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出金庸,金庸十大武功秘籍(一)——《降龙十八掌》篇

天下武功出金庸,金庸十大武功秘籍(一)——《降龙十八掌》篇

降龙十八掌是金庸小说创作的武功,招式名称取自《周易》。原名「降龙廿八掌」,在北宋年间本为二十八掌,当时帮主萧峰武功盖世,萧峰用自身所感及义弟虚竹逍遥派武学天山六阳掌的精要,化繁为简合力创出此天下第一刚猛掌法。


天下武功出金庸,金庸十大武功秘籍(一)——《降龙十八掌》篇

【这降龙十八掌可说是武学中的巅峰绝诣】,当真是无坚不摧、无固不破。虽招数有限,但每一招均具绝大威力。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王重阳等尽皆称道。


天下武功出金庸,金庸十大武功秘籍(一)——《降龙十八掌》篇

萧峰于丐帮武学的传承与发展也可说功勋卓著,萧峰死后,由义弟虚竹子代传,自此世代传承;洪七公、郭靖先后以此掌法威震江湖,至耶律齐之后开始逐渐失传,元末时只剩十二掌,史火龙死于成昆之手后降龙十八掌极可能从此不见于世。后周芷若取出屠龙刀倚天剑中之秘笈,降龙十八掌亦在其内,最后完整的十八掌掌法落在张无忌手上。

《降龙十八掌》武功秘籍的招式、心法、用法如下:

(一)潜龙勿用(龙蛇之蛰)

招式:身形速退,气沉丹田,弓步龙行,双掌下拍。

心法:初临敌阵,探听虚实,一阳在下,遯世无闷,隐而未见,潜龙勿用。

用法:两人初搭手接招,未知敌方情况,此时宜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敌进我退,双掌接招,抖腕拍出,似龙入水,化解敌方进攻并使其失去重心,然后可以翻手击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说明:双掌下滚球,外翻推出。

(二)见龙在田

招式:震脚下蹲,金刚捣椎,屈以求伸,先收后发。

天下武功出金庸,金庸十大武功秘籍(一)——《降龙十八掌》篇

孙兴版郭靖,犹如重机枪扫射

心法:团而缩,小也,伸而发,大也;施力发劲、由小而大,现也;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田。

用法:贴身肉搏时,身体收缩成团,震脚击其下盘,然后四肢爆发而出,毕全身之力,故曰见龙。

说明:左震脚,捣椎,同时身形收缩而后舒张发力;右震脚,捣椎,同时身形收缩而后舒张发力。

(三)尺蠖之屈(天蝮之屈)

招式:退步侧身,双掌下挥,由下收之,自上攻之。

心法:夕惕若厉,阴在下也,终日乾乾,阳在上也,尺蠖之屈,以求其伸,君子中正,阴阳应之。

用法:若敌人自下路来犯,攻我地位、尾位。则退步侧身,避其锋芒,双手下挥,屈以求伸。化敌之力,蓄己之劲,进步推掌,势不可挡。

说明:双掌左下走斜弧形,双掌右下走斜弧形。

(四)或跃在渊(鱼跃于渊)

