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爆紅 芬太尼究竟是什麼?

一夜爆紅 芬太尼究竟是什麼?

10月22日,費城,手持注射器的芬太尼使用者。Insys Therapeutics公司生產的涉及芬太尼的藥品。 資料圖/路透社、美聯社

G20峰會美中元首會晤之後,雙方同意加強禁毒,包括對芬太尼類物質的管控。中國同意將芬太尼列為管制物質,意味著向美國出售芬太尼的人,將面臨中國最嚴厲的刑罰。

這一則消息讓“芬太尼”這個詞意外火了。這究竟是怎樣的一類物質?

■僑報綜合報道

 麻醉、鎮痛強效藥變身毒品之王

據美國緝毒局(DEA)官網資料顯示,芬太尼是一種強效麻醉性鎮痛藥,廣泛用於麻醉和手術鎮痛。最早由比利時醫生保羅·揚森於1960年創建,1968年在美被批准用於醫療用途。藥物芬太尼的非法使用最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醫學界。截至目前,在美國毒品交易中已秘密生產並被鑑定出12種不同的芬太尼類似物。

芬太尼最常用攝入方式的是靜脈注射,它也可以被口服或通過皮膚貼片使用。

而藥物芬太尼也會給人體帶來很多副作用,包括嗜睡、困惑和噁心,甚至更嚴重的上癮、低血壓和呼吸抑制。

關於芬太尼的藥效,DEA的介紹稱,可能有海洛因的數百倍,但它的生物效應與海洛因無法區別。也有說法稱芬太尼的鎮痛效果約為嗎啡的80倍,比海洛因強50倍。如今,隨著芬太尼被濫用,它以一種新角色示人——綜合鴉片,是繼傳統毒品、合成毒品之後的第三代毒品——“實驗室毒品”中的重要成分。由於比海洛因低的價格、用量小但見效極快等特點,芬太尼甚至成了新一代的“毒品之王”。(僑報記者劉結球)

芬太尼成癮、阿片濫用致健康危機

近年來,有數千人死於吸食芬太尼。從北美市場看,芬太尼的兇猛也已上升到了危險等級。

CNN1日稱,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2014年美國約5500人死於過量使用合成阿片類藥物(主要是芬太尼),比2013年增長80%,大部分和芬太尼有關。2017年,DEA發警報稱“與芬太尼有關的毒品案件已達到驚人的數量”。

CDC主任Robert Redfield表示,自從特朗普將阿片類藥物危機稱為“健康緊急狀態”以來,聯邦、各州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對其的管控。然而,阿片類藥物的疫情仍在失控。

美國與芬太尼的鬥爭呈現出更國際化的基調,美方一直認為中國是芬太尼類物質的源頭。近日,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在報告中指責“中國沒有采取足夠措施遏制非法芬太尼類物質流入美國”。

此前,“中國芬太尼威脅論”說法也一直未斷。特朗普曾在推特上稱“從中國進入美國的芬太尼摧毀了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也斷言“芬太尼及類似物是當今美國頭號藥物殺手,其中多數來自中國”。僑報記者劉結球

在華未被濫用 北京將整類列管

不過,據中國國家藥監局的數據,中國批准合法生產芬太尼原料藥和製劑的企業僅5家,2017年芬太尼類藥物產量為24.26公斤。

儘管這一些物質在中國沒被濫用,北京也已採取行動打擊此類合成藥物的生產和出口。

2015年10月,中方應美方要求,禁止了某些類型的芬太尼類似物。2017年10月,中方將400餘條尋購芬太尼的情報通報給了美方。就在上月初的第九屆中美禁毒情報交流會上,雙方也就芬太尼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質管制的合作進行了探討。目前,中國已列管了25種芬太尼類物質和2種芬太尼前體,超過聯合國列管的21種。

此次,中國表態的“整類列管”,即把結構和芬太尼類似的化合物全部列入管制範圍,不再像以前一樣發現一種類似物管制一種。

這意味著,中國將加大法律、技術等方面的投入,啟動新一輪管制行動。僑報記者劉結球

芬太尼概念股集體澄清:無相關產品出口美國

人福醫藥董事長:流入到美國的芬太尼均為非法加工和走私

芬太尼系列產品和多家A股上市公司有著密切關係。2日以來,兩家A股上市公司第一時間否認出口芬太尼到美國。

上海澎湃新聞報道,北京時間3日早,恩華藥業發佈公告稱,公司枸櫞酸芬太尼原料及其注射液、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製劑分別於2011年12月份及2014年10月份獲批並生產銷售。公司的芬太尼系列產品目前沒有出口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國家。

2日晚,人福醫藥發佈公告稱,子公司宜昌人福2017年芬太尼系列產品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沒有任何相關產品出口到美國。

據不完全統計,A股上市公司中,人福醫藥、恩華藥業、國藥股份、羚銳製藥直接涉及芬太尼類藥品。此外,還有恆瑞醫藥、現代製藥、仙琚製藥、維力醫療、上海醫藥、健康元、麗珠集團、復星醫藥、科倫藥業、重藥控股等10家公司涉及麻醉概念。上述14家上市公司總體市值超過5000億元。

11月27日,彭博社報道稱,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對中國發出最新指責稱,“中國沒有采取足夠措施遏制非法芬太尼類物質流入美國”。

