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便利店將允許賣藥品,藥品行業的“降溫”,終於要來了嗎?

近日,北京發改委宣佈了一則重磅消息:連鎖便利店可按有關標準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也就是說,以後可以在北京的便利店中購買到非處方藥了。

北京便利店將允許賣藥品,藥品行業的“降溫”,終於要來了嗎?

北京便利店將允許賣藥品,藥品行業的“降溫”,終於要來了嗎?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今年的7月24日,中央電視臺欄目《每週質量報告》曝光, 部分藥品的利潤率達到了驚人的2000%,這是什麼概念?比買體彩中了個冷門還要賺錢!節目中調查了20個藥品的價格,結果顯示,許多在藥店或者醫院中售價幾十塊的藥品實際出廠價格甚至才幾塊錢,甚至幾毛錢。而這中間足足兩位數的利潤,全到了中間的經銷商,醫院和藥店手裡。

北京便利店將允許賣藥品,藥品行業的“降溫”,終於要來了嗎?

商場間曾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火鍋店賠了,那就開藥店。藥店行業的平均毛利潤可達50%,而抗菌類的藥品利潤率甚至一直在100%以上,這還僅僅是門店方的利潤。

北京便利店將允許賣藥品,藥品行業的“降溫”,終於要來了嗎?

我們的藥店為什麼會發展成這樣?

主要的原因是如今我國的藥店銷售體系中,個體藥店已經被連鎖藥店擠兌了個乾淨,現在隨便找個小村子或者小鎮都會發現,裡面的藥店都是某某品牌的連鎖店,而伴隨著這種現象,形成了價格聯盟,就是大家已經基本把“江山”劃分完畢,為了贏取暴利,都不會將藥品價格壓得太低,同時,藥廠的出貨商翻來覆去也就那麼幾家,藥廠對商品的售價完全沒有話語權。

北京便利店將允許賣藥品,藥品行業的“降溫”,終於要來了嗎?

便利店的入局能否對藥品價格有影響?

答案是肯定有的,而且影響不會小。因為國內成體系的便利店也都是在一片腥風血雨中殺出來的,他們的競爭手段對早早劃分了藥品市場的傳統藥品零售商來說,是殘忍而血腥的,價格戰就是便利店的競爭方式,因此,當大量的便利店商家進入藥品市場,藥品的價格勢必會伴隨著競爭降溫。

北京便利店將允許賣藥品,藥品行業的“降溫”,終於要來了嗎?

這種“降溫”對整體市場影響很大嗎?

小編對此是持觀望態度的,因為允許便利店販賣的藥品類別還是比較小的,並且也很難將便利店經售藥品的範圍擴大,因為會存在一系列難以解決的管理和安全問題。

北京便利店將允許賣藥品,藥品行業的“降溫”,終於要來了嗎?

所以北京發改委這一次的政策,整體來說,可能會壓低OTC的藥品價格,但對高價的處方藥沒有影響。但作為普通民眾來說,非處方藥的降價也是讓人喜聞樂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