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須惜少年時。

——《金縷衣》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最近網上總能看到一句話"90後已經開始失去",雖然嘴上我們可以雲淡風輕地把一切當笑話,但內心還是莫名其妙有一點小失落。

大學畢業以後我一直都和朋友們說,我一點都不懷念學校裡的日子,上班的感覺簡直太爽啦。

然而前兩天坐公交車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嘆了口氣,到底還是長大了。

公交車上有兩個穿著校服的女孩子,扎著馬尾辮,唇紅齒白,沒有一點化妝品的痕跡。兩人聊得很開心,內容我也聽了七七八八,大概是在說一個男孩子……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我嘆氣倒不是因為遺憾或者懷念,只是感嘆。

"追過的球星退役了,看過的漫畫完結了,喜歡的歌手隱退了,讀過的作者去世了,崇拜的偶像消失了,童年的座標沒有了。"

跨越了兩個世紀的90後,習慣了新的事物後,很多舊事物都走進墳墓。倒不是舊事物都消亡了,而是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了。

前段時間,偶然間在網上看到有人給90後失去的生活建造了一座公墓,分別配上墓誌銘,其中有五個感慨特別深的"墓碑",想和你們分享一下。


人人網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當年校內交友的大佬級網站——人人網,最初是叫校內網。我是95後,其實人人網到我們高中的時候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它最鼎盛的時候,我印象中應該是初中。我念的是寄宿學校,不允許帶手機,每個星期只有週末回家的時候可以玩電腦。

記得當時在食堂裡、操場上看到帥氣小哥哥,一回家就會立馬去人人網搜,找個一天一夜也不會放棄,儘管找到以後也只是默默關注。

最近人人網宣佈被賣,90後的青春也跟著上了一波熱搜。

"想不到後來的你們,寧可和陌生人打的火熱,也不願和熟人多說一句",是它的"墓誌銘"。這句話讀來挺有深意。

後來的我們有了QQ,有了微信,列表裡陌生人越來越多,那些年的小夥伴卻無處可尋。

櫻桃小丸子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這個小女孩上了22年的小學三年級,而且再也長不大了"。

前段時間《櫻桃小丸子》漫畫的作者三浦美紀因病去世,後來又有兩位漫畫大師相繼傳來噩耗,包括"漫威之父"和海綿寶寶創作者。

我最喜歡的小丸子啊,小時候每次放學都會和小夥伴一起看電視,動漫頻道每天都會播,每年暑假也會重複播,但是我們都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追著看。

後來聽說出了真人版,我就找遍全網去看,日文版、中國版都看了,但是終歸還是動漫版的小丸子是我最喜歡的啊。

小丸子啊,我還在等你長大了嫁給花輪同學呢。

QQ寵物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今年9月份,騰訊正式宣佈關掉QQ寵物,一大波90後才想起那些年養過的兒子、妹妹、弟弟或者女朋友。

包括我,還記得當時有個同學和我說他的企鵝寶寶結婚後生了一個蛋,我就羨慕的不行,總想給我的寶寶找個老公,沒想到最後我還是讓她孤單地走了……

當初關都關不掉的企鵝寶寶,在這個狗年也成了回憶。聽說關服那天,大家都自發上線讓企鵝寶寶們圍成一個愛心,來告別。對,90後就是這麼矯情。

"如果把這隻企鵝換成貓,也許能讓90後多吸幾年",十幾年前,我們在網絡上養著虛擬企鵝,十幾年後我們吸貓"成癮",不過是換了一種寄託方式。

《讀者》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倒下一個《讀者》,站起來千千萬萬個雞湯公眾號"。

由於時代發展,網絡進步,紙媒是否還能生存?有人說紙媒帶來的讀書質感,新媒體是完全不能夠替代的,但是紙媒行業在走向沒落,這是現實。

90後小時候接觸的雜誌,有《讀者》、《意林》,還有課間傳閱的《故事匯》,等等。

小學的時候我非常喜歡《讀者》,媽媽還特地送我一本珍藏版,很厚,大概收納了幾年內所有的期刊文章。但是不包括每刊頁中的"開心一刻"。

不得不說其實"開心一刻"才是我當時買《讀者》來看的目的,每次都是看完笑話就把書扔一旁。

現在長大了,學會了主動閱讀,主動思考,一本書的意義也遠遠不僅限於娛樂。

但是有太多捷徑讓我們不需要把書捧在手上,所以《讀者》即便沒有"死去",它也被時代潮流蓋過去了。

Windows 98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掃此墓請穿好鞋套,在計算機老師的統一指揮下進行祭拜。"

這條墓誌銘非常有畫面感,小學的時候每個星期都有一節計算機課,除了體育課、閱讀課之外,它應該是最萬眾期待的一節課了。

每次進機房都要穿鞋套,按照班級裡的座位坐好,但是總有一些調皮的同學會故意坐到自己喜歡的人附近。

上課的時候老師會先控制所有的電腦,但是總有幾臺是不受控制的,我們就會偷偷玩遊戲。不能上網,所以只能玩自帶的。

記得當時電腦上最熱門的遊戲就是金山打字,有青蛙的哪個遊戲。其實它只是一款打字訓練軟件,但是我們每次都一起"開黑",玩的津津有味。

現在Windows都出到好幾了,98也淪為超經典懷舊款,穿鞋套上最期待的電腦課的時光也走了很久了。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90後這些年,竟然失去了這麼多

那片公墓裡還有好多其他"墓碑",比如:

千千靜聽——"盜版時代,一個千千靜聽就夠了;正版時代,要裝多少個app";

小浣熊乾脆面——"當年水滸卡集不齊,你就應該知道自己是個非洲人了";

MP4——"請記住我的巔峰,是iPod Touch";

林肯公園——"這裡埋葬的,是美國的五月天"

……

00後都已經成年了,作為跨時代的90後,開始失去是必然。總有人說,今年90後失去了太多,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失去。

"時間才是最後的法官",我們要不懼時光,不負韶華,往前走。

(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