因為遭受沉重的壓迫,因此和莫臥兒帝國之間存在著尖銳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

1658年莫臥兒帝國的奧朗則布從父親沙賈汗手中篡奪了皇位。奧朗則布是一個極端狂熱的穆斯林——他放棄了莫臥兒帝國早期的宗教寬容政策:對非穆斯林徵收人頭稅,將印度教徒逐出政府,並大舉拆毀印度教廟宇與神像。這些政策激起了莫臥爾帝國的非穆斯林人口的激烈反抗:錫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為莫臥兒帝國公開的敵人,而新興的馬拉塔人國家則成為帝國最大的威脅。要說奧朗則布的軍事素養還是過硬的——莫臥兒帝國的疆域在他在位時擴張到最大限度,但依然無法將反對勢力全數鎮壓下去。到18世紀初奧朗則布去世時留下的已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帝國,而當印度次大陸上各路勢力婚戰不休之際作為外來殖民者的歐洲人也沒閒著:英國逐漸從殖民印度的歐洲各國中脫穎而出。用馬克思的話說“大莫臥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全部征服了“。

事實上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印度更多的只是一種地緣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恰恰是在英國殖民時期才催生了印度人的民族意識。相比之外中國無論如何衰敗都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完整國家。清末美國駐華公使芮恩紳在給美國國務院的年終報告裡曾說道:這個國家的領導者無疑是昏庸的,官員也是無知的,但是他們的人民卻擁有雄獅般的氣概。他們勤勞而質樸、聰慧而向上,一旦擁有了有力的領導一定會成為最強大的國家。儘管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是眾所周知的,可即使是在這一時期中國人民也沒完全屈服於列強的淫威:左宗棠抬棺出徵收復新疆;劉永福的黑旗軍先後參與中法戰爭和臺灣抗日;馮子材在鎮南關大破法軍;劉銘傳在基隆戰勝法國將領孤拔;1909年廣東水師提督李準一行前往西沙群島巡視,在永興島升起中國國旗,以此宣告中國對南海的主權。儘管中國人民自發的反擊外來侵略的運動始終面臨著武器裝備技不如人的問題,但我們要知道中國的國土面積幾乎相當於整個歐洲,這意味著中國具有天然廣闊的戰略縱深,即使反擊外來入侵的鬥爭一時受挫,那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戰略空間以換取時間,同敵人進行長期的持久抗戰。正是中國廣闊的戰略縱深和中國人民自身的抵抗成為了中國避免像印度一樣完全徹底淪為殖民地命運的內因。

中國之所以在近代史上沒完全徹底淪為列強的殖民地除了內因之外也有外因:1900年中國遭遇了由日、俄、英、德、法、美、奧、意八國組成的侵略聯軍的武裝侵略——這固然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民族危機空前的時代,然而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正因為視中國為肥肉,意欲染指分羹的列強實在太多了反而使中國被完全佔領的概率大大下降——列強之間本就是利益的勾結,談不上任何交情可言,這意味著誰都不願意其他列強通過對中國領土的佔領而強大起來,因為這將威脅到自己的利益。美國作為列強中的後起之秀之前在中國並無多少利益可言,因此不希望中國徹底淪為其他列強的殖民地,而是作為一個門戶開放的市場,因為這樣對美國而言最有利。日、俄兩國則對中國東北地區包藏禍心,誰也不願對方在瓜分中國的過程中獲利過多。這一時期正是一戰前夕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形成時期,歐洲的英、法、德等國之間的關係也是錯綜複雜,很難坐到一起商討瓜分中國的問題。也就是說列強之間的矛盾牽制是中國避免完全淪為殖民地命運的外因。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印度就是一個地理名詞。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丘吉爾語)因為在西方國家裡。

印度根本就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區。而中國無論如何衰敗都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始終基本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沒有分裂。

晚清末年美國駐華公使芮恩紳在給美國國務院的年終報告裡說道:這個國家的領導者無疑是昏庸的,官員也是無知的。但是他們的人民卻擁有雄獅般的氣概。他們勤勞而質樸。聰慧而向上。一旦擁有了有力的領導一定會成為最強大的國家。顯然,雄獅般的中國人民不願意成為殖民地的奴隸。