招式:虚步下蹲,柔以接物,双掌上挥,上收下攻。

心法:或跃在天,或沉在渊。跃而在天,好风助也;沉而在渊,我心意也。或跃在渊,阴阳合也。

用法:若敌人犯我天位、首位。双掌自中路挥出,接敌之劲而送之上天,然后沉身收式,自中路、人位而还攻之,可双掌,可单掌,可肘击。攻势凌厉,如降龙入水,归于潜渊。

说明:双掌左上斜划弧、双掌右上斜划弧、左上斜划弧开合肘、右上斜划弧开合肘、左勾手单鞭掌、右勾手单鞭掌。

(五)飞龙在天

招式:退步分掌,一前一后,一上一下,跃身而起,飞龙在天,降而击之。

天下武功出金庸,金庸十大武功秘籍(一)——《降龙十八掌》篇

钟汉良版乔峰,从天而降的掌法,一掌出,大地崩裂。

心法:飞龙在天,伸也、升也,如英雄得志,而飞腾宇宙;降而击之,屈也、下也,挟雷霆之威,有河决之势。

用法:若敌方自中、下路来犯,击我身、尾之人位、地位。侧身压掌而化之,此阴也;抬掌提膝而击之,此阳也。

说明:左足独立右掌击,右足独立左掌击。

(六)亢龙有悔

招式:步有虚实,可退可先。抬掌若霸王举鼎,进掌似巨人推山。

天下武功出金庸,金庸十大武功秘籍(一)——《降龙十八掌》篇

梁家仁版洪七公,横扫一片树林

心法:物极必反,亢必有悔。以极阳之势,待强弩之末,有悔得吉,彼吝得凶。

用法:敌自天、首之位袭来,则弓步以待、活如车轮,抬掌接之,举而过顶,待敌势尽,翻掌拍之,两阳交战,知悔者吉。

说明:双手上划弧进推掌。

(七)时乘六龙

招式:一掌在上,一掌在下,上者下降,下者上升,近肘远手,击其心腹。

心法:此阴极而生六阳也,由收缩而转为舒展,首身尾三路出击,气力自丹田行至手指。

用法:龙之为物,伸缩而已,收缩蓄力,避其锋芒,近身爆发,击其要害。

说明:左旋双掌交叉,合而开掌、开拳或开肘;右旋双掌交叉,合而开掌、开拳或开肘。

(八)六龙回旋

招式: 仆步,双挥掌,双掌同侧上挥过顶。

心法: 乾卦六龙,刚健不止,下盘为基最为重,双掌切力不可迎。

用法:此招应敌方之中位扫腿,以仆步降低中心,双掌顺势击打对方腿部,致使对方失去平衡。

说明:左枪挑滑车;右枪挑滑车;左右背剑。

(九)履霜冰至

招式:分掌,一掌在胯,一掌在咽喉,此虚招也;抬脚,侧身,击其下盘,此实招也。

心法:履霜,坚冰至。掌护门户,意在脚下。霜与坚冰,无不摧之。

用法:虚招与实招同时打出,虚招保护咽喉、化敌力,实招攻击敌方下盘,如铁蹄奔驰原野,无坚不摧。可破扫腿与踢腿,也可主动出击。

说明:左抬脚,神龙亮掌;右抬脚,神龙亮掌。

(十)龙战于野(双龙取水)

招式:起身,而后双掌从体侧至顶,弓步,双掌向下向前拍出。

心法:地势坤,君子以厚的载物,龙战于野,阴接于地。

用法,无路可退,阴转为阳。近身格斗之法,双掌击打敌中路来犯之手臂关节,或击打双耳,向前发力拍出。

说明:双掌贯耳左摆;双掌贯耳右摆;双掌中压左推;双掌双压右推。

(十一)利涉大川

招式:虚步,侧身,前掌击发,后掌引化,击发在上,引化在下,圆如车轮,快似舟楫。

心法:涉大川必借助于舟楫,治洪水必因势而利导。侧身引化,避其锋芒;侧身击发,避实就虚、借力打力,力道倍增。

用法:引化中路之打击力,击打元首与咽喉——近身之战。

说明:左倒卷肱掌;右倒卷肱掌;左化式掌;右化式掌。

(十二)密云不雨

招式:一掌在上,一掌在下,双掌划圆,盘旋不止。

心法: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蓄而不发,守中不击。阴阳交错,二龙戏珠。

用法:此摔法也,蓄积力道,顺势摔人,不主动出击,密云不雨也。

说明:双掌顺时针盘旋;双掌逆时针盘旋。

(十三)神龙摆尾(履虎尾)

招式:避其锋芒,转身,抓,摔。

天下武功出金庸,金庸十大武功秘籍(一)——《降龙十八掌》篇

胡军版降龙十八掌

心法:《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敌刚猛而来,必随其而动。“武人为于大君”,用武之时也。

用法:转身至关重要,重心降低,转身迅速,抓摔有力。

说明:双掌左上大滚球过肩摔;双掌右上大滚球过肩摔。

(十四)突如其来

招式:弓步,侧搂,推掌。

心法:阴阳不测,侵掠如火。《易》曰“突如其来,焚如,死如,弃如”。战必胜,攻必克。兵法有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用法:应对方之腿法,突如其来,锁其咽喉,以快为上。

说明:左搂膝拗步进掌;右搂膝拗步进掌。

(十五)羝羊触藩

招式:进步,抬掌,转身,自下而上撩掌。

心法:上六为防守,九三为进攻,“羝羊触藩,羸其角,不能退,不能遂”,守中正,防冒进。

用法:应对侧上部之打击,抬掌化解,另外一掌自下而上,寻隙进击要害,其势不可尽。

说明:左掌掏心;右掌掏心。

(十六)损则有孚

招式:蹲、起、抬分掌、踹,一气呵成。

心法:损,损下益上之象。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将欲擒之,必先纵之”,自损者益;二簋可用享,分掌也;九三上于六,脚踹也。

用法:抬分掌,开启敌方门户,抬脚踹,至中心也。

说明:中分掌左踹;中分掌右踹。

(十七)震惊百里

招式:弓步,前虚后实转前实后虚。双掌交叉护裆,顺势抬掌,如拉弓蓄势之形,发!

天下武功出金庸,金庸十大武功秘籍(一)——《降龙十八掌》篇

黄日华版乔峰,天地变色,十八龙齐出,超远距离大招

心法:《易》曰“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丹田阴阳之气,运至双掌,生雷霆,震百里。

用法:步与掌同时,向下引化敌力,其后,借势击其元首,五窍堪虞。

说明:左侧掩手进掌;右侧掩手进掌。

(十八)鸿渐于陆

招式:如鸟飞翔状,与“利涉大川”方向相反。双掌一明一暗、一上一下、一化一击。双掌交叉、动作一致亦可。

心法:鸿渐于陆,止于所止。渐于干、渐于磐、渐于陆、渐于木、渐于陵。

用法:双掌鸟飞之状,一掌化,一掌击。或双掌交叉,先化后击。

说明:左云掌;右云掌;左云掌肘;右云掌肘,双掌交叉左滚球;双掌交叉右滚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