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到达胎息?初步止的境界!(佛南怀瑾老师,六妙门,定慧初修

如何到达胎息?初步止的境界!(佛,南怀瑾老师,六妙门,定慧初修

如何到达胎息?初步止的境界!(佛南怀瑾老师,六妙门,定慧初修



六妙法门的实践.大多只从数息到随息,很少有人由此进入佛法的真定慧之境。可以说大家都在习练轻柔气功,绝少能超越心息相依的境界

如何到达胎息?初步止的境界!(佛南怀瑾老师,六妙门,定慧初修


唯在随息的过程中。身心自然会发生许多变化,外呼吸(鼻)逐渐的微细,内呼吸(腹都)开始发生作用,一般称为丹田呼吸,最后,只剩下小腹部分呼吸,即一般人所谓的胎息。

此时将可以感受到气脉(包括任督等脉)流通的感受,由此而产生很多修气息的法门。因此可说大多修阿那般那(出入息)祛者.都为风大(气息)所困,感觉外呼吸几乎停止.只剩下腹部呼吸,此时身体上的感受很舒适,如喝了酒有少分醉意对一样,不想起坐。但这~切仍然是困在色身“色蕴、受蕴”之中。如进而到达真正的心息相依。那是没有呼吸,也尢杂念,已经到了初步奢摩他止的境界。但须知到此仍然困受在“色蕴”范畴。如何由止进入到定慧,则是进一步应该认识的问题。

如何到达胎息?初步止的境界!(佛南怀瑾老师,六妙门,定慧初修


本文内容,由末学李渊回整理编辑,仅供学习交流。欢迎分享流传,但需注明出处。并保证文章原貌。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24小时内删除。若有错谬,请勿流传,务必告知,于与纠正。若侵犯到您的版权,我们非常抱歉。请您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告知,我们将进行维权处理。文内原创部分,作者李渊回将保留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