再一點就是國土廣大的中國,根本無法被一個國家所佔據。幾個國家瓜分又得不償失(也有分贓不均的原因。)中國自古就是大一統王朝,向心力十分強大。意圖分割國家根本不現實。再就是西方國家通過戰爭就可以從滿清政府那裡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利益。比自己殖民利益更大。所以就放棄了殖民統治。


還有就是,滿清落後只是軍事和政治制度落後,但國家架構比西方國家還要完善,隨著時間的推進,滿清已經逐步‘’融入‘’國際社會。殖民化中國已經不現實。而通過不公平貿易,金融經濟卻可以更加合法性掠奪財富,這樣豈不美哉?也就是說,不殖民可以獲取更大的利益。殖民就失去了現實意義。

最關鍵在於,殖民統治地,首先就必須要徹底消滅這個國家文字與文化,因為文字與文化是這個國家的根基與文明基因,是民族自我認同和精神歸屬,西方國家要在文字和文化上消滅中國文明簡直就是痴心妄想。文化是中國免於被殖民的最大原因。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誠邀,為何大清沒有像印度一樣完全成為列強的殖民地,竊以為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大清自己的原因

大清在道光帝以前,一直自詡為天朝上國,然而鴉片一戰,國威淪喪,大清割地賠款,簽訂南京條約,從此滑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清雖然戰敗英國,可是當時的大英帝國的確是世界第一強國,強大如法國等列強也不敢說能打的過英國,所以列強依然以大清為強國,至少也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這與印度不同。再者,中華地大物博,數千年的封建統治使得國家的凝聚力和認同感非常高,所以中國也並沒有分裂之內的。


其次,列強自己的原因

列強多來自歐美,他們與大清實際上並沒有領土接壤(除了沙俄老毛子),列強想要的是大清的財富,茶葉,瓷器等等,他們並不想直接統治大清,實際上也沒有哪個列強敢自己獨吞大清,撐不死他,所以大清也就在列強的矛盾中苟延殘喘了60年。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一半是實力,一半是運氣。

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而所謂的近代史也是一部半殖民地史。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社會是在1900年的庚子事變之後,清廷完全淪為了列強統治的工具。

而印度則是在1818年的時候,完全被英國控制。之前還有不少可以抵抗殖民者的力量,比如馬拉塔聯盟。

1858年,印度大起義被鎮壓之後,英國加強了對印度的統治,直接任命總督統治印度。至此,印度徹底淪為英國殖民地,一直到1947年。

兩國命運之所以不同,跟國情以及西方殖民主義的發展階段有關。

一、國家能力不同

印度的民族和宗教非常複雜,很多民族自古就保持著自治傳統,也就意味著印度的割據狀態很嚴重。

莫臥兒帝國對印度的統治,雖然實行的是中央集權,但並不徹底。

帝國向被臣服的地區派出總督,總督權力雖大,但要依賴當地的王公或者宗教領袖來治理。因為宗教、民族都不同,語言也不一樣。

18世紀初期,莫臥兒帝國已然分裂,對抗英國殖民者的是各地的王國。但這些王國之間互相征戰,削弱了對抗殖民者的力量。

從國家層面來說,印度是不具備抵抗侵略的國家能力的。

馬克思有過一段分析:“大莫臥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將他們全部征服了。”

相比之下,清朝一直保持著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權力非常集中,內部也沒有宗教衝突。這種國家能力,使得清朝有相當的實力抵抗侵略者。清朝一直在試圖自救,比如搞洋務運動。


二、工業革命之後殖民主義本身的變化

18世紀的時候,西方殖民主義還處於重商主義階段。所謂的重商主義就是以壟斷貿易、掠奪資源、積累資本為目標。比如荷蘭壟斷貿易導致的英荷戰爭,西班牙掠奪美洲的金銀,英國對孟加拉金庫的掠奪。

到了19世紀初,處於第一次工業革命階段的西方國家,對外擴張演變成了佔領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以前的壟斷貿易變成了自由貿易。

19世紀的殖民活動,主要是向殖民地移民,拓展工業和農業。

19世紀末期,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這種趨勢加劇。荒無人煙的地方,只要有礦產都成了各國搶奪的對象。

印度由於國家能力弱,在重商主義階段就已經淪陷,英國利用壟斷貿易排斥了其他殖民者,獨佔了印度。

清朝由於國家能力相對較強,則挺過了重商主義階段的殖民擴張,也就是說當時沒有殖民者能夠獨佔,後面自由貿易階段也就沒有機會了,因為自由貿易階段競爭者多了,不太可能出現獨佔者。

20世紀的帝國主義階段,自由貿易時期的商品輸出轉變成了資本輸出。列強競爭加劇,誰想獨佔,就會遭到其他列強的攻擊。比如日本一直試圖獨霸東亞,但總會遭到西方列強打壓。

總而言之,在面對殖民者侵略時,不同的國家能力決定了不同的國家命運。


我是迷蝶夢,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喲。



迷蝶夢文史社


因為我們不想當狗,想做人!

