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团队成长和淘汰,关注哪些点?

导读:每个组织或者团队,或多或少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目标感,执行力,价值观,个人能力......这些问题具象化往往千奇百怪,让人难以琢磨,作为组织管理中,体系建立者,我们应该如何关注核心点,聚焦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使得团队更好的成长呢?  


态度

如果组织管理中存在最底层最底层的东西,一定是态度!

态度决定了组织能力的基石,如果组织大部分成员从入职开始,态度就存在问题:不愿融入团队,不肯努力,得过且过,不想思考,被动接受,总是找借口,爱抱怨。

那么我们说这样的组织有能力,效率高,能打胜战,无异是天方夜谭。

态度有问题,坚决不要,不管其他因素,这是红线!

当然会会有很多人说:我们公司规模太小,招人不容易,我要求一高,人就跑了,差不多就行了。

这种观点非常错误,招聘能力差一些的人,去培养也比招聘态度差的人好好多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组织内态度问题成为核心问题,势必会造成如下系列问题:

  • “劣币逐良币”态度差的人会抱团驱逐态度好的人,态度好的人觉得在这样团体中是异类,也会自行选择离开。
  • “组织内耗严重”各个部门相互抱怨,数落对方的不是,没人想着先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等到系列问题产生以后,再想花钱找态度好,能力好的人,结果往往都是:来一个,走一个,无限恶循环。

这个时候的组织都崩坏了,除非大换血,否则回天乏力。

组织管理:团队成长和淘汰,关注哪些点?

认知

如果态度是基石,往上比较核心的是:认知!

一个企业的认知,决定了它能够做多大的事,走多远;一个人的认知,本质上已经决定了最终结局。

鲁迅先生曾写过这样描述:农夫认为皇帝过日子一定是用金扁担挑水挑大粪;农妇想象中的皇后的美食不外乎就是午睡醒了懒懒的伸出手叫一声:取个柿饼来。

个人,团体,组织的认知太低,想都想象不到别人是怎么做的,如何提高效率和能力。

所以,一个团队或者组织,一定要有意识的投入资源,让员工走出去,多和外界交流,获得好的,新的认知,基于新认知去反补组织,提高效率;同时也要多去吸新的鲜血进来做弥补。

任何时候都要学会拥抱变化,不断提高认知!

组织管理:团队成长和淘汰,关注哪些点?

能力

知道怎么做是一回事,做不做到的到又是一回事。认知往上,比较核心的一定是:能力

经营组织,团队,企业,好比爬山,最开的时候大家能力只能够爬到2000米,抵达2000米的时候,一部分人成长了能够爬到4000米,另一部分人的能力就只能到这里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尽早做决断。

我见过创业企业,早期核心员工发展到某个阶段完全跟不上,还强行把他放在这个位置的情况。

这种情况太常见不过了,任何组织内的成员一定要做好接棒和交棒;不管占据多少股份,之前做了多大贡献。我们可以保留原有股份或者待遇,但能力上长时间不匹配了,一定要坚决的做替换。

有些能力是短期内能培养的,有些能力需要花很长时间。不管长短,组织管理者都要衡量好时间成本,确定最后期限,做好决断。

组织管理:团队成长和淘汰,关注哪些点?

效率

能力再往上,处于顶层的一定是效率

部门与部门的协作是否高效,个人和个人的配合是否顺畅;每个岗位员工工作方式方法是否最好;对应岗位的工具是否齐全,有效;组织管理工具是否还跟的上组织的发展......

衡量组织效率有一个很简单方式:

去查阅公司标准化的知识库(资料,文档,等等),看看大多数时候保持在不断更新,还是大多数一年,甚至几年都没有了变化。

市场在变化,客户在变化,商业环境在变化,企业内还是“老三样”,用着过去的资料做培训,过去的工具做营销,过去的方法在做事,拿过来应对变化的市场。

这样的效率如何高?

以上4点:态度,认知,能力,效率,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基于组织情况不同,一定存在最核心的问题,根据所处时机,聚焦核心点,解决核心事情,才是最合适的管理之道!

组织管理:团队成长和淘汰,关注哪些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