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丹霞|木瓜橋:蘿蔔眼裡長銅錢

木瓜橋位於武岡城西南15公里鄧元泰鎮木瓜村東,跨資水,東西走向,是連接木瓜村與沙洲坪的交通要道。

木瓜橋始建年代不詳,該橋於清康熙五十年增建橋亭。現存之橋體系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橋全長44米,面寬4.7米,四墩五拱,墩上疊木,拱間架木,逐層往上出跳,木以上石板加重壓固,構成12排木架長廊。


生態丹霞|木瓜橋:蘿蔔眼裡長銅錢



後來又有過多次修繕。沿著青石板砌成的石階緩緩而上,放眼橋面的青石板,正中已經被歲月的腳步踏得油光發亮。橋兩側還建有供人歇息的坐板,工整而又閒適。

橋兩端砌青磚牌樓牆,門洞大敞著,門額上面是泥塑榜書 “木瓜橋”這三個斗大的名字。門聯楷書“木葉落亭前,際資水秋深,夜雨橫飛圃樹;瓜田連岸畔,看平原草綠,朝煙遙接板雲。”


生態丹霞|木瓜橋:蘿蔔眼裡長銅錢



木瓜橋又叫紅軍橋,當年紅軍第七軍曾途經該橋在木瓜村駐紮,留下了“蘿蔔眼裡長銅錢”的紅軍故事。

1930年12月,李明瑞、張雲逸和鄧小平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離開它的起義地廣西百色後,由桂入湘來到武岡。村民以為來的是燒殺搶掠的軍閥,紛紛棄家逃命。整整一個村莊,一個下午就變得空空蕩蕩,杳無人跡的了。

村民們等紅軍走後許久才敢回家,展現在他們眼前的一切完全在他們的想象之外:昔日髒亂的屋前屋後竟然破天荒被收掃得乾乾淨淨,每家每戶的門鎖完好地懸掛著,無處藏匿的雞鴨仍象往日那樣在院內、禾堂裡轉悠覓食。而就在木瓜橋的西端橋頭和附近的菜地裡,村民們又有了新的發現——紅軍將士用紅土書寫的標語不僅用語言告訴了村民們他們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而且也用實際行動表明了這支軍隊是一支人民的軍隊——在菜地裡,人們發現了很多被拔掉了蘿蔔的土坑,而每一個新鮮的土坑裡,都發現放有一枚銅錢……

原來紅軍到達木瓜橋村時已是千里轉戰,彈少糧缺。由於村裡人全跑光了,他們又不忍心撬開村民們的家門,只得忍受著刀刮樣的北風露宿在橋廊裡、屋簷下。餓了,他們只得到菜地裡拔些蘿蔔充飢,為了不讓村民們受損,就在一個蘿蔔眼裡放一枚銅錢。


生態丹霞|木瓜橋:蘿蔔眼裡長銅錢



木瓜橋是當年紅七軍途徑武岡的歷史見證,也是1945年5月抗日戰爭湘西會戰期間,國軍湯恩伯集團,第94軍牟庭芳軍長為阻截日寇,奉命從貴州鎮遠移師武岡,在這裡所設的臨時作戰指揮部的舊址。除了橋的本身保留了我國南方晚清橋樑建築的風格,有著珍貴的文化價值外,它的歷史價值同樣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我們有理由讓它更完好地保存下去,象“蘿蔔眼裡長銅錢”一樣流傳著,去感動一代又一代……


生態丹霞|木瓜橋:蘿蔔眼裡長銅錢



攻略:建議安排半天行程,感受明清橋樑的建築魅力,聆聽木瓜橋村關於紅軍的故事。

出行路線

自駕路線

長沙出發:走長張高速,嶽臨高速,長湘高速,滬昆高速,洞新高速,下高速之後經S219即可到達木瓜橋村。全程367公里,耗時約4小時10分。

坐車指南

長沙出發:長沙乘高鐵到邵陽市高鐵站,再租車前往木瓜橋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