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增资扩股是求生存还是被踢出局?

9月17日,一则重磅公告再度点爆外界对奇瑞汽车的关注度。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长江产权交易所挂牌预公告,将于9月30日前正式发布公告进行增资扩股。据资料显示,奇瑞本次增资扩股的底价为162.44亿元。


奇瑞增资扩股是求生存还是被踢出局?


奇瑞增资扩股是求生存还是被踢出局?


从盛传宝能投资入股奇瑞,到奇瑞“卖身”挂牌转让,处于风口浪尖的奇瑞汽车一直没有通过官方渠道正式回应。这一点,在尹同跃《致全体奇瑞人的一封信》中也提到。“前一段时间,由于项目缄默期的要求,公司一直没有与大家正面沟通关于增资扩股的信息,引发了外界舆论的猜测。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奇瑞的初心不会改变,梦想、战略和使命一如既往……”买车君认为,尹同跃的这封“家书”有不少亮点可摘出与大家共同讨论,不妨细细解读。

注入新鲜血液,打造百年老店?

这封“家书”的开头,不落俗套的先进行了一波“商业互吹”,由奇瑞21年的发展着手,从一个汽车届的“小透明”到成长为一个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品牌,累计销售720万辆汽车,拥有正向开发体系。而这些则要感谢奇瑞全体员工的付出。


奇瑞增资扩股是求生存还是被踢出局?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

重点在这里。关于奇瑞增资扩股的初衷和目的,尹同跃解释为,奇瑞要成为一个“百年老店”,必须创新求变,因此在早前发布的“奇瑞2025战略”中做好规划,将在新产品、新技术、新能源、智能互联+无人驾驶、品牌建设、高端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布局。而如此大动作的战略转型,必须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作支撑。并且,奇瑞还希望通过增资扩股降低企业成本,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奇瑞增资扩股是求生存还是被踢出局?


乍看之下,这是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奇瑞出生在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技术、人才、资源不足,却能够成长为中国主流汽车品牌,并且生产出奇瑞QQ、瑞虎系列、艾瑞泽系列等经典车型,在消费者当中口碑还不错。


奇瑞增资扩股是求生存还是被踢出局?


如今面向新一轮汽车革命,转型不仅是奇瑞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传统车企必须面对的难题。只不过,奇瑞选择了增资扩股的方式,从而为全新的战略规划提供动力。

外界眼中夹缝生存的奇瑞汽车

尽管奇瑞将增资扩股的行为解释为战略需求,但在外界看来,奇瑞不断下滑的销量数据才是主因。2017年年初,奇瑞提出“确保90万辆,争取100万辆”的销售目标,但最终仅实现68万辆。包括奇瑞、奇瑞新能源、观致、凯翼、奇瑞捷豹路虎在内的品牌销量并不是太乐观,尤其是观致和凯翼汽车。而受到吉利、比亚迪、长城、长安等自主品牌夹击的奇瑞汽车,存在感越发的低,甚至跌出购车首选清单,与国内一流自主品牌的身份对比显得有些尴尬。


奇瑞增资扩股是求生存还是被踢出局?


除了销量数据和品牌影响力有所下降,奇瑞汽车公布的财报也凸显了其困境。2017年,奇瑞汽车净利润仅为2.86亿元,较前年同期下降超53%。这就难怪当宝能即将入股奇瑞的消息传出后,便迅速被各方盖上“实锤”。在业内人士看来,走向下坡路的奇瑞汽车急需获得宝能出资的250亿元“续命”,而华夏幸福、五粮液和正道集团等6家意向入股方也被视为拯救奇瑞的有力之选。

增资扩股是求生存还是被踢出局?

不管是主动求变,还是被迫增资扩股,奇瑞的“卖身之谜”终于被解开。据悉,目前已有5-6家资方欲增资奇瑞控股。由于意向投资方须为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依法注册并有效存续的内资企业(不含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使得最后的买主变成更加扑朔迷离。


奇瑞增资扩股是求生存还是被踢出局?


但无论最后是谁入股,奇瑞与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仍将牢牢把握控制权。据悉,双方将以条款约定的方式保证其原有的经营决策权不受影响。哪怕新增投资方将拥有奇瑞控股集团和奇瑞汽车最大持股比例,也只是在帮助奇瑞建立更有效的现代化公司,集中资源推进奇瑞在技术创新、新能源、智能互联、国际市场四大领域的发展。究竟股权变动后会如奇瑞所愿吗?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前期的奇瑞塑造了经典,变革中的奇瑞仍未找准步伐,但这并不妨碍奇瑞在走向“2025战略”中,以孤注一掷的勇气增资扩股。说到底,丧失了最大话语权的奇瑞,不成功便成仁。被踢出局还是就此涅槃重生?奇瑞的明天就是中国自主品牌的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