對此,人福醫藥董事長王學海在朋友圈稱,芬太尼是一個很好的麻醉鎮痛藥,鎮痛效果是嗎啡的50到100倍,同時也有成癮性。人福醫藥是中國芬太尼系列產品市場領導者。中國對芬太尼一直是嚴格管制的,甚至是世界上管制最嚴格的,現在還沒有口服劑型獲批,主要是注射劑,在醫院嚴格按紅處方使用,透皮貼還要求醫院用完回收。

王學海稱,美國的芬太尼用量很大,劑型很多,人均芬太尼用量是中國的上千倍,和羥考酮等止疼藥一樣,濫用確實嚴重,在美國已列為國家安全事件。芬太尼在美國是由DEA(美國緝毒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管制的,不準進口,只准美國本土企業生產銷售。

王學海還稱,流入到美國的芬太尼,包括中間體、原料藥和製劑都是地下工廠非法加工和走私的,和包括人福在內的正規廠家沒一點關係。芬太尼系列產品不需要罌粟作為原料,是化工合成的。非法地下工廠可以通過市場上買到加工原料進行合成。

美中曾聯合破獲跨國售賣芬太尼要案

各國正摸索“實驗室毒品”管制辦法 美國出臺“類似物管制”

11月29日,一起跨國售賣芬太尼的要案在河北邢臺中級法院開庭。這件案子是2017年美中聯合破獲的。

《北京青年報》報道,2017年8月,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在調查一起芬太尼毒品案時,發現一名中國籍嫌疑人涉嫌販賣芬太尼,美方即向中國禁毒委員會提供了線索。

根據新奧爾良市提供的線索,邢臺警方開始實施抓捕計劃,最終,焦點匯聚在當地一棟住宅樓裡。嫌疑人王某租用一間住宅,成立“湯神科技生物有限公司”,後又與另外兩名嫌疑人夏某強、夏某璽合夥開了另一家公司,兩家公司均招聘數名英語好的業務員,“翻牆”在境外網站上發帖銷售“醫藥中間體”(即新精神活性物質)。收到境外訂單後,在境內通過中間人介紹,交由化工廠家生產芬太尼、阿普唑侖、卡西酮類等列管藥品。

找到王某並不容易,一直到2017年11月,警方才鎖定其工作室,在業務員“開工”時,一舉抓獲了所有人員。

順藤摸瓜,當年12月,中間人蔣某、楊某以及生產商劉某等涉案21人全部落網。在法庭上,被告均向法官表示認罪。

中國公安大學偵查與反恐怖學院副教授、禁毒研究專家包涵介紹,第三代毒品即“實驗室毒品”的合成,本身就帶有明顯的規避法規的屬性。“這種物質一般缺乏藥用價值,它們被合成出來,就是為了故意去規避列管附表。你管了什麼,我就盯著附表目錄來做一個裡面沒有的。”

在中國,生產的“實驗室毒品”主要還是銷往海外。邢臺禁毒大隊的宋副隊長稱,打擊“實驗室毒品”,難點不在於抓捕,而是很多東西根本不在列管範圍之內,“什麼時候列入了列管範圍,我們才能去抓”。外國的客戶從中國訂芬太尼,就是打了一個時間差,外國已列管,但在國內尚未列管。

中國在列管藥品管理方面水平如何?包涵介紹,中國已經將新精神活性物質與傳統毒品麻醉藥品分開管理。此類藥品有專門的管理法,接觸有嚴格的登記制度、開藥也須有專門處方,以及還有醫藥備案登記制度,可以追溯每一筆藥物流通去向。

“整體來講,制度沒問題,但這種單一的制度並不能很好地防住新精神活性物質。”包涵稱。根據最新資料,2018年的世界記錄報告裡提到的新精神類活性物質有800多種,已遠遠超過了1961年麻醉藥品公約和1971年精神類藥品公約裡列管毒品的總和。

各國也在摸索新的管制辦法,如儘可能縮短管制的時間差(稱為臨時列管),美國出臺“類似物管制”,加拿大、澳大利亞則有“骨架管制”等。“但實際上,這些措施都只是縮短管制和研發出新一代毒品的時間差,沒法做到提前管。”包涵說。

美國阿片濫用危機:阿片類藥物消耗佔全球80%

去年10月,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佈為應對阿片危機,美國進入全國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美國人對阿片類藥物成癮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當時一些學術文章認為,阿片類藥物的成癮性沒有想象的嚴重,美國主要阿片類藥物生產商承諾,服用阿片類止痛藥不會上癮,並大力推銷,處方用藥量迅速上升。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藥企開始大量推廣有阿片成分的止痛劑,本來用於癌症病人的止痛劑被更廣泛地用於各類疼痛。

結果,從1996年至2002年短短六年間,僅OxyContin這一止疼劑的處方就從每年67萬劑,暴增至超過600萬劑。

2013年至2015年,美國人均使用阿片類藥物的時間為17.4天,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美國人口占全球5%,消耗的阿片類藥物卻佔全球的80%。據《紐約時報》綜合各州的原始數據估計,2016年,阿片類藥物(主要是芬太尼類藥物)過量致死人數可能超過2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