在世界近現代史上,作為東方國家的我國,古代是極其輝煌的,然而近代卻是極其悲慘的。

但是相比於印度而言,我們的運氣又好了太多,在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時,我國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憤然而起,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國家。

同為四大古國之一,印度和我國同樣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但是為何近代以來的命運截然不同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歷史背景不同

|雖然都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但中印兩國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國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實現了科技的巨大進步,例如四大發明;完成了專制皇權的政治框架建設,例如專制皇權達到頂峰;完成了疆域各板塊的整合,統一了中原、東北、蒙古高原、西域以及青藏高原地區。

而印度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打瞌睡,除了不斷被征服,這片土地上再也沒有更大的建樹。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印度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地理概念而存在,在南亞次大陸這片熱土上,分佈著大大小小几百個土邦,在英國殖民者打敗葡萄牙和法國殖民者,成為南亞次大陸的主人後,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印度。

而我國自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確立了專制皇權的大一統制度,這一制度具有高度集中的特性,它使統治區域的各板塊連成一個牢固的整體,特別是能對外來入侵進行相當強烈的反抗。

所以當殖民者登陸我國沿海時,儘管清軍戰鬥力弱雞,民眾麻木愚昧,但殖民者仍然遭受到層出不窮的反抗,這使得他們不得不考慮用全新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的殖民利益。

相比之下,在印度就簡單多了,雖然英國殖民者人數較少,但是隻要給予土邦領主以巨大的利益,他們就心甘情願的為英國殖民者所驅使,成為英國殖民統治的馬前卒。

2、國土面積不同

龐大的國土面積,不僅意味著海量的資源和巨大的市場,還意味著巨大的國土縱深。

而我國和印度之所以遭受到完全不同的命運,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國土面積要比印度大得太多太多。

清朝末年,即使我國的領土總面積從1316萬平方公里下降到1100萬平方公里。但總面積仍然幾乎是400萬平方公里的英屬印度的三倍。

這就使得同樣是遭受英國殖民者的入侵,想要徹底征服我國,就需要比印度多派出至少三倍的力量。

而無論印度還是我國,距離英國本土至少萬里之遙,每多派出一名士兵,就意味著多一份付出,這對於侵略者而言,無疑是一項巨大的負擔。

而且,由於印度從來就沒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國家,所以即使是400萬平方公里的英屬印度,也是英國人包打下來的,國土縱深什麼的無從談起。

而當時的我國領土,大部分是清朝前期統治者開拓的,具有強大的凝聚力。這使得清朝在面對殖民者入侵時,能夠比印度更充分地利用國土遲滯列強的侵略。換句話說,清朝能夠割讓更多的邊緣領土保住主體部分。

3、殖民者不同

中印兩國在近代的國運截然不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面對的侵略者是完全不同的。

雖然我國和印度幾乎同時遭受列強入侵,但當時的明朝對侵略者進行了激烈反抗,迫使早期的侵略者難以得逞,而印度則開始一步步被侵略者蠶食。

等到19世紀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殖民者捲土重來時,印度幾乎已經全面淪為英國殖民地,而清朝的厄運才剛剛開始。

不過雖然侵略清朝的列強有很多,但正因為侵略者有很多,對清朝的殖民訴求不同,這使得他們不可能在全面殖民清朝問題上達成一致,比如俄國想要全面佔領長城以北,英國和日本就堅決不同意。

而因為列強的相互扯皮,清朝統治者也充分發揮“以夷制夷的策略,在客觀上保全了大部分領土。

而列強也終於意識到:清朝不是印度,想要徹底殖民清朝,甚至獨佔清朝的美夢是無法實現的。

另外在近現代史上,不能忽略的一點就是:

我國的社會各階層對於西方文明具有超乎尋常的默契和警惕性,從基督教在我國推廣的舉步維艱就能看出端倪。而地主和士紳階層深受儒家倫理的影響,和中華文明圈外的蠻夷合作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這也在客觀上使列強的侵略無法一帆風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因為中國在被殖民的過程中爆發過多次大規模的反抗,而且反抗意識還在增加。

義和團就是一次轉折點,至此,西方國家放棄以殖民地的形式瓜分中國。

印度被征服,和它的種姓制度關係很大,英國只要勾結他們的貴族,基本就把印度控制下了。而中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和階級躍遷意識就重來沒有停止過。

尤其是面對以奴役、野蠻掠奪為主的殖民者,一開始是用迷信武裝自己,後來是對未知的恐懼,再後來開眼看世界後的救亡圖存。殖民者雖然有優秀的武器,但是太依賴後勤,根本無法深入中國作戰,無法發動大規模戰爭,只能發動一些直取黃龍的戰役,使得他們沒辦法深入控制中國大地,只能控制一些沿海沿大江的城市。


咱來了


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計中藏。
法蘭西,佔廣州,窺視黔桂。德意志,膠州領,虎視東方。新日本,取臺灣,再圖福建。美利堅,也想要,割土分疆。這中國,哪一點,還有我份?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壓制我,眾漢人,拱手降洋。——摘自陳天華《猛回頭》

我國被侵略,和印度是不一樣的。

印度是直接被英國殖民,而我國在當時,基本上算是各大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瓜分博弈。

就像一戰結束後,我國作為戰勝國,居然不是收復日本的土地,而是轉讓給別的國家,同時還要給戰敗國賠錢!

但是即便這樣,我們國家相對於印度,還是好了一點,雖然是傀儡政權,但是能夠在多國博弈下,夾在縫裡生存,也是可以的了,起碼還保留著一絲尊嚴,沒有被滅國。

而印度則不同,直接被殖民,其實就相當於滅國,印度人根本不被英國人當人看。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當時世界是英國獨霸的,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全世界大約4~5億人都是英國的國民,佔了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佔了世界的五分之一。
而到了通商中國的時候,那時候西方工業革命國家已經都起來了,英國雖然還披著日不落帝國的外衣,但是也不敢說就能幹掉其他西方強國。

再加上世界局勢緊張,英國也無暇顧及中國,雖然清政府比較好打,但是別的國家也想來分杯羹。

英國是趁著獨霸、雄起的時候侵佔了印度,到了清政府的時候,其他工業國家也起來了,它想獨佔中國,也是不可能的。

而清政府為什麼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國家?主要是因為那些國家分贓不均,如果他們都統一了戰線,清政府還是會淪為完全殖民地國家的。


魏青衣


首先,我們看一下清朝的情況。由於長期的閉關鎖國,清朝在文化、制度、軍事等各個方面,與西方列強都有明顯的代差,這種代差在短時間內無法彌補。但清朝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從秦國統一天下開始,我國已經逐步形成了認同感,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西方列強下手太狠,肯定會遭到各地的全力抵抗。在庚子戰爭時期,西方一些國家曾經出現了要瓜分清朝的想法,但是認真計算以後,發現統治成本太高,還是留下清朝統治最合適。如果當時西方列強瓜分了清朝,面臨的局面和抗戰時期的情況差不多。

我們講一下印度的情況,印度大陸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而不是一個政權或者國家。在歷史上,印度大陸從來沒有統一過,一直處於各個政權相互對抗的局面,這與東亞大陸完全不同。在17世紀,英國人開始染指印度大陸,這片大陸的面積太大,英國無力一口吃下。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開始了逐步拉攏和蠶食政策。印度各地的王公們逐步開始幫助英國,因為大家沒有最基本的認同感。到了19世紀初期,英國已經直接控制了印度大陸60以上的土地。英屬印度基本形成,當時的印度包括了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地。

由於印度大陸的特殊情況,印度一直認同自己屬於英聯邦,但不屬於英國。在20世紀初期,印度開始了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當時,印度人並不反對英國的統治,僅僅是要求公正的待遇。在一戰和二戰期間,英屬印度軍隊,跟隨英軍在各地作戰。由於長期的戰爭,英國的國力損失很大。到了二戰結束以後,英國不得不同意印度的獨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後獨立。印度獨立以後,與英國的關係仍然非常密切,印度軍隊的操練方式仍是英式的。





繁華萬里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發展中國家,再加上中印有長達1700多公里的領土接壤,許多人往往不自覺的將中國和印度放在一起比較。比如在近代,印度徹底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同一時期同樣飽受列強欺凌的大清,卻沒有像印度一樣成為列強的領地,為何會這樣呢?

中國和印度

首先,中國和印度其實根本就沒有可比性。雖然我們往往將中國和印度視為兩個文明古國,但是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始終沒有斷絕文明傳承的文明古國,而印度的所謂文明古國,真的只能在古籍中尋找了。

印度的歷史對於原住民而言,其實就是一部悲催的被征服史,不斷有外來民族征服印度次大陸。最神奇的是,印度這塊土地上還滋生了獨一無二的種姓制度。占人口絕對多數的原住民們十分順從的服從著外來統治者的壓榨。

因此,印度最後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對於印度人而言,來自海上的英國殖民者,與之前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等外來統治者,並沒有什麼本質不同。而真正比較兇殘程度的話,似乎英國人還要好於遊牧民族。因此,印度人自然沒有什麼理由反抗。

其次,雖然在當代,印度是一個主權完整的國家,但是在印度脫離英國殖民者之前,印度從來不是一個國家的概念,而只是一個地理名詞罷了。即使在印度古代最鼎盛時期,依然未能有一個王朝統一南亞次大陸。

殖民地時期的印度

因此,居住在印度各地的各個民族,也從未有過國家的概念。自然,他們也就沒有為國家和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爭取獨立的可能了。根本就沒有國,又何來為國犧牲呢?

中國則截然不同,中國作為傳承至今的文明古國,國家和民族的意識早已形成,中華民族的驕傲也已深入骨髓。因此,即使清朝的愚民政策、文字獄等措施打斷了中國人的脊樑,但中國人依然從未放棄反抗。

時局圖

面對列強的侵略,面對當年我們視為蠻夷的西方人,中國人民也從未屈服。對於列強而言,如果真的妄圖征服中國,且不說列強彼此之間的矛盾,單就征服中國所需要的代價,就遠不是他們所能承受的。

所以,雖然列強一次次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中國劃定了勢力範圍,但是他們的極限也就是在中國獲取特權,扶持利益代言人。想要直接統治中國,化中國為殖民地,卻幾乎不可能。猶如古代王朝,權傾天下的權臣比比皆是,但掀翻傀儡皇帝篡位成功坐上皇位的,卻寥寥無幾。

列強瓜分中國

最後,則來源於人民的反抗意志。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民的反抗就從未停止,也湧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雖然中國人民的反抗併為擊敗列強,但是也極大的增強了以列強徵服中國的難度。

而印度人卻很少有大規模反抗。不知道是習慣了,還是得益於種姓制度,印度人逆來順受的承受能力的確超強。也因此,印度成為英國諸多殖民地中收益最大,統治最為順利的地區。


鳶飛九天2018


清朝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而是保持著半殖民地的地位,有內因也有外因。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英國進入印度較早,當時除了葡萄牙之外基本沒有其它國家與英國爭雄,而葡萄牙也處於逐漸衰落之時,所以英國有著充分的時間在印度次大陸縱橫捭闔,最終一家獨大。但進入清帝國時,新老列強都已經將觸手伸到了遠東,英國再強,也只能儘可能多佔一些勢力範圍,而無法獨清朝。

相比之下,清朝也明白,作為弱國,想要在亂世強國之中生存下去,就必須善於運用外交,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求生存空間,再找機會翻盤。這一點,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清朝外交官員表現得可圈可點,比如三國干涉還遼、又比如日俄戰爭中的局外中立,雖然最後因為國力弱小沒有爭取到最優結果,但畢竟保持了國體尚存。最值得一提的是八國聯軍侵華一戰,在李鴻章的努力下,清朝首都被佔卻不割地,這裡有清朝善用國際局勢的原因在裡面,同時也是因為列強之間的矛盾也非常深。

那為什麼清朝沒有成為列強“共同”的殖民地呢?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還有一點:清朝在太平天國之後對地方尤其是南方諸省的控制力已經非常薄弱,東南互保事件就是明證。最後列強轉而扶植地方大吏,自然又成一番亂鬥之景象了。

不過這也是機緣巧合吧!如果當時來清朝的只有英國一家,恐怕清朝的命運與印度也